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搜新闻 中国搜索 > 报刊 > 正文
男子毒驾连撞9人被判 15年为毒驾入刑提供新参照
缩小 放大

镜头一:闹市狂飙 “毒驾男”连撞9人,被交警拦下制服

去年8月28日下午,王俊人吸食冰毒后产生“被害妄想”。当天下午4点半多,王俊人的女友开着白色轿车将他带到常州市钟楼区南大街与双桂坊交叉路口时,王俊人将女友赶下车。

开到公园路与双桂坊交叉路口时,王俊人将等红灯的市民尹某、盛某的两辆轿车撞坏。随后,王俊人继续开车向北,沿途撞坏了交通隔离护栏,在公园路与青云坊交叉路口人行横道线附近,猛然间将行人王某、唐某、徐某等6人撞伤,还将骑电动车的冯某撞翻在地。

此时的王俊人依然没停车,而是沿着延陵西路南侧由东向西继续逆向行驶,将在慢车道上骑着电动车等红灯的史某、姚佳(男,22岁)连人带车撞倒,又撞上停在直行车道上的公交车,致使该车右侧车头损坏。后来,王俊人被路口执勤交警拦下并制服。

常州市中级法院在今年4月底作出一审判决。法院认为,王俊人已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据此,对王俊人判处有期徒刑15年,剥夺政治权利5年。

■法官点评 毒驾危险性=放火投毒

王俊人在吸毒陷入精神障碍的状态下,高速驾车在市中心城区道路上任意冲撞行人及车辆,致多人受伤及财物毁损,已具有与放火、决水、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等危险方法相当的危险性,一审认定他犯有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是适当的。当前“毒驾”案件多发,因吸毒产生幻觉导致危害他人、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是刑法严惩对象,该案的判决具有典型警示意义。

镜头二:绝命毒师 网购原料制作“丧尸药”,上网找买家

近年来,冰毒、摇头丸、K粉等新型毒品越来越被人熟知,并成为当前毒品市场的主流。殊不知,还有更“新鲜”的毒品面世。江苏省高院公布的典型案件中,谢超儒等人通过网络实施制造、贩卖甲卡西酮,就是其中一例。

甲卡西酮又称“丧尸药”,是苯丙胺的一种类似物,具有兴奋迷幻效果,过量吸食易造成不可逆的永久脑部损伤或死亡。

2013年5月以来,谢超儒带着兄弟搞到了配方,在网上买来化工原料、配剂以及油浴锅、砂芯漏斗等设备,租下盐城市建湖县乡下一处较为隐蔽的房屋,用来生产毒品“甲卡西酮”。

为找到销路,2013年8月,谢超儒等人与下家通过QQ取得了联系,商定买卖“甲卡西酮”。月底,谢超儒和兄弟通过长途客车托运的方式,将1000克甲卡西酮以7万的价格卖给下家。

盐城市中级法院于2014年6月24日作出判决,对谢超儒依法以贩卖、制造毒品罪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前不久,江苏省高院驳回了谢超儒上诉,维持原判。

■法官点评 丧尸药危害=海洛因

这是盐城地区乃至整个江苏法院审理的第一起涉甲卡西酮的新型毒品案件。

根据国家药监局制定的《非法药物折算表》,1克甲卡西酮相当于1克海洛因,法院据此进行定罪量刑,依法判处谢超儒死刑,缓期二年执行。

同时,这起毒品犯罪通过网络来进行,谢超儒网购原材料并寻找买家的行为,体现了当前毒品犯罪“高科技”和“网络化”的趋势。

镜头三:人间悲剧 吸毒母亲吊死女儿,“我送她去幼儿园”

吸毒后一个人会疯狂到什么程度?不妨看看6月24日南通市中级法院审理的这起吸毒诱发的杀人案。

37岁的张某与丈夫徐某婚后有了女儿,2013年7月徐某因贩毒入狱,张某独自抚养女儿。

此前,张某因吸毒多次出现过幻觉。去年8月11日下午,在海门市海门街道的暂住地,张某与前来看望的母亲因琐事发生争执,母亲走后不久,张某带着3岁女儿到了当地一家村民的鸡舍前,用绳子将女儿吊起,致使女儿当场死亡。随后,张某骑电瓶车一人回到了暂住地。

经南通市精神卫生中心司法鉴定所鉴定,张某罹患甲基安非他明所致的精神障碍,但案发时具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南通市中级法院一审判决认定,张某采用绳子吊颈的方式,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致被害人窒息死亡,已构成故意杀人罪,依法对其判刑15年。

庭审中,张某说很爱母亲和女儿,也不记得是怎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了。当时自己的意识里,女儿是被她送到幼儿园去了。

■还有悲剧 吸毒生幻觉掐死女友

镇江男子司某平时吸毒,2013年1月13日晚,司某吸毒后产生幻觉,认为女友要加害自己,于是开车将女友带到312国道句容市宝华路段的一个隐蔽之处,采用红布带勒颈、双手掐脖等手段,将女友活活杀死,并掩埋在路边的沙石堆中。

事发后,清醒过来的司某极为后悔,选择了自首。去年3月25日,镇江市中级法院作出一审判决,判处司某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并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这些新型毒品,你认识吗?

