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刊创新>正文

年轻记者成长要念好“三字经”

2017-09-22 14:06 | 传媒观察 | 手机看国搜 | 打印 | 收藏 |评论 | 扫描到手机
缩小 放大

核心提示:这个例子很形象。我们每位年轻记者,都要为长成这样一棵“会魔法的竹子”而努力。

年轻记者下基层,是践行“走转改”精神、重塑“短实新”文风的一个重要途径。在我们这次新华日报第二批下派记者总结暨年轻记者业务研讨会上,有年轻记者说要学会“向下生长”,并举了一个例子——

四川有一种毛竹,其生长过程非常奇特:在前五年的时间里,外形上几乎看不出它在生长,但到了第六年的雨季,这种毛竹就会以平均每天1.8米的速度疯长,15天的时间里就能迅速达到27米之高,它也因此被当地人称为“会魔法的竹子”。事实上,这种毛竹并没有什么“魔法”,它在前五年中也并不是不生长,而是默默向下扎根。掘开土地后,你会发现这种毛竹的根系极为发达。据说,每1公顷的竹林,竹根的总长度可以达到2.7万千米。正是这些盘根错节的地下景观,造就了它后来向上生长时的速度传奇。

这个例子很形象。我们每位年轻记者,都要为长成这样一棵“会魔法的竹子”而努力。

我也和大家一样,从一个新闻战线的新兵做起。我是1985年12月7日到扬子晚报工作的,23天后,扬子晚报正式创刊。如今算来,我从事新闻工作正好是28年零8个月。28年多的新闻生涯,个人最大的收获和体会就是:要干成干好一件事情,永远离不开“勤”、“悟”、“新”这三个字。

一、“勤”是个人成长的基石

大家不管从事什么职业,做什么工作,勤奋是最基本也是最不可或缺的,是个人成长的基石。有的记者非常聪明,写新闻稿非常漂亮,从标题到内容都不错,业务水平能得到大家的普遍认可。但就是一点:懒惰!凡事不愿意主动完成,非要反复交派和督促,才勉强动起来。这样的记者非常可惜,其实他们完全可以有更大更好的作为。吃新闻这碗饭,不吃点苦是不行的。

举一个我自己的例子。大概是1990年的夏天,我看到消息说,因为以前启东肝癌高发,卫生部专门拨款,在启东建立了国家级的肝癌防治研究所。我对这件事很感兴趣,决定去当地采访。那时的交通还很不便利,记得当时我是先从南京坐轮船到了南通,然后改乘长途车到达启东。第二天上午,我去采访了启东肝癌防治所所长,两人整整谈了一天。次日早晨,我是乘坐长途客车回的南京。那时哪有高速公路,一路整整开了11个小时,回到报社已经到了晚上七八点钟。尽管这样,还是想着先把稿子写好。天气很热,那时办公室根本没有空调,写稿的时候手上全部是汗,只好在下面垫了两条毛巾。就这样一直写到晚上12点钟。写完后干脆不回家了,就在办公室水泥地上铺一张席子,和衣而卧。稿子第二天顺利见报。

现在想来,在没有今天的交通和办公条件的情况下,两天时间里就迅速完成了从定题到外出采访而至完稿的过程,自己都感觉有些不可思议。我讲这个例子,就是想说明勤奋的重要性。

二、“悟”是基于勤奋的巧干

报社有些年轻记者非常勤奋,一年下来吃了不少苦,也写了不少稿件,但是进步不大。这就要求我们在勤奋的同时,还要善于感悟。善“悟”,能帮助年轻记者更上一个新台阶。

我们新华报业集团的周跃敏社长年轻时在新华日报做过体育记者,他曾写过一篇报道:《金牌背后的问题》,刊发后省体委非常重视,要求下面的单位都要认真研读这篇稿件。当时的体育记者,一般都专注于赛事的报道和获得的荣誉光环,很少有人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尤其是在荣誉背后看到深层的危机。周社长是怎么写出这样一篇优秀的新闻报道的呢?后来有人告诉我,他就是一个在日常采访过程中特别勤于思考、善于感悟的记者,因此才能在那次报道中厚积薄发,在大家都一味沉湎于金牌带来的喜悦时,独有他一人能看得更为理性、深远。

