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武昌卓豹路积水成潭,“大家伙”也趴窝了。《楚天金报》供图
昨天凌晨,受今年强厄尔尼诺影响,武汉市遭遇今年最强暴雨,部分城区最高降雨量达到115毫米。暴雨导致武汉城区数十处地段出现内涝,重要交通道路被阻造成拥堵。遭受最大降雨的洪山区华中农业大学和光谷三环线附近,1小时降雨量40毫米,3小时降雨量达70毫米。
内涝导致武汉市出现数十处地段积水。据武汉市水务部门通报,受排水设施不完善、施工工地等因素影响,主要街道雄楚大街沿线、东湖高新光谷大道三环线周边等20余处地段出现渍水,其中影响交通较大的有5处。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高新四路附近约200米的路段因暴雨积水近一米深,一些冒险涉水的车辆相继“抛锚”;为安全起见,一些市民只能牵手涉水前行,消防部门及时救援。
每每雨季来临 不少城市变“水城”
近些年来,每每雨季来临,便有不少城市加入“水城”队伍。据不完全统计,2012~2014年,全国分别有184、234、125座城市受到了内涝的影响,这其中包括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武汉和福州等城市。2012年7月21日,北京城遭遇特大暴雨,造成77人遇难。2013年8月7日,郑州一场暴雨“瘫”半城 ,市区多条主干道被淹,多条道路水深近1米,交通陷入一度陷入瘫痪,多路公交车被困,数以万计的下班市民滞留各公交站台,乘公交回家的人潮如同春运一般拥挤。同样是在2013年8月,广东部分地区现历史罕见特大暴雨,半小时积水超姚明身高。
资料图
内涝来袭,病因何在?有无良方?
内涝祸在重地表轻地下
很多人认为,中国城市落后的地下排水系统,是逢雨必涝的罪魁祸首。中国青年报一项有关内涝的调查显示,83.8%的人认为国内城市频发内涝原因在于“很多城市的建设‘重地表,轻地下’”;71.4%的人觉得是因为“排水系统落后,跟不上城市发展”。
从我国大部分城市的最低排水标准来看,基本上是一年一遇,即每个小时可以排36毫米的雨量。而一些国外的大型城市,城市排水标准普遍比国内高。比如纽约是“10年至15年一遇”,东京是“5年至10年一遇”。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副主任杨重光接受媒体采访时就指出,城市地下建设与地上建设是同等重要的事。某种意义上,甚至是更重要。“但在我国城市化的过程中,这一关系却被颠倒了过来。”
按照2011年最新修订的《室外排水设计规范》,我国城市一般地区排水设施的设计暴雨重现期应为1~3年,重要地区为3~5年;但我国70%以上的城市排水系统建设的设计暴雨重现期小于1年,90%老城区的重点区域甚至比国家规定的下限还要低。
“地下世界”不被计入政绩
这些城市为什么纷纷选择标准的下限甚至超越下限?专家分析,原因之一是有一笔经济账在作怪: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投资巨大,要花地方财政自己的钱,并且无法像住房、水电、通讯等系统建设那样可以慢慢收回投资。因而很多地方政府对这个不被计入政绩的“地下世界”轻视敷衍,也就不足为奇。于是,在经济高歌猛进、城市迅速扩张的过程中,不少地方施政者纷纷选择将政绩和实利留给自己,把麻烦和隐患扔给后来人。
这样一种发展思路无疑是在透支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光鲜亮丽的地上世界,往往经不起一场大雨的检验,在狼狈不堪中现出“原形”,招致民意的普遍不满和诟病,从而又一次次透支着人们对当政者的信任。
如何解决“逢雨必涝”?
