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中国越来越多的“90后”年轻人告别传统的“毕业就工作”模式成为“慢就业族”。
悄然壮大的“慢就业族”
大学毕业后既不打算马上就业也不打算继续深造,而是暂时选择游学、支教、在家陪父母或者创业考察,慢慢考虑人生道路。中国越来越多的“90后”年轻人告别传统的“毕业就工作”模式成为“慢就业族”。
有社会舆论认为,这类年轻人是在回避就业压力。也有评论认为,他们是突破旧观念束缚,倡导全新的就业观。
安徽农业大学的小宇毕业前没有投入应聘大军。他说:“我早想好了要自己创业,但是不急着一毕业就开始。”“毕业后不着急找工作的同学有很多种情况,其中大多数人都在寻找适合自己的、更好的机会。”小宇说,“‘慢就业’状态里,只要所做的事情对将来发展有利,长远看来,应该会比马上就业发展前景更好。”
当然,小宇也不否认,推迟就业的同学中也有部分人因无法找到工作,而选择逃往家庭,回避压力。
2015年,中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749万,比去年增加22万人,大学生就业面临严峻挑战。
“慢就业族”已经引起中国社会的广泛关注。有网友表示支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世界那么大,出去看看也是一种学习。
批评的声音则指出,他们是逃避现实的“啃老族”,在浪费自己最宝贵的青春年华。
还有中立的舆论认为,这不是新流行,对大部分毕业生来说是一个无奈之举。
社会学家范和生指出,对待“慢就业”不该急着否定。时代不同了,人们对劳动、就业的理解和看法也会随之发生变化。让情感和身体有一定释放的时间和空间无可厚非。而为未来发展厘清头绪、打好基础,更是换一种方式应对挑战。“当然,‘慢’绝对不应成为蹉跎青春、回避竞争的借口。”他说。
“慢就业”虽好,别盲目跟风
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749万,比去年增加22万人,大学生就业面临新挑战。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90后”毕业生却不着急找工作,而是有着更为多元的打算:支教、游学、环游世界……这种被称为“慢就业”的行为,有别于“一毕业就工作”的传统“快节奏”。
“慢就业”是回避就业压力的搪塞,还是突破旧观念束缚,倡导一种新的就业观?
笔者一位朋友毕业后就没有急于找固定工作,而是一边旅游一边打工。半年的时间,她几乎一个人走遍了我国的西南角,认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好朋友。 “疯狂”之后,她回到想生活的城市,创办了自己的摄影工作室。在她看来,那段随性的时光,给她的人生注入了意想不到的活力。
其实,不论是去支教,还是出国游学,抑或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慢就业”都给应届毕业生提供了一个重新认识自我、发现自我的缓冲地带。时间就像一个“紧箍”,裹挟了太多人的喜怒哀乐。在讲究效率、精准的现代社会,“慢就业”表面上是逆时代潮流的任性,本质上却是对精神家园的渴望和追寻,成为一些年轻人内在的价值追求。
不过,虽然“慢就业”有这样那样的优点,却并不适合所有毕业生。
抛开理想,回到现实。首先,“慢就业”虽好,亦需高昂的经济和时间成本。比如支教需要耗费时间,游学和环游世界同时耗费时间和金钱。对绝大多数毕业生来说,如果不找一份工作实现“快就业”,那么毕业就意味着失业,连衣食住行都成燃眉之急。为满足生存需求,哪怕是“骑驴找马”,也必须先找到立足之地。
其次,“慢就业”虽好,却要因人而异。不少选择“慢就业”的毕业生并非找不到工作,而是希望多了解自己,找到适合的工作。所以,他们在毕业之后,不急于就业,希望在行走四方的过程中,积累相关经验,最终选准自己的职业方向。而有些大学生,毕业之后因找不到合适工作,为回避就业压力,而选择“慢就业”,他们可能并无计划,只是盲目出行或者宅在家中,这样的“慢就业”只是浪费时间和金钱。
如同“慢生活”一样,“慢就业”更多的还是在传递一种观念。毕业生们在选择时,仍需要根据自身情况,不盲目、不盲从,清楚自己想过一种什么样的生活,从容理性地面对人生每一个“十字路口”。(何珂)(完)
国搜报刊综合中安在线、中国就业网等稿件
无论是林黛玉的“两弯似蹙非蹙?烟眉”,还是罗敷的“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古代女...
“清宫”一时成为热门话题,故宫里的延禧宫成了很多游人“打卡”之处。当行走在红墙黄...
《官撕:冰封侠的背后》中透露,之所以拍摄第二部,是因为拍摄第一部时被公司前成员...
报网文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