巴西世界杯,意大利0比1不敌乌拉圭被淘汰出局,刘语熙泪洒直播间。
古有刘禹锡的《堤上行》,今有刘语熙的微博行。昨日,#微5世界杯#2014CCTV5&微博台网联互动分享会在京举行,会上央视主持人张斌形容目前在微博上蹿红的刘语熙,“以前我们俩主持,我介绍她时下面掌声稀稀拉拉,以后再介绍时恐怕得反过来了。”在二人一起接受记者专访时,张斌坦言在微博领域对这位晚辈甘拜下风,“刘语熙微博比我经营得好”。在接受采访时,刘语熙向记者敞开心扉,畅谈自己的走红前后。
乌贼刘 已委托人申请专利
通过巴西世界杯,亿万球迷认识了央视女主播刘语熙,她迅速走红的原因除了长相甜美,还有“穿哪支队球衣亮相,哪支队就倒霉”的“乌贼”气质,人送外号“乌贼刘”。据央视索福瑞媒介研究有限公司提供的数据显示,刘语熙在世界杯前后粉丝增长109万,“乌贼刘”话题阅读量3.5亿,决赛前关于刘语熙穿哪个队球衣的投票,参与人数高达9万7千多。
同期声
世界杯之后走大街上有人看见我不叫我刘语熙,叫“乌贼刘”,我已经委托人去申请专利了。因为有一些商家会用到“乌贼刘”,不知道他会拿这个名字做什么事情,所以把“乌贼刘”放在自己手里比较安全。我的粉丝数在世界杯期间增加了100多万,NBA结束时是20万,现在是135万。世界杯期间最火的是,大家在赛前投票选出我穿哪个国家队的球衣,当时节目组开设一个板块叫做球衣秀,白天CCTV5官方微博开设一个投票环节,这都是节目组的安排。此外世界杯期间也通过微博做了很多其他互动,一些好的形式即使世界杯结束了也会保留。比如我自己在微博开设的话题“伪球迷自我修养”和“新球迷成长话题”,另外还有我和徐阳、邵圣懿三个人互动的“老徐小邵乌贼刘瞎聊球”。在这些讨论过程中,确实有学渣坐在学霸中间的感觉。我在世界杯之前几乎不看足球,听到“球赛就像人生这种话”根本不知道什么意思,经过世界杯之后,我结合到自己经历对这个话有了自己的理解。
蛀牙刘 尽可能传递正能量
与收获名气随之而来的还有诸多玩笑、吐槽、质疑。刘语熙在微博公开回应过,比如有网友贴出她一张大笑的图与姚明的囧笑做对比,刘语熙贴出这张照片并配文字“一笑倾城你们get到了吗”。比如有关于各种球迷求她不要黑某某球队,刘语熙说“投票的是你们,我就是个负责展示奖品的”。对于有些玩笑,她大部分自黑或者一笑而过,她说微博让她变得强大许多。
同期声
说到我直播出现情绪(刘语熙落泪引发大量争议),这没办法彩排,没有办法演练,我之前完全没有看过世界杯,不知道这里面出现什么过程,什么情况,只能随着那些情况来自由表达自己的情绪。
通过世界杯期间微博上种种言论,我确实变强大了。之前做NBA节目时都是赞的,所有人都在说特别好,世界杯期间我觉得有可能因为某些球迷喜欢的球队输球,把不太好的情绪带到我这个“乌贼刘”头上,有一些相对负面评论。我觉得有一些人是编剧,他们有编造故事的能力,所以看到这些东西我开始有点哭笑不得;第二就是其他主持人也在跟我沟通,也在教我,怎么样在心里屏蔽评论。做个比喻,如果说糖果是一种奖励,NBA结束时我觉得我收获了20颗糖果或者30颗糖果。我知道世界杯无论任何主持人都会受关注,我此前觉得能收获四五十颗,没想到最后收获了1000颗糖果,糖太多所以有了蛀牙。我身边主持人还有一些节目,传递的都是正能量的东西,是好事,我也想把自己一些比较正的思维方式传递给更多人,所以我希望在微博上即便想回骂的时候,我都尽量克制自己情绪,永远传递比较正面、积极的心态。
作家刘 写书推翻“段子手”
28岁的刘语熙已经着手写“自传”,回忆自己的成长历程、情感……她并非播音与主持的科班出身,从2007年就开始在重庆卫视主持美食节目,2012年在江苏卫视的《脱颖而出之星秀女主持》节目中获全国亚军,2014年成为中央电视台《NBA最前线》主播。当然,诸多刘语熙的粉丝还很关注她的私生活,离过婚、整过容……各种段子层出不穷,让她哭笑不得过,也让她真的哭过,她表示会用自己的手推翻微博上的“段子手”。
同期声
对于世界杯期间一些负面的东西,或者是大家编造的东西,我非常无奈,有一段时期我挺不成熟,不知道怎么样面对这件事情,有时候直播的广告间歇看微博,低头看一眼,眼睛就有眼泪,强逼自己把眼泪吞下去,但是现在不一样了,我内心强大了,脸皮厚了。
世界杯结束之后“乌贼刘”粉丝有可能离开了,但是因为足球认识刘语熙的人还在。其实因为做主持本身就是我从小很喜欢做的事情,这是兴趣使然。兴趣变成工作,我的工作让我生活更加开心愉快。我没想过要成为多么著名的主持人,我不是播音主持专业的,我自己一步一步慢慢摸索出来的,至于未来我会成为一个什么样主持人,我觉得还没有一个特定的形象在那里。对于我来说其实有一个目标,想成为一个挺好的主持人,对“好”的定义就是观众看我节目不太想换台。我有想过以后什么时候写本书,但没想这么早,不过既然大家现在对我有点感兴趣,既然有极个别网友自己创作,不如我自己来写自己真实故事,就从小到大怎么成长、然后工作经历、这个人怎么冒出来……
采写/新京报记者 田颖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