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刊创新>正文

财经媒体人的财商缺位与培养

2017-09-22 14:13 | 传媒观察 | 手机看国搜 | 打印 | 收藏 |评论 | 扫描到手机
缩小 放大

核心提示:在传媒业深度融合发展、传统媒体直面“互联网+”冲击的大时代,财经专业性媒体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与转型压力。

在传媒业深度融合发展、传统媒体直面“互联网+”冲击的大时代,财经专业性媒体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与转型压力。变革与创新的突围之路上,目标的设定、方向的调整、机制的重构、业态的升级都基于“人”这个大前提,其中,财商的培养与重塑,既深刻影响着财经媒体人自身的成长与蝶变,更关乎其团队乃至整个行业的专业化、产业化进程。

一、财经媒体人的财商缺位

当前财经媒体人的职业状态普遍存在着“离媒体属性更近、离财经属性更远”的特点,从中折射出的财商缺位问题亟待引起重视。

1.偏“文”轻“商”,经济专业性匮乏。当前的传统财经媒体团队中,绝大多数来自新闻、中文、社会学等专业,财经专业背景的比例相对偏低。同时,在媒体业的内部考核机制上,各媒体单位更加看重稿件的新闻性、文字功底的扎实、写作技巧的运用等,尽管对财经、经济的专业要求也有所期待,但成效并不明显。往往业界认可的优秀财经媒体人更多的还是新闻人,能称得上“财经专家”“经济专业人士”的仍属凤毛麟角。这种偏“文”轻“商”、重“新闻”轻“经济”现象的存在,拉低了财经新闻的专业“含金量”,影响财经媒体的专业化、产业化进程。

2.依恋旧模式,“玩”不转新经济。当下,传统财经媒体面对的是一个全新的传媒环境:从事件性的报道到现象类的透视,从扎根基层的一线采访到放眼全局的大数据分析,从追踪新闻、揭示真相到提供专业化、全流程的高端智库服务,从媒体融合发展到与产业与资本的联姻……新经济、新业态蓬勃生长的新常态下,业界领先者无不在“新”与“变”上做文章,无不在产业融合上求突破,无不在更为宽广的天地大展拳脚。但是,更多的传统财经媒体还是说的多做的少,媒体圈耕耘的多“跳”出来的少,依赖旧模式的多实践新业态的少,仍不敢“玩”也“玩”不转新经济,丧失了宝贵的时间与机会成本。

财商的本质,就是财经媒体人的财经专业性及其产业化能力。在媒体融合、新经济迸发的新时代,这种能力的缺位构成了财经传媒业适应新形势、谋求新机遇的最大阻力。因此,转变思维方式、提升专业素养、全面培养财商,成为财经媒体人的“必修课”。

二、培养财商的路径选择

1.成为财经专家是必要条件

财经媒体独特的专业性属性,决定了一名财经媒体人在坚守“导向、尽责、有用、好看”等普遍性新闻规律的同时,还要更加体现专业能力、彰显专业眼光、创造专业价值。

财经媒体人的财商主要体现在:专家型财经记者不仅是新闻事件的记录者,还应成为现象背后的规律思考者、经济发展的积极推动者。第一时间发现新闻、报道新闻是媒体人职业敏锐性的体现,而实现“现象捕捉??规律总结??趋势前瞻”的深度研判,更是其财经专业价值的社会化实现。通过新闻实践的积累成为相关领域的专家不再是奢望,而应成为财经媒体人的必要条件。敏锐把握行业趋势,慧眼发现深层次问题,提出解决思路与方案,财经媒体人只有在这样的历练中,才能培养自己的财商,实现自我的成长。

财经媒体人既要把握国内、国际经济大势,又要心系民生冷暖、社会点滴,尤其要学会在这两者之间自然、巧妙地切换与融合。财经报道不是象牙塔内的坐而论道,而是充满人文精神的温暖情怀。比如,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江苏经济报》策划推出“关注新经济?激发新动能”的大型主题系列采访活动,重点关注代表中国经济创新、转型方向的新业态、新模式、新技术,涵盖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新消费等,财经媒体人在策划、组织这样的报道时,既要站得高,透过新经济的专业视角,折射出中国经济正在发生的巨变,又要“沉”得深,聚焦一个个具体、鲜活的创业创新者,“用故事说话”,让“宏观经济微观一点、微观现象高远一点”,努力促成新闻的生动性与经济的专业性的完美契合。

2.做新媒体时代的融合达人

在报、网、端、微“多点开花”的全媒体融合时代,财经媒体人的财商培养是全方位的。深入采访、完成作品仅是生态链中的基础性一环,随后的市场推广、大数据分析、智库服务等将接踵而至。

