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央视报道,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表示,将加紧研究制定推动盐业体制改革方案,盐业体制改革总的方向是政企分开,取消食盐专营。这是第一次政府部门对取消食盐专营的传闻加以确认。中国盐业协会称,按照已过会的草案规定,盐业在2015年继续专营,2016年取消特许经营,2016年企业同时申请新许可证,2017年开始获得新许可证的企业开始新的经营活动。
“有上千年历史的食盐专营制度即将画上句号”,近年来,这个消息不断被传播发酵,每次总能引起公众极大的兴趣,形成极大的舆论氛围。
呼声:食盐早专营该废止了!
食盐专营,堪称计划经济体制下最顽固的堡垒之一。北京晨报认为,相关企业既是经营者,又是管理者,既为腐败提供漏洞,又给百姓生活增添负担,确实已到了不能不改的地步。
如何改:应让公众享受到食盐改革红利
羊城晚报认为废除食盐专营应释放最大改革红利食盐管理体制的改革不仅要释放最大的改革诚意,更要释放最大的改革红利。固然,食盐打破国家专营,向市场和消费者释放利好或许有个逐步显现的过程,但这个周期不能拖得太长。应通过改革激活社会参与的积极性,尽快让公众享受到改革红利。
担忧:食盐价格会上涨吗?
尽管一些部门宣称食盐专营改革后,会对消费者有好处,但一些网友仍然担心。华商报认为,类似“食盐专营放开之后,现在便宜的盐会不会在市场上消失?”这样的担忧很正常。广东省盐业总公司总经理潘瑞新就表示,“一旦放开盐价,价格只会上涨”。众所周知,当下食盐由于专营经营,盐价事实上处于一个比较低的价位。因为在市场化未达到一定水平之时,放松食盐管控、允许盐业公司竞争市场,也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
影响:盐业改革如何改变我们老百姓的生活?
没有了盐务局,我们还能否照样能吃放心盐?对此,新民晚报指出随着盐业专营制度的放开,食盐也将从管制商品回归其调味品和快速消费品的本质。对消费者来说,有了更多的选择权。北京青年报认为,专营取消后,我国食盐生产流通成本必然大降,获得实惠的生产企业会让整个行业焕发活力,这正是企业生产更优质产品的基础。公众有理由相信,在盐业市场化改革后,没有了盐务局,照样能吃到放心盐。
警惕:盐业专营后的“涨价与安全”之忧
食盐专营改革的背后要警惕取消盐业专营后的“涨价与安全”之忧。广州日报认为放开盐业专营制度,不等于政府放开监管。在安全方面出现问题时要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严厉惩处甚至是刑事问责;另外关于价格、食盐的种类,政府相关部门也不能放松警惕。(完)
栏目策划:段桂艳
更多精彩:
无论是林黛玉的“两弯似蹙非蹙?烟眉”,还是罗敷的“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古代女...
“清宫”一时成为热门话题,故宫里的延禧宫成了很多游人“打卡”之处。当行走在红墙黄...
《官撕:冰封侠的背后》中透露,之所以拍摄第二部,是因为拍摄第一部时被公司前成员...
报网文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