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刊登的征婚漫画
憧憬爱情,古今皆同。宋代大词人辛弃疾写下“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时,正值元宵观灯夜,人来人往。但辛先生眼里只有远处的那个她。近千年后,遥相呼应的梁启超也说:“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有怀抱”,可谓深得其意。其实,二位的隔空叹息,既不空前,也不绝后。
早在1900年前后,蔡元培、章太炎等名流就先举起了征婚招牌。元培先生到底是留洋归来,态度开明,开列的五个条件中,有一多半却是为女方着想:一,女子须不缠足;二,须识字;三,男子不娶妾;四,男死后,女可再嫁;五,夫妇不相合,可离婚。相比之下,太炎先生的征婚条件还保留着旧文人的一些情调。比如,女方应是个大家闺秀,能写小文章。最重要的,这姑娘须有服从性质。寥寥数语,要求着实不低。但两位都是成名的大人物,有提条件的资本,应者如云自不在话下,最后当然也找到了心目中的如意伴侣。
说到普通人的征婚,那真是千奇百怪,内容各异。1930年第1期的《青天汇刊》上,收录了一位男子的征婚启事。24岁的“某君”,准备去欧美国家考察学习,离开之前想找一位女伴。倘若女方也有意出国,“某君”愿意出资赞助;如果不愿意,那待他回来后两人结婚也可。“某君”共提出了六项条件。比如,年龄应在17岁至20岁之间,身家清白,初中毕业及以上(大学生更好),性情温和,思想活泼。还特意指出了对女方身体的期待——“奶部未曾压束者”。如果对方也看过张竞生的《性史》,那就再好不过啦!有符合条件且欲联系者,可写信前来,并附上一张照片。“某君”最后保证:“不合原信寄还,绝对代守秘密”。
无独有偶,该刊物还登载了一位“静娜”女士的文章,好像是对“某君”征婚广告的回应。静娜说,自己年方十九,性格腼腆。走在大街上,看到贼眉鼠目的男士,往往会忐忑不安,面红耳赤。对于“某君”提到的《性史》一书,静娜说曾经也看过,但并不很喜欢,因为作者过于站在男人私利的角度上看问题。不知道“某君”看了上述回应,有什么感觉呢?《青天汇刊》没有继续登载,也就无从得知了。(完)
此内容为优化阅读,进入原网站查看全文。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无论是林黛玉的“两弯似蹙非蹙?烟眉”,还是罗敷的“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古代女...
“清宫”一时成为热门话题,故宫里的延禧宫成了很多游人“打卡”之处。当行走在红墙黄...
《官撕:冰封侠的背后》中透露,之所以拍摄第二部,是因为拍摄第一部时被公司前成员...
报网文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