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钱花了可以再赚,孩子趁着年轻多出去看看,去经历一些人和事,对于未来的影响可能更积极。”
资料配图
导致慢就业的原因很多,既有就业形势的影响,也有青年一代就业观念的变化。只要是大学生自己的选择,就不用过于紧张。但是无论如何,大学毕业生一定要尽早树立起自己的职业理想,形成相对明确的职业规划,这样未来的发展之路才会更加顺畅。
就业压力大,心里想法多——“慢就业”成因多,无需过于紧张
“招聘单位不少,但要么工作地点是偏远的二、三线城市,要么经常出差,都与我想象的工作相差很远。既然这样,我不想勉强自己。实在找不到工作,就先在家里待一年再说。”今年毕业季,在广州的一场大学生招聘会上,华南理工大学的应届毕业生田雨辰有些失望。
“现在人们生活节奏太快,如果只关注工资高低而忽视了健康,得不偿失。”田雨辰认为,很多人刚出校门就拼命工作,甚至放弃了自己应有的周末休息权,本来有副好身板,结果工作几年就把身体搞垮了。
“适当的加班我可以接受,但不会为了工作放弃健康。”田雨辰表示。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院长杨伟国认为:“导致慢就业的原因有很多,既有就业形势的影响,也有青年一代就业观念的变化。我觉得任何一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利,只要是自己的选择,就不必过于紧张。”
“慢就业”与就业结构性矛盾有关系。根据教育部数据,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达到749万人,比2014年增加22万人,一线城市、机关事业单位就业竞争激烈,民营中小企业、二三线城市需求明显上升,毕业生对就业的期望值与社会需求有明显差别。在这种情况下,必然会造成“慢就业”。
“慢就业”与当代大学生的个性特点紧密相连。与70后、80后不同,90后大学生群体对于生活有更多想法,“他们读书时,往往承载着一个家庭的全部梦想,从小到大,‘压力山大’。如今,他们大学毕业了,愿意拿出一段时间自我调整一下,这都是正常的。”杨伟国说,我们鼓励年轻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现在很多毕业生在上学期间没有做好职业规划,毕业后,在自我调整中逐步完善职业目标,并无不可。
事实上,现在是大数据时代,新兴岗位不断出现,就业概念也有所变化。没在“单位”上班的毕业生,很多都是“灵活就业”、自主创业,比如网络写手、空间设计师、图书美编等。在一定程度上讲,这些“灵活就业”、自主创业人员,也是“慢就业”人群,与许多“稳定”就业人群相比,他们的收入水平并不低。
增加阅历,不打无准备之仗——“慢”更要充电,才能应对挑战
“钱花了可以再赚,孩子趁着年轻多出去看看,去经历一些人和事,对于未来的影响可能更积极。”
家住北京丰台区的刘娟是一名小学教师,今年外语专业研究生毕业的女儿王晓惠决定去游学,刘娟一口答应了:“人总要有一个时期慢下来,好好思考人生,做出一个不后悔的选择。”
刘娟认为,专业对口才能兴趣对口,工作起来不仅可以得心应手,更容易取得突破。现在就业难度大,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不容易。“90后年轻人爱学习,接触面广,毕业后应适当给予女儿一定的拓展空间。只有充足了电,才能坦然面对各类困难。”
“不打无准备之仗,在充分了解工作领域的就业情况后,去做自己一直以来想做而没有时间做的事,多接触一些人和事。等阅历丰富了,再投入到工作中可能会更适应,更容易取得成绩。”王晓惠说。
在智汇软件有限公司创始人宋云飞看来,“慢就业”不是一件坏事,如果充分利用这个缓冲期,增长个人见识,培养起正确的“三观”,有利于在今后的工作中成为赢家。
“我们是一个软件机器人公司,很多人觉得,人工智能领域技术更新快,相关专业大学生毕业后‘闲置’一段时间,会与就业岗位脱节,但事实并非如此。”宋云飞说,“能够顶住就业压力、做出‘慢就业’决定的人,大多自主意识比较强。在工作中通常会有自己的想法,而不是原搬照抄地去工作。这对创新能力要求极强的机器人行业来说,可能更重要。”
宋云飞认为,大学生在校所学技能有限,就业后不要期望马上就有产出,更重要的是发展潜力。“如果我们需要专业技术型人才,可以高薪聘请行业内的高手;而那些具有自主意识、创新能力强的员工,是更稀缺的资源。”
做好规划,合理调整预期——
积极面对“慢”,让未来更顺畅
“淡定找工作是好事,但是无论如何,大学毕业生仍需要尽早树立起自己的职业理想,形成相对明确的职业规划,这样未来的发展才会更顺畅。”杨伟国说。
“正因为是‘慢就业’,所以要更加关注就业。”杨伟国认为,对于“慢就业”群体,人社部门也应给予帮助和引导。在毕业生选择休息和调整的时间段内,及时提供相应的就业信息和社保支持,让他们在休息调整的过程中能够持续关注相关就业情况,做到心中有数,避免从“慢就业”转为“难就业”、“不就业”。
