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搜
报刊

多高校涨学费 为何有学校一边乱花钱一边喊缺钱?

缩小 放大

核心提示:为实现经费来源的多元化,国际上很多知名高校都采取了“主动出击”的姿态。这些高校或者通过网络课程等技术创新,来降低生均教学成本,或者利用自身科研优势获取更多的科研经费,或者通过校友、商业公司、社会的捐赠获得资金。

广东省日前印发《关于调整公办普通高校学费的通知》,将广东公办普通高校整体学费标准提高20.2%。4月,江西也调整了公办普通高校学费标准:调整后平均学费水平为4000元,比现行3910元提高2.3%。

事实上,早在2007年,国务院就发出“限涨令”,要求5年内各类学校学费、住宿费标准不得高于2006年秋季的相关标准。但到2013年,高校学费开始出现一轮“扎堆涨价”的热潮,广西、福建、山东、浙江、江苏等地先后上调了高校学费,其中艺术类和医学类的学费涨价幅度较高,个别省份达到76.67%。

专家提出,按国际惯例,受教育者承担部分培养成本,有利于社会公平。但收取学费的问题在社会中一直是个敏感问题,应谨慎对待。

天津教科院相关专家表示,物价在涨,大学生培养成本在上涨,提高学费看似在情理之中,但学费标准不能突破政策规定的“红线”。应形成一个科学的评判机制后再决定,要涨得有依据有道理。目前,有的高校培养成本没有详细的清单,学费支出监督机制缺失,致使学费收支成为一笔“糊涂账”。

另有专家指出,一些高校近年来投资增长过快,导致债务负担加重,出现一边“乱花钱”一边“喊缺钱”的现象,而高额的基础设施建设成本不应包括在学费中。

“目前不少地方测算的生均培养成本,其实并不是对发生在学生培养方面的成本进行核算,而是简单按照学校的开支进行。如今高校普遍面临行政机构臃肿、开支大等问题,无疑推高了‘学费’。”湖南社科院助理研究员曾俊森说。

“从社会文化传承的角度和高校自身发展的角度,多渠道开源节流,要比‘一涨了之’好得多。”暨南大学舆情研究中心副主任张蕾说,不断上调学费,缓解了高校财政压力,但也可能导致优质生源的流失和办学目标的偏离。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大学经费来源包括政府拨款、学生学费和社会捐赠等三个主要渠道。而我国大多数高校的经费过于依赖政府拨款和学生学费,社会捐赠比重太低。

为实现经费来源的多元化,国际上很多知名高校都采取了“主动出击”的姿态。这些高校或者通过网络课程等技术创新,来降低生均教学成本,或者利用自身科研优势获取更多的科研经费,或者通过校友、商业公司、社会的捐赠获得资金。

南昌工程学院高教研究所所长王锋认为,当前政府对高校的拨款机制没有区分教学质量,其实是一种新的大锅饭;在很多国家,获得社会捐赠的多少是衡量大学办学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大学校长拉社会捐赠,无非是靠学校声誉和高素质的校友群体。

专家提出,高等教育并非义务教育,按国际惯例,受教育者承担部分培养成本,有利于社会公平。但收取学费的问题在社会中一直是个敏感问题,应谨慎对待。天津教科院相关专家表示,目前,有的高校培养成本没有详细的清单,学费支出监督机制缺失,致使学费收支成为一笔“糊涂账”。

专家认为,目前的当务之急是修订完善高校生均培养成本测算办法,以及科学制定高校生均成本各方合理分担机制。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指出说,生均成本不能是现有费用的简单汇总,而应该剥离掉不必要的开支,包括庞大的行政开支和学校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开支。

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的经费过于依赖政府拨款和学生学费,社会捐赠比重太低。“与其提高收费标准,还不如鼓励高校‘多元化’开源节流。”不少教育专家认为,高校应采取包括社会捐赠在内的多元化方式应对办学成本的提高。在很多国家,获得社会捐赠的多少是衡量大学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大学校长拉社会捐赠,无非是靠学校声誉和高素质的校友群体。这样,反而可以促进高校教育质量的提高。

阅读推荐

多地高校涨学费:“破红线”理由是啥?

事实上,早在2007年,国务院就发出“限涨令”,要求5年内各类学校学费、住宿费标准不得高于2006年秋季的相关标准。 [详细]

2016-06-26 07:31:22 新华每日电讯

多地高校学费上涨:收支怎能是本“糊涂账”?

事实上,早在2007年,国务院就发出“限涨令”,要求5年内各类学校学费、住宿费标准不得高于2006年秋季的相关标准。 [详细]

2016-06-26 07:31:22 新华每日电讯

多地高校学费上涨 有何理由

事实上,早在2007年,国务院就发出“限涨令”,要求5年内各类学校学费、住宿费标准不得高于2006年秋季的相关标准。 [详细]

2016-06-26 07:31:22 新华每日电讯

多地高校学费上涨:学费“破红线”理由是什么?

事实上,早在2007年,国务院就发出“限涨令”,要求5年内各类学校学费、住宿费标准不得高于2006年秋季的相关标准。 [详细]

2016-06-26 07:31:22 新华每日电讯

网罗天下
  • 社会
  • |
  • 娱乐
  • |
  • 生活
  • |
  • 探索

免责声明:
凡发布在本网上的内容,除标注为“中国搜索”或“国搜”的稿件外,其他均转自第三方网站,是为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不意味着本网认可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如有意见建议,请点击页面下方的“对国搜说”,欢迎及时反馈。
版权说明:
凡来源标注为“中国搜索”的本网稿件,转载时请注明出处。

今日TOP10

网友还在搜

热点推荐

扫码关注中国搜索官方微信
扫码关注中国搜索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