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搜新闻 中国搜索 > 报刊 > 正文
国企高管参评院士的现实土壤
缩小 放大

核心提示:每一次院士评选都能吸引大量目光,今年格外受到关注。去年6月,两院召开院士大会,对《章程》进行了较大修订,对院士的提名、票选、退出都有了一些新的规定,其中包括处级以上干部不得参评等。

今年1月1日,两年一度的两院院士增选工作启动,年轻化、取消部门遴选、处级以上干部不得成为候选人等规定是增选亮点。在今年6月和7月,中国工程院和中国科学院分别公布了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360人中有34名候选人来自国家电网、中国石油、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中国中钢集团公司等国企,候选人大多担任总工程师职务,占总人数的16.5%。(《华商报》8月17日)

每一次院士评选都能吸引大量目光,今年格外受到关注。去年6月,两院召开院士大会,对《章程》进行了较大修订,对院士的提名、票选、退出都有了一些新的规定,其中包括处级以上干部不得参评等。

今年的两院院士评选,是《章程》修改以来的第一次落地实施,但一些老问题似乎仍然存在。大量政府官员退出参评,这的确是一个价值回归和重大进步,但我们还是在其中看到34名国企人员参评,有些还是高管。这引起了广泛争议,质疑者认为有的国企高管是中管干部或各地的省管干部,也是处级以上官员,他们的参评合适吗?

理是那个理,但现实情形也不容回避。许多国企的干部确实是公职人员,理论上并不应该参评,可大量的国有企业,包括一些垄断行业的国有企业,其下属部门中也有许多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他们负责全国有关行业标准的制定,许多人也确实在一些学术领域取得了一些突破。他们有的拿过国家级科技奖,有的拿过许多省部级科技奖,而且他们比一些纯学院型人才更有实战和操作经验,如果把他们一刀切地完全剔除在院士评选之外,也确实有些不合理。

国企的一些官员到底应不应该参评院士,其实这不是简单的院士制度改革问题,它更涉及国企究竟如何改革的命题。笔者认为,对此,即将进行的国企改革,应该至少正视两个问题:第一,国企去行政化尤其是高管去行政级别化,仍然任重道远。虽然这一改革已经喊了20余年,但在国有企业内部,仍然有行政级别。若去行政化执行得较好,让国企人员全部成为自然人而不是公职人员,则国企人员自然可以参评院士。

第二个问题是,国企改革绕不开去社会职能化,尤其绕不开去科研化,即让企业的归企业,让权力的归权力,让学术的归学术。各国有企业要把自己的科研单位独立出去,让之成为真正独立的科研单位,这也有利于改变相关行业标准的制定受制于既得利益集团的现状。

去年,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两院院士大会开幕式时强调:“我国院士制度在实践过程中存在一些社会关注、科技界反映较突出的问题,都背离了我国院士制度的本义,必须加以纠正。”应该说,正在进行的院士制度改革,就在纠正一些问题。然而,有些问题需要和国企改革匹配着进行系统考量。而这,也寄托了公众对于即将出台的《国企改革总体方案》的一些期待。

免责声明:
本页面呈现之信息,如无特别注明的,均来源于网页搜索结果,中国搜索呈现这些内容之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证实其真实性。如中国搜索呈现的稿件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版权说明:
凡来源标注为“中国搜索”的本网稿件,转载时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

阅读推荐

国企高管薪酬改革不应局限于“限薪”

今年初,有22个省市明确今年将启动地方国企负责人薪酬改革。如果只要谈到国企高管薪酬改革,就是限薪、就是为了把国企高管的薪酬压到低于同业水平,就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详细]

2015-08-18 16:30:21 新京报

国企改革顶层方案倒计时 地方方案透露信号

国企改革顶层设计方案已经进入正式出台前的倒计时,目前国务院已经正式通过,有望在近期推出。新一轮国企改革将以功能界定分类改革为基本前提,随之展开的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和员工持股计划也将各有侧重。 [详细]

2015-08-18 15:12:35 国搜时政

国企高管薪酬怎样激励算公平

我们谈国企改革的公平性,高管薪酬激励是重要一环,可是绝不能空对空地谈,空谈垄断、行政化如何如何,而要具体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实际,选择最合适的激励路径。 [详细]

2015-08-17 15:30:48 京华时报

网罗天下
  • 社会
  • |
  • 娱乐
  • |
  • 生活
  • |
  • 探索

免责声明:
凡发布在本网上的内容,除标注为“中国搜索”或“国搜”的稿件外,其他均转自第三方网站,是为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不意味着本网认可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如有意见建议,请点击页面下方的“对国搜说”,欢迎及时反馈。
版权说明:
凡来源标注为“中国搜索”的本网稿件,转载时请注明出处。

报网文摘

网友还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