为帮助“慢就业”人群适应社会,黑龙江哈尔滨市已经专门为2014年及以后毕业实现灵活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提供最多24个月、总计6000多元的社保补贴。
中智集团副总经理程功表示,对于90后群体,要因材施教,发挥特长,结合他们的性格特点,才能激发出最大潜能,“如果仍然沿用对70后、80后的传统教育、管理模式,忽视个性化需求,很可能会造成90后频繁‘出走’,到头来得不偿失。”
刘娟认为,家长也要转变观念,注重从孩子的自身条件出发,与孩子一起商量选择合适的工作,“不要过分溺爱孩子,导致他们‘高不成、低不就’。”
帮助大学毕业生充分就业,学校方面同样责任重大。石家庄经济学院学工处处长郑炳章说:“有些学生不了解劳动力市场的状况。对于所学专业大概在什么领域容易就业、收益如何、在岗位上做一些什么工作等都不清楚。这就需要学校加强引导,通过网站、宣讲会或是发放手册等形式,引导学生理性判断就业形势,淡化职场和学校之间的角色转换。”
郑炳章认为,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今后新就业岗位可能会大量集中在新兴产业、服务行业、小微企业和基层单位。加强就业指导,引导毕业生合理调整就业期望,显得尤为迫切。
如何针对90后大学毕业生的特点,引导他们尽快进入社会角色,也给用人单位提出了挑战。郑炳章认为,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文化和对职业技能的需求,不能要求学生一毕业就能马上适应角色。要用开放包容的胸怀,让大学生逐步锻炼成长,实现大学生、企业“双赢”。
破解“慢就业”,国外各有招(链接) 美国:以创业带动就业
为帮助大学生就业,争取就业公平,美国启动“青年暑假实习机会”和“塑造计划”,为大学生提供大量的实习或实践机会,以便提升他们的就业技能。美国的创业教育贯穿了从初中、高中、大学本科直到研究生的正规教育。很多高校每年举办创业计划大赛,超过500家大学院校设立了毕业生自主创业课程。
为鼓励大学毕业生到特定的地区或从事特定的职业,美国联邦政府还推出许多鼓励措施,其中最为常见的做法是免除学生的贷款。
法国:打好就业“提前量”
多年来,法国政府及教育部门始终将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作为考虑重点,为这一庞大群体的就业创造良好条件。法国的大学生几乎在走入大学校门的那一刻就已开始为将来的就业做准备,从而打足了迈入社会的“提前量”。法国有一种“带薪大学生”,他们只要按照课程要求拿足学分,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就可以兼职。这类大学生毕业后更容易找到工作。校方如此苦心安排,目的就是要使大学生在学习的同时也为将来就业做好充分准备,而大学生较早、较多地去实习,也的确有诸多好处。
英国:大学生刮起创业潮
在全球就业率低迷的情况下,英国难免受到波及,100万年轻人找不到工作。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了创业这条路。为此,英国政府设立了英国大学生创业促进委员会,旨在促进英国高等学校加强对大学生企业家资质的培养,尤其是鼓励毕业生的自主创业。在大学生创业促进委员会的帮助下,英国135个高校、学院都开设了企业家小组或者相关的项目。政府还为30岁以下的年轻人提供贷款赞助,同时开办很多鼓励创业的项目。
日本:推动就业信息透明化
在促进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方面,日本政府采取的主要做法是,最大限度地促进全社会的雇用信息公开化,以解决用人单位和求职者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日本在厚生劳动省主导下建立了“工作信息网站”。该网站集中了企业的招聘信息和求职者信息,从而使企业和求职者都能很方便地了解到各自需要的信息。该网站的开通对促进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和失业人员再就业起到积极作用。(完)
【 此内容为优化阅读,进入原网站查看全文。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8610-87869808】无论是林黛玉的“两弯似蹙非蹙?烟眉”,还是罗敷的“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古代女...
“清宫”一时成为热门话题,故宫里的延禧宫成了很多游人“打卡”之处。当行走在红墙黄...
《官撕:冰封侠的背后》中透露,之所以拍摄第二部,是因为拍摄第一部时被公司前成员...
报网文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