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报刊 > 正文
肺移植:别等最后才“博”

专家回访时为张伯检查身体。

日前,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外科的几位专家特意来到广东肇庆,对一年多前在该院接受双肺移植手术的张伯进行回访。今年63岁的老中医张伯,在接受手术前,需要靠呼吸机才能呼吸,术后一年多之后,他不仅气色红润,每天还可以坚持两次连续四五公里的散步,并出诊为病人治病,更让人意外的是,他还能开车。

该院胸外科主任医师韦兵介绍,该院自2003年至今共开展肺移植80例,最长存活者11年余。很多肺移植患者不但恢复了生活自理能力,还可以重返工作岗位。

目前,广医一院接受肺移植手术患者的5年存活率为40%左右, 3年存活率近60%。而在全球世界范围内,5年存活率已接近50%, 3年存活率在65%~70%之间。这跟我国接受肺移植的患者年龄偏大有很大的关系。

韦兵不无遗憾地指出,中国人对肺移植的总体认识不足,很多病人到最后才决定“博一博”。而到这时,手术风险比较大,预后也相对较差。

病例1:老中医术前靠呼吸机呼吸 术后可出诊能开车

今天63岁的张伯是一名知名中医。早年由于多年的吸烟史,患慢性气管炎10多年,一直没有规范治疗。两年前,病情加重。只要一活动,就会气促,咳嗽、咳痰。几经辗转治疗,仍不见好转。到了前年12月,他的双肺功能纤维化更为严重,转至广医一院呼吸科治疗。经检查诊断为:重症肺炎、呼吸衰竭、特发性肺纤维化。他和家人选择进行肺移植。

韦兵介绍,张伯的配型过程并不顺利。第一次配型不成功,恰逢他的病情急剧加重,在高浓度流量的吸氧情况下,血氧仍然只维持在83%左右,活动后气促加重,血氧低至67%左右,必须转入监护室行气管插管通气治疗。过了几天,他的病情再次加重,血氧饱和度低至75%。即使是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100%的纯氧,他的血氧才维持在80%左右。在十万火急的关头,等来了肺源,可是,配型再次失败。三天后,他终于等到了第三次肺源。配型成功了。

“说起来真不敢想象,手术前我卧床6个月,现在竟可以坚持每天早晚散步,每次可走四五公里了,”张伯告诉记者,他如今起蹲自如,双手也越来越有力量。而且,他自我感觉记忆力和思维都跟从前一样。术后开始试驾手动挡汽车,重新学习入库、定位停车、紧急制动、快速换挡……“紧急制动也没有乏力感,换挡、打方向依然是得心应手。”

除了日常生活恢复了正常外,让张伯最自豪的是,他又可以重新出诊治病了。“现在好多老病号都会来找我,我又能干回老本行了。”他说。

病例2:全球最高龄肺移植患者 术后半年迎82岁大寿

2014年12月20日,对于黄大爷来说却是具有特别的意义。那天正好是他的82岁生日,而且是他接受肺移植手术半年多之后,终于可以不用吸氧、可以自由呼吸的生日。

去年5月,黄大爷因“弥漫性肺纤维化和矽肺”来到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外科,入院后一直卧床吸氧治疗,日常生活必须由家人来照料。6月25日,该院何建行教授带领的肺移植团队,历经4个小时的手术,顺利为他施行了肺移植术。术后5个小时,他便拔除了气管插管,意识恢复清晰,次日早晨便可以自行刷牙、漱口。医生来查房时,黄大爷开心地告诉医生:“手术后比手术前呼吸平顺多啦。”

据查证,黄大爷是全球报道可见的最高龄肺移植患者。

转眼间,半年过去了,黄大爷身体逐渐恢复。他的儿子说:“现在我爸爸的日常生活几乎都是他自己完成的。同时,自己可以徒步从1楼爬上5楼,血氧仍保持在正常人的水平,有一次散步去鼎湖山,老人还心血来潮,自己去爬鼎湖山的阶梯,大约持续了30分钟左右,呼吸依然平顺。”

以前“机”(制氧机)不离身的黄大爷,如今生活基本可以自理,无需任何辅助就可以自行登上5层楼。他说,肺移植不仅延续了老人家的生命,更加提高了老人家的生活质量。

单肺移植or双肺移植

远期看双肺移植存活率高10%

“很多患者问,我究竟应该选择单肺移植还是双肺移植呢?”韦兵说,在广医一院十余年来所做80例手术中,前5年,由于技术发展的局限性,为稳妥起见,主要以单肺移植手术为主。近年来,主要以双肺移植为主,占60%以上。

他认为,选择单肺移植还是双肺移植,一是要看病情,看病人的自体肺的功能怎样。“自体肺当然越多越好。”二要看年龄,老年人双肺移植风险大一些。

韦兵说,从远期效果来看,双肺移植比单肺移植的存活率高10%。但由于中国接受肺移植的患者年龄都比较大,因此,会倾向单肺移植。而符合肺移植医学指征的年轻患者,如果需要双肺移植,就尽量选择双肺移植。

专家呼吁:

符合移植指征的尽早做手术

韦兵介绍,在广医一院十年来的80例手术中, 患者5年存活率在40%左右; 3年存活率近60%。

“在器官移植领域中,相对肝、肾等器官移植,肺移植的存活期要低得多。”他说,这跟肺器官是开放性器官,每分每秒都有可能接触病原体,容易感染不无关系。

而在全球世界范围内,肺移植患者的5年存活率是近50%, 3年存活率在65%~70%之间。与之比较,我国的肺移植存活率也是偏低的。究其原因,韦兵分析,主要我国接受肺移植的患者年龄大多偏大,多在70~80岁之间。

“老人的机体恢复相对比较慢,而且手术风险较大,预后也比较差。”他说,在我国,对肺移植的科普力度不够,人们对肺移植的总体认识不足,很多病人走到最后才做出选择,不少患者更是上了呼吸机之后才决定“博一博”,选择做肺移植手术,“而这时,其他器官的机能也已经大大下降了。手术效果自然也就差了。而发达国家,会提早进行筛查,让需要做肺移植的患者及早接受手术。”

韦兵呼吁,符合做肺移植手术指征的患者,在经过专家的评估后,应尽早做肺移植手术,别等最后才“博一博”。


此内容为优化阅读,进入原网站查看全文。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相关内容推荐

小升初学校在想啥家长最怕啥

新政策下,小升初焦虑到底如何“破”? [详细]

2015-02-06 16:40:58 广州日报

广州:冼村“最牛家族”过堂受审 涉嫌集体贪污受贿700万

昨日,广州中院公开开庭审理备受关注的冼村实业有限公司班子成员集体贪污受贿案。 [详细]

2014-07-22 12:30:26 广州日报

党报新媒体也可以是接地气的“暖男”

这是一个看脸的世界啊,标题就是我们的脸面。 [详细]

2014-12-12 09:58:41 刺猬公社
免责声明:
本页面呈现之信息,如无特别注明的,均来源于网页搜索结果,中国搜索呈现这些内容之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证实其真实性。如中国搜索呈现的稿件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版权说明:
凡来源标注为“中国搜索”的本网稿件,转载时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

网罗天下
  • 社会
  • |
  • 娱乐
  • |
  • 生活
  • |
  • 探索

免责声明:
凡发布在本网上的内容,除标注为“中国搜索”或“国搜”的稿件外,其他均转自第三方网站,是为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不意味着本网认可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如有意见建议,请点击页面下方的“对国搜说”,欢迎及时反馈。
版权说明:
凡来源标注为“中国搜索”的本网稿件,转载时请注明出处。

报网文摘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