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搜新闻 中国搜索 > 报刊 > 正文
“马云遭逼捐”不仅是道德绑架
缩小 放大

核心提示:部分网友言辞激烈,直指马云为何不捐款。无论哪一个理由,在逻辑上都是站不住脚的,捐款不是有钱人的法定义务。

天津港爆炸事故牵动人心。爆炸事故发生后,不少网友开始到@大自然保护协会———马云的微博评论“逼捐”。部分网友言辞激烈,直指马云为何不捐款。

要求马云捐款的理由是:你有钱,你应该捐款;人家娱乐明星都捐款了,你更应该捐款。但显然,无论哪一个理由,在逻辑上都是站不住脚的,捐款不是有钱人的法定义务。

人们没有权利要求一个人一定要从事慈善事业,即便这个人很有钱。因为财富并不是慈善与否的凭证,有钱人可以不慈善,没钱的人也可以慈善。如果认为自己的意图是善良的,就强迫别人做非强制性义务的事情,则最后的结果一定是好心办坏事,个体的权利得不到应有保证。所以,即便人们再心急,也应该清楚义务和权利的关系,不能以自己认为正确的目的,进行道德绑架。

有人会反问,那些要求马云捐款的人自己捐了吗?如此一问,很多质问者可能就会自感理亏,因为他们在理解慈善时,首先想到的是有钱人而不是自己。当然,很多人还会振振有词:我又没有钱,我捐一点钱有什么意义?马云可不一样,马云可是首富。这反映了人们在道德绑架时,经常会出现的一种“混逻辑”:把责任加给别人,谈及自己时,总提及特殊性。所以,马云是必须捐款的,因为他是首富;而我是不必捐款的,因为我是穷人。于是,慈善在悄然之间已经被认定为有钱人的事业。这是一种责任的推卸,也是一种对有钱人和慈善事业的扭曲理解。

当然,有一点也应该看到,马云遭逼捐背后还有人们的道德焦虑,慈善焦虑。一个社会难免有贫富差距,一个社会也难免存在风险。如何去缓和不同群体之间的紧张关系,如何去一同面对随时可能出现的风险?慈善无疑是最有效的润滑剂。当群体矛盾加大时,慈善会让人感觉到共同体的存在;当风险突如其来时,慈善会让社会形成共同担当的凝聚力。这是人们在面对灾难时,信心的来源之一。问题是,慈善行为似乎并没有像人们想象得那样蓬勃,至少人们想看到的富人带头的慈善生态并没有出现。于是,人们开始变得焦虑,开始不惜以舆论压力逼捐。

如何缓解这两种焦虑?放大、任由舆论煽风点火、道德绑架当然不对,而且也不会有明显效果——— 即便马云承受不了舆论的压力,出来表态,其他的富人也未必会跟风而动。舆论总不能对照着富翁榜,一个一个指名道姓地逼捐吧?公众应该期待的是:一方面,个体自觉地意识到个人的社会责任,不遗余力地为慈善事业付出自己的努力;另一方面,社会对慈善形成稳定的奖励机制,让那些投身慈善的个体不仅有荣誉嘉奖,也有功利层面的回馈。如此,慈善才能成为事业,成为文化,人们不需逼捐,慈善事业也可以蓬勃发展。 □李劭强


此内容为优化阅读,进入原网站查看全文。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8610-87869808
免责声明:
本页面呈现之信息,如无特别注明的,均来源于网页搜索结果,中国搜索呈现这些内容之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证实其真实性。如中国搜索呈现的稿件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版权说明:
凡来源标注为“中国搜索”的本网稿件,转载时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

阅读推荐

天津港危化品爆炸能否提升“安评”地位

在连续3场天津港“8·12”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新闻发布会上,“涉事企业天津瑞海国际物流有限公司的安全评价报告到底何时能公开”被记者多次问起。 [详细]

2015-08-17 13:17:40 华商报

天津港爆炸核心区现场 发现多种化学品洒落

记者16日在天津港8·12爆炸核心区采访时,参与核心区救援的北京卫戍区防化团多名官兵向记者透露,在核心区周边的多栋建筑中发现了镁颗粒、电火石、硫磺等现场洒落的化学品。 [详细]

2015-08-17 10:19:57 国搜地方

瑞海国际垄断性暴利 年收入超过3000万元

根据瑞海国际官网信息,该公司年货运吞吐量100万吨,年营业额达3000万元以上。在天津港物流园区,瑞海国际是唯一可存储7类民营性质的危化品仓储公司。 [详细]

2015-08-17 10:06:28 21世纪经济报道

有一种廉价的参与叫逼捐

目前为止,天津爆炸事故仍旧有信息不明之处。但事故激发的祈福与感动不可避免的导向了对公共事务的参与欲望。怎么做能够帮助到受事故影响的人,不同的人群分别需要什么样的帮助。 [详细]

2015-08-17 13:27:41 新京报

马云有钱无罪 网友不该逼捐

在天津港爆炸事故发生后,明星纷纷捐款,舆论也掀起了逼捐潮,其中马云首当其冲。如今,马云微博全面沦陷,微博评论被清一色的“逼捐款”留言所覆盖。 [详细]

2015-08-17 13:15:23 华商报

网罗天下
  • 社会
  • |
  • 娱乐
  • |
  • 生活
  • |
  • 探索

免责声明:
凡发布在本网上的内容,除标注为“中国搜索”或“国搜”的稿件外,其他均转自第三方网站,是为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不意味着本网认可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如有意见建议,请点击页面下方的“对国搜说”,欢迎及时反馈。
版权说明:
凡来源标注为“中国搜索”的本网稿件,转载时请注明出处。

报网文摘

网友还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