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2 Found


nginx
首页>正文

“入刑”刻不容缓 “毒驾”危害到底有多大?

2016-09-27 07:57 | 新华每日电讯 | 手机看国搜 | 打印 | 收藏 | 扫描到手机
缩小 放大

核心提示:权威测试显示,“酒驾”比正常反应时间慢12%,“毒驾”则比正常反应时间慢21%。

据新华社石家庄9月26日电(记者朱峰)记者近日在基层采访发现,一些跑长途的大货车司机吸毒开车现象近年来增多,并呈现出小圈子群体化趋势,但由于现行法律法规对毒驾惩罚举措不够严厉,一些司机存在侥幸心理。事实上,近年来,毒驾已成为威胁公共安全的一大“杀手”,给公共安全带来巨大隐患。

一个县一天查获6名毒驾者

8月25日16时许,河北省武强县公安局民警在307国道一处公安检查站进行暑期安保检查,一辆山西牌照的大货车上司机柳某鹏神情紧张,民警对他进行了尿检,结果显示冰毒和摇头丸呈阳性,民警又在货车上搜出吸毒工具1套和冰毒2.26克。当天,武强警方一共查获了6名毒驾人员。

“8月以来,我们民警在交通要道对过往车辆进行例行检查,查获了13名毒驾司机,其中12人是大货车司机,这些货车司机多来自山西,从山西运煤等物资到沿海省份。”武强县公安局副局长宋保宁说。

据被查获的大货车毒驾司机王某明讲,他是在车上吸食的毒品,主要为了开车时提神,一起同行的司机也吸,用烤火的办法通过自制的冰壶吸食毒品。记者看到他们自制的冰壶是用矿泉水瓶做的,上面有一根软管和两根吸管,比较简单。

“在一些国道省道停车休息、加油加水的地方,就有人向我们兜售毒品,山西经常跑长途的司机都知道,这些毒品都经过加工处理,毒性轻,少量吸食只会让自己更精神,不瞌睡,一气能跑个三四百公里。”毒驾司机王某忠说。

“毒驾”比“酒驾”危害更大

据统计,2013年以来,全国涉及“毒驾”的道路交通事故共造成超过1560人死亡、超过4930人受伤。权威测试显示,“酒驾”比正常反应时间慢12%,“毒驾”则比正常反应时间慢21%。

一些大货车司机表示,毒驾并非自己的主观意愿,而是背后老板给他们下达指令,必须用最短时间拉完一趟货,以追求最大利润。

来自山西吕梁的毒驾司机冯某告诉记者,他从山西拉煤到河北唐山,如果不堵车的话,老板要求3天跑完一趟,“我正常的话一个月能跑八趟车,每一趟老板能挣约4000块钱,但老板希望每趟能节约一点时间,这样我还能多跑一趟,能给他多挣一趟的钱。”

“过去车上都是两到三名司机,轮换着开,现在就一个司机,从头开到尾。老板尽量少雇司机省钱,我们找个活干不容易。那么多司机同时出车,别人都早早返回了,如果我回去晚了,老板就不雇我了。”王某说。

据衡水市公安局介绍,今年7月以来,衡水公安共查处毒驾司机22人,其中大货车司机就有20人。一些司机表示,大货车司机吸毒现象并不在少数。

推进毒驾入刑也要杜绝过度劳动

近年来,我国各地都查获一些货车司机毒驾案例。今年8月,上海警方在高速公路例行安检发现,一名大货车司机神情恍惚,经查存在毒驾行为。2015年11月,广东高明警方在一个码头将5名涉嫌聚众吸毒的货车司