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4月20日,由中共温州市委宣传部、中国报业协会技术委员会、温州日报报业集团、温州商学院主办的新时代地方媒体发展论坛暨全国媒体聚焦瓯海改革发展大型采访活动在浙江温州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百余位媒体人云集温州,围绕媒体融合发展展开讨论。
当天下午的新时代地方媒体发展论坛展开“圆桌讨论”环节,12位参会嘉宾受邀上台,分别围绕“媒体融合的内容创新”和“媒体融合的经营创新”,发表各自高见,以下是两场圆桌论坛的重点内容:
圆桌讨论之一:
媒体融合的内容创新
《中国记者》杂志值班主编陈国权
这几年传统媒体所谓的内容创新,在我看来都只是形式上的创新,并不是真正的创新。
做新媒体就是要改变传统媒体原本正襟危坐的严肃风格,到新媒体中去变得蹦蹦跳跳。但是主流媒体要有自己的话语表达方式,不应该是那样不正经地说着严肃的时政新闻。我觉得传统主流媒体应该像中年人,举止有分寸,说话有份量。这是主流媒体应该有的坚守,有定位、有定力。
绍兴日报社总编辑单滨新
主流媒体要有定力。绍兴报业重点是抓评论,评论是报纸的旗帜,但在自媒体的冲击下,党媒反而忽视了这一点。
绍兴报业要求每个新闻板块里都要有评论栏目,一个星期至少要一到两篇。我们要求编辑和首席记者每个月写至少一篇评论,并纳入考核。
人民日报媒体技术公司大数据事业部副主任朱海峰
今年,新华社推出了“媒体大脑”的概念。比如我们在论坛现场所说的话,就能被软件语音识别,利用另一款软件自动生成稿件并发送,这些机器就能做。
所以,很多传统媒体人就很恐慌,我们的工作被机器人取代了,那我们干什么去?其实,我们有很多事情要干。深度的调研,是机器人无法取代,因为这需要人为的判断。媒体人要转行做深度报道,这些才是我们要做到。所谓的优质内容,就是把精神层面的东西凝聚在笔尖。
成都市广播电视台总编辑马向阳
内容创新不单只是形式,说到底,媒体要专注于做传播,就一定得有视角、有态度、有深度地做一些思考。如果没有这些东西,内容无论是在电视上播,在电台上播,还有在搭建的一个全网分发的平台去推送,到头来传播的效果都不会好。所以,内容如何做到要有力量,这才是最关键。
北京观媒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裁薛陈子
如今,在移动互联网传播语境里,问号、感叹号在核心标题中出现得越来越多,我认为这不是一个正确的现象。我认为,这正是移动互联网和PC互联网的区别。
十多年前,电脑终端还不够普及,上网人群往往是精英,是中产阶级、白领、老师。那个时候的新闻是为中产阶级传送的。而如今,尤其是智能手机普及以后,受众的普及范围越来越广,网民的成分也越发复杂。
衢州日报报业传媒集团党委书记、社长杨昕
早些年,气象报道上不了版面。而现在一个“欲来却最终没来”的台风报道,可能一下子占据3个版。因为这是老百姓关心的、喜欢看的信息。除了气象,还有证券资讯、影视资讯等,所以内容创新要有服务性。
内容创新就是要把技术内容、受众、通道、平台等要素聚集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能单就内容谈内容,就技术谈技术,就市场谈市场。
圆桌讨论之二:
媒体融合的经营创新
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副总编辑孙璇
新媒体的盈利模式、路径跟我们原来熟悉的纸媒完全不一样,如果不能形成一个长期稳定的影响力,很可能这个影响力最后会沦为自娱自乐。
羊城晚报在整体版权营销这一块,在很多垂直领域做了新媒体方面的探索。我们不是自媒体,但是自媒体有哪些方面值得我们学习?用最美丽的感觉去捕捉互联网的感觉。我们在医疗领域、教育领域都做了很多的探索,赢得了综合效益。怎么做内容,做哪些内容,我们的基因是传统的,我们尽可能向互联网学习。
深圳日报报业集团社长助理吉书龙
信息的传递按照传播学的理论,现在的传统媒体把劲儿放在信源的塑造上,就是内容如何创造,怎么创作更优秀的作品,而忽视了信道的获取,以及受众的捕获。
在这点上,商业互联网媒体比传统媒体做得都要好。没有渠道,没有受众,传统媒体的信源做得再好也于事无补。
东方头条执行总编辑何斌
东方头条从2015年到现在,客户端的流量用户已经是达到日活跃数5600多万。但可喜发展的同时是如履薄冰。我们都讲导向,工作中心是尽可能规避触底的内容。
渠道方面,我们与300多个渠道有信息流的提供和广告的变现。此外,我们通过资本购并,帮助对用户的深入挖掘。我们还会选择投资一些工具类产品。
凡闻科技有限公司执行总裁王平
传统媒体的真正的核心一定是在内容上,未来的核心一定在内容数据,我们最值钱的地方是在内容资产。媒体内容要变现,必须要有流量。有流量要有黏性,要有黏性必须要结合用户的需求,要用户愿意给你买单。
瑞安日报社副总编辑华小波
传统媒体的经营模式,是以聚集读者为前提。那么新媒体条件下,媒体经营怎么做?不妨先上,不断试错纠错,不断地迭代和自我更新。
媒体不应该只是社会的观察者,应该是社会生活的参与者、组织者,甚至是新的生活、生产方式的中心和枢纽。媒体经营、媒体服务的外延扩张,可以把更多的服务方向朝政务服务、生活服务、产业服务等方面聚拢。
大连天健网总编辑李艳茹
大连有119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这个传承人面临的困境,一是没有人来继承手艺,二是产品不能市场化。
我们以此入手,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通过音视频频道做传播,还有英语频道、日语频道,以及移动端和PC端。我们在一个购物中心内租下50平方米的店面,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作品店面里进行出售。对推广中华传统文化,我们扶上马、送一程。
【 此内容为优化阅读,进入原网站查看全文。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8610-87869823】 产品建议与投诉请联系:jianyi@chinas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