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报刊 > 正文
“我妈是我妈”究竟该怎么证明?

议论风生

每次办证都彰显了权力的存在,想让部门简政放权无异于割肉。

“该怎么证明我妈是我妈!”这是市民陈先生准备出境旅游时遇到的尴尬事。很多人都遇到过类似的证明:要证明你爸是你爸,要证明你没犯过罪,要证明你没结过婚,要证明你没有要过孩子,……这样那样的证明,听起来莫名其妙,办起来更让人东奔西跑。

据统计,从娘胎里的准生证,到死后的骨灰存放证,人生不足百年,仅常用证件就一百多个。把办证所需时间和费用累加,无疑天文数字。更让人窝火的是,证明过多过滥过奇主要是针对普通民众,对某些有权有势者而言,别说“证明我妈是我妈”了,假身份证、假护照都不成问题。一边“吃拿卡要”成风,一边摆出“按规定办事”的姿态,这并不罕见。

表面上,这因为原本应由相关职能部门之间相互核实,但同级职能部门之间却互相推诿,谁也不愿担责。各职能部门就像一个个行政“堡垒”、信息“孤岛”,相互隔绝,壁垒森严,让百姓跑断腿。

根治证明过多过滥过奇问题,当务之急要打破各职能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从某种程度上说,打破行政壁垒就首先要破除部门“利益壁垒”,难度可想而知。权力部门化、部门利益化、利益行政化,向来是行政管理体制的顽疾,也是简政放权的重点和难点。这些大大小小的证明,都是权力的象征,每一次办证都彰显了权力的存在,想让部门简政放权无异于割肉。

打破职能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根治“奇葩证明”过多过滥问题。各级政府部门应列出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让民众看明白有多少证必须办、由谁负责办、具体怎么办、办不好谁担责等,根治办证多、办证难问题。□陈广江(职员)(完)

此内容为优化阅读,进入原网站查看全文。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相关内容推荐

小伙为证明自己长大了报警称商场有炸弹

轰动豫南的“商场有炸弹”一案已尘埃落定,刚满18岁的李某,因赌气报假警,致使该县县城的“香港澳门金街地下商场”停业3个小时以上,法院日前以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依法判处李某有期徒刑8个月。 [详细]

2014-11-28 08:56:16 大河报

古稀老人坐飞机 得交健康证明?

律师称既然要老年人填写健康证明,航空公司应提供额外照顾,出现意外也不能撇责。 [详细]

2014-12-08 08:14:12 北京晨报

单身证明20元 典型“为人民币服务”

虽然获得审批,但并不代表这项收费合法,民政部门根本拿不出相关收费依据。 [详细]

2014-12-19 21:56:37 扬子晚报

“没纸了”显露出生医学证明积弊

当地多家医院开不出孩子的《出生医学证明》,令孩子上户口、办独生子女证等受到影响。 [详细]

2014-11-18 15:56:18 齐鲁网

“死亡证明”能给单独二胎证明啥?

为了一张单独两孩准生证,陕西省咸阳市一所高校的教师李青费尽周折仍未如愿。 [详细]

2014-10-24 21:52:18 荆楚网
免责声明:
本页面呈现之信息,如无特别注明的,均来源于网页搜索结果,中国搜索呈现这些内容之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证实其真实性。如中国搜索呈现的稿件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版权说明:
凡来源标注为“中国搜索”的本网稿件,转载时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

网罗天下
  • 社会
  • |
  • 娱乐
  • |
  • 生活
  • |
  • 探索

免责声明:
凡发布在本网上的内容,除标注为“中国搜索”或“国搜”的稿件外,其他均转自第三方网站,是为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不意味着本网认可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如有意见建议,请点击页面下方的“对国搜说”,欢迎及时反馈。
版权说明:
凡来源标注为“中国搜索”的本网稿件,转载时请注明出处。

报网文摘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