记得我当年在扬子晚报做医疗卫生报道时,也经常有意识地在报道中加入自己的一些感悟和思考,力求写出有思想、有深度的新闻。例如,我曾在南医大和省人民医院采访时发现,医院用于解剖学研究的遗体极为短缺,用于教学的尸源也非常少,以至于常常无法从事正常的实验教学。当时我就想写一个稿子,但感觉还是缺了点什么,就把这个题材“养”在那里,等待最佳的写作时机。这样过了半年之久,我终于等到一个机会——南京一位115岁的老人去世了,家属遵照老人的遗嘱,把遗体捐献给了南医大做研究。听到这个消息,我马上跑到南医大,对老人的家属和学校有关专家进行了细致采访,并以这起新闻事件为由头,很快完成了一篇通讯:《医学在呼唤》。这样的题材,在20多年前算是非常新锐的了,这篇报道也因此被评为省好新闻一等奖,并被推荐参评1988年度全国好新闻奖,并获三等奖。

这两个例子说明“悟”的重要性。悟是基于勤奋基础上的巧干。善于悟,常常会有大收获。

三、“新”是在勤和悟基础上的特立独行

新闻工作要与时俱进,追求具有新意的题材和不落窠臼的表现形式。在媒体融合时代,更需要内容、形式的创意、创新。

南京有很多画家,风格、流派各不相同。曾经有位著名画家画的仕女图、花鸟画,我一开始看,总觉得笔法歪歪扭扭,简直和小学生的稚嫩手笔差不多。但看得多了,渐渐悟出了其中的一些门道。这种笔法里头,恰恰藏着画家大巧若拙、大朴归真的理念和功底,他也藉此完成了一个艺术家最为珍贵的个性塑造和美学倡导。从他身上,我们的年轻记者也可以有所借鉴,即凡事不要人云亦云,而要立足于思想、理念和形式的创新,要在勤和悟的基础上特立独行。只有这样,才能出手不凡,拥有更高的境界。

我2012年写过一篇论文,题目叫《全媒体生态中,要打好纸媒生存、发展的“三张牌”》。这篇论文最早是我在大连参加全国晚报协会年会时的发言,主要是讲报纸应对新媒体挑战要做好的三件事:第一是发挥好报纸本身的优势;第二是要凸显报纸能够与新媒体融合的优势;第三是要构建报纸品牌和与之融合的新媒体品牌的品牌叠加优势。发言的前一天晚上,我在宾馆里又把稿子看了一遍,觉得原来的标题太普通、太一般,就对主题再次进行了提炼,最后变成了现在的“三张牌”这种提法,表述方式也随之有了新意。没想到,第二天在会上发言后,反响热烈,很多老总来要我的发言稿。这篇发言稿后来发表在《中国记者》杂志上,并获得当年度中国新闻奖的论文二等奖。它所产生的影响力,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三张牌”的提炼和表述。如果仅仅满足于此前没有新意的标题,反响不会这么大。

“勤”、“悟”、“新”三个字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一个年轻记者如果光有勤奋,是不够的,用行话来说,就是只能“苦工分”,缺少了悟性和新意,结果无非是一堆平庸之作,少有亮点。因此,勤而善悟,才能进步;悟而见新,迟早会脱颖而出。当前,随着传播格局的变化,党报主流媒体面临着全新的挑战。我们应尽快适应新的竞争形势,强化编辑记者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发布的媒体融合理念和实践。可以说,今天的党报事业,面临着巨大的成长性压力。但正如一开始我们所提到的那种毛竹,只有往下扎根,方能向上成长。党报成长的任务愈是紧迫,党报记者愈要稳住心态、夯实基础。而“勤”、“悟”、“新”,都属于基础性、规律性的工作和发展要诀,在互联网时代,它们不仅不会过时,反而愈发彰显出重要的价值意义。

记得海门日报总编辑曾说过一个观点:“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可以点燃的成果引线。”靠什么点燃?我想,我们更多地还是要回到思想的原点,从“勤”、“悟”、“新”这三个关键字入手,寻找党报重新出发的鲜活动力。 □刘守华(作者为新华日报社总编辑。本文为在新华日报第二批下派记者总结暨年轻记者业务研讨会上的讲话,略作改动)


此内容为优化阅读,进入原网站查看全文。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8610-87869823
相关搜索:
我要评论已有条评论,共人参与

最热评论

刷新

    更多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今日TOP10

    网友还在搜

    热点推荐

    扫码关注中国搜索官方微信
    扫码关注中国搜索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