人民在线副总经理杨松认为,媒体人可以扮演多重角色:信息厨房的厨师长、大数据公司的CEO、智库机构的专业分析师。的确,从财经作品生成起步,运用互联网、大数据、财经专业知识,财经媒体人发挥财商、运用财商、实现财商的空间十分广阔。这既包括通过媒体融合,几何级地提升新闻作品的社会影响力,也包括延伸财经新闻的专业价值,为各类合作者提供大数据、专家智库等高端服务,甚至还包括营销财经媒体自己。传统媒体主要通过内容和广告实现商业价值,而大数据时代的特征是粉丝经济,财经媒体可通过跨界整合资源,利用“用户+平台+服务”的体系,叫响自己的品牌,构建自己的媒体生态圈,产生更大的社会影响力与市场价值。

目前,大多数传统财经媒体在媒体融合方面已经迈出实质性步伐,报、网、端、微之间的联动日趋成熟,但在“跳”出传媒之外的大数据合作、专家智库服务的深度融合方面仍嫌单薄。在经济新常态下的新融合、新玩法,正是体现财商高下、创新能力以及专业化水准的“试金石”,越是难处更显机遇,值得财经媒体人集中精力去积极探索。

3.产业化、资本化的思维与实践

当下,包括财经媒体在内的传统媒体都面临着转型、创新、发展的课题。从业界实践观察,媒体经营大致可分为四个层次:

1.0版:最因循守旧的单一模式,“广告+发行”打天下;2.0版:在广告、发行、出版等传统模式外,开始向活动策划、媒体融合、物业租赁等相关产业延伸;3.0版:“深耕自留地”的基础上,探索“跳”出传媒,挖掘媒体品牌资源,努力向产业化延伸,介入旅游、文化、教育、艺术等实体项目;4.0版:更全方位、专业性的产业化、资本化运作,甚至创造新平台,打造媒体新业态。

目前,业界先行者都在3.0-4.0版本的层面布局未来,突破媒体的“圈”,打破发展的“界”,而绝大数传统财经媒体尚在2.0版本徘徊。在日新月异的新形势下,财经媒体人特别是媒体经营者必须完成从媒体融合到产业融合的思维革命、从“一亩三分地”的圈子内耕耘迈向更为广阔的产业化、资本化开发。

在实际运作与执行层面,把如何“变现”价值、让品牌价值增值摆上重要议程。比如,财经媒体在与旅游、教育、养老、文化等经济职能部门的合作中,在巩固、优化既有合作模式的基础上,通过公信力的彰显与资源优势的挖掘,力争获得更多的政策性红利,以市场化的手段实现产业化发展;在与企业、公司等市场主体的互动中,探索从广告提供商变身为专业的商业方案解决商,甚至是产业合作者、股权合作者,借力新经济的“翅膀”实现传媒业的深刻变革。

在这场思维到行动的嬗变中,财商的培养与重塑无疑将十分紧迫。这既是“会不会玩”的问题??与价值观念、知识储备息息相关,也是“敢不敢玩”“愿不愿玩”的问题??有无领跑业界的大目标,有无承担风险、管理风险的担当与能力。从传媒业的长远发展而言,这是一条不进则退、开弓没有回头箭的单行道,也是推动财经媒体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

4.从“人”到“媒”的全面变革

财经媒体人的财商培养,顺应了全新的传媒发展环境,通过专业化能力的提升、媒体融合的推进、产业化资本化的布局,实现从“人”到“媒”的全面变革。

从财经媒体的制度设计而言,应为培养专家型、复合型财经媒体人提供机制保障。鼓励员工专业深造、继续教育、在岗培训,鼓励加大对财经新闻专业性的重视,鼓励财经媒体人成为业界专家、知名经济学人,鼓励对新经济、新业态的关注,从而为现代传媒业的新发展打下人才根基。让创新、创业成为主流价值观。在媒体融合、产业融合的时代,传统财经媒体既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主要来自旧思维的束缚、旧业态的羁绊,更面临着空前的机遇??新业态蓬勃生长,新经济“钱”景无限。从旧日的文人走向更为饱满的现代传媒人,从单一的媒体形态走向更为丰富的媒体融合,从传媒圈的内生性增长走向产业化与资本化的全平台构建,这一切都离不开财商的积累与培养:专业创造价值,“创新、创业”成为主流价值观,推动传统财经媒体实现新腾飞。□潘青松(作者为江苏经济报副总编辑)

此内容为优化阅读,进入原网站查看全文。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8610-87869823
相关搜索:
我要评论已有条评论,共人参与

最热评论

刷新

    更多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今日TOP10

    网友还在搜

    热点推荐

    扫码关注中国搜索官方微信
    扫码关注中国搜索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