要减少城市内涝,很多人寄希望于城市排水管网的升级改造。排水管网的设计标准改造,无疑需要巨大投资,而且在近几十年的城市快速发展中,地下空间被不断发展的电力、热力和电信等管道占据,很难有足够空间供排水系统升级,而且由于地面建筑物密集,土地权属复杂,地下排水管网改造难度较大。
1.设专门排水路段
在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教授袁奇峰看来,要解决城市内涝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更需要全局性的思考,“排水设施不可能按照最大暴雨量的标准来设置,现有的管网也不能推倒重来,那样代价太大。管网只能优化,但并不是一味地讲排,而要排水、蓄水相结合。”他还强调,城市建设的观念一定要变,要给城市生态留有余地,适当增加水面率和绿地率;绿地要是“真绿地”,像珠江新城中轴线地下空间开发后建成花园,地下泥土也就没了蓄水和渗水的功能,成了“假绿地”。
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院长俞孔坚则告诉记者,城市出现内涝,不能怪地下管网不够粗,因为多粗的管网都有无法消化的强降雨。在俞孔坚看来,解决城市内涝,不能一味地排,更应该把雨洪看着一种资源,为我所用。“将内涝归咎于排水管网,是抓错了问题的关键。如果所有绿地能比地面低20厘米,城市绿地就可以承担起滞洪的作用,那么暴雨积水问题就能基本解决。”
北京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教授周玉文认为,目前靠修复地下排水管网的方法解决城市内涝的可能几乎为零。“原因是地下管道不光是排水管道,还有污水、燃气、电力等,马路下面的管道都排好了,现在把其中一个的尺寸变大显然行不通。”
周玉文认为当务之急是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对现有的管网进行评估,要知道它到底能排多少。另外可借鉴国外的一些经验。“国外有的国家是利用一个城市的地形,在城市道路里挑一部分道路出来,暴雨时不走车了,专门排水,洪涝过了,就恢复正常通行。”
其实,早在2007年全国人大就通过了《城乡规划法》,对城市防涝标准都作出规定。“虽然也有这方面的规定,但在正常的情况下,建设跟不上。”李红玉坦言。
2.用法治水 建立问责机制
“日本的《下水道法》对下水道的排水能力和各项技术指标都有严格规定,巴黎的排水法律体系也相当完善,围绕城市内涝预防、规划以及政府责任,进行全方位的立法。”
云南省政协委员、云南明靖律师事务所主任周文曙认为,应急预案的实施需要短期紧急调用大量人力、物力、财力,需要以立法的形式明确相关单位的责任义务与协调机制,以及应急预案的启动程序,目前我国城市排水法律体系建设方面存在不足,应该进一步健全水灾应急管理体系,科学制定防汛应急预案。
比如以立法形式要求新建、改建小区必须设置相应容积的雨水调节池,调节池中储存的雨水可在洪峰过后排入河道,或作为绿地浇灌和城市清洁等用水。比如,明确职能部门在预警、应急、救援等各环节的职责,失职、不当都应该被问责。【综合北京晚报、新民网、中国青年报、羊城晚报、新华网等报道】
近些年来,每每雨季来临,便有不少城市加入“水城”队伍。据不完全统计,2012~2014年,全国分别有184、234、125座城市受到了内涝的影响, [详细]
近些年来,每每雨季来临,便有不少城市加入“水城”队伍。据不完全统计,2012~2014年,全国分别有184、234、125座城市受到了内涝的影响, [详细]
据了解,为确保2016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工作安全、平稳、顺利进行,教育部门会同国家教育统一考试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出台多项举措,治理考试环境、维护考试安全、整肃考风考纪,全力打造“平安高考”,为考生创造温馨、公平的考试环境。 [详细]
无论是林黛玉的“两弯似蹙非蹙?烟眉”,还是罗敷的“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古代女...
“清宫”一时成为热门话题,故宫里的延禧宫成了很多游人“打卡”之处。当行走在红墙黄...
《官撕:冰封侠的背后》中透露,之所以拍摄第二部,是因为拍摄第一部时被公司前成员...
黄金周哪些景点最受欢迎,会不会被挤成饼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