镜头四:枪火

台湾男子郑文源,贩卖2020.6克毒品来到扬州,还把仿64式手枪及子弹借给吸毒人员使用。好在警方全程监控,毒品未流入社会,吸毒人员持枪也未造成严重后果,郑文源最终被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昨天,扬州市中级法院公布了这一案件。

2008年12月19日,郑文源因违反台湾毒品危害防制条例,被台湾省台中地方法院检察署通缉,后长期居住生活在广东、福建一带。

2014年初,郑文源想到扬州贩卖毒品,指使徐崔雄联系了袁芬,将购得的毒品运输至扬州,后被公安机关查获。其中,郑文源、徐崔雄贩卖、运输冰毒2020.6克,以及含有甲基苯丙胺、咖啡因成分的“麻古”36.5克。

法庭还查明,2014年2月初,郑文源将其所有的一把仿64式手枪及子弹携带至扬州,借给吸毒人员唐某某使用,后公安机关查扣了该枪支及4发子弹。

法院判决郑文源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法官点评  毒品未流入社会判死缓

法官点评认为,郑文源贩卖、运输毒品的数量已远远超过目前掌握的死刑数量标准,依法应当判处死刑,但毒品运输至扬州后进行贩卖过程中,一直处于公安机关侦控之中,且毒品被查获,未流入社会造成更为严重的危害,因此依法对其判处死缓。

通讯员 杨法萱 扬子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咏

林则徐的后人们 没一个抽烟

昨天,“法润江苏·远离毒品与爱同行”主题帮教活动在江苏省女子戒毒所举行。

省戒毒管理局联合省公安厅禁毒总队的一项最新抽样调查表明,江苏籍戒毒回归人员,有近三成3年以上不再复吸。在昨天登台接过“省优秀戒毒志愿者”荣誉证书的20人中,74岁的林则徐第六代长房长孙林鸿汉是蝉联多届当选。

“国际禁毒日”的由来

林鸿汉说,虎门销烟是从1839年6月3日开始的,结束的第二天是6月26日。

1987年6月12日至26日,联合国召开会议,与会代表一致同意,将虎门销烟完成的翌日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

“我在林家代号6个1”

74岁的林鸿汉记忆力很好,他说,林家家谱上,林则徐的代号是1,他的大儿子林汝舟的代号就是11,到了林鸿汉这一辈,是第六代长房长孙,所以代号就是111111。

“林家世代都对毒绝缘,不仅如此,我们全家连香烟都不抽。”林鸿汉说,他两个女婿都不抽烟。即便是偶尔应酬,也只是把香烟拿在手上做做样子。也许正因如此,林家几代人都很长寿,林老的母亲如今96岁高龄,每天自己烧饭还打麻将。

此内容为优化阅读,进入原网站查看全文。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8610-87869808

阅读推荐

范冰冰表白李晨:他是郭靖和大白结合体

范冰冰接受了南都娱乐周刊专访,首次谈论自己从“范爷”到“甜蜜小女生”的转变,认真地评价男友。 [详细]

10岁女童六一吐槽:妈妈逼我拍照就为发朋友圈

“六一”儿童节,又到了许多家长集中晒娃的日子。 [详细]

“奇葩证明”难题盛行十余年 专家:至少还将残存两年

李方遇到的开具“奇葩证明”难题已在我国盛行十余年。 [详细]

“干尸男童”放解剖室未安葬 家属称无人与其沟通善后

信阳市救助站等多环节出问题,对民政、公安、医院等部门的18名直接责任人进行处分。 [详细]

黑驾校扎堆农村:白天练车晚上卖啤酒

张庄办事处辖区一个村庄内就有20多家黑驾校,有的驾校只有一辆合格车还坏了。 [详细]

免责声明:
本页面呈现之信息,如无特别注明的,均来源于网页搜索结果,中国搜索呈现这些内容之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证实其真实性。如中国搜索呈现的稿件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版权说明:
凡来源标注为“中国搜索”的本网稿件,转载时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

网罗天下
  • 社会
  • |
  • 娱乐
  • |
  • 生活
  • |
  • 探索

免责声明:
凡发布在本网上的内容,除标注为“中国搜索”或“国搜”的稿件外,其他均转自第三方网站,是为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不意味着本网认可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如有意见建议,请点击页面下方的“对国搜说”,欢迎及时反馈。
版权说明:
凡来源标注为“中国搜索”的本网稿件,转载时请注明出处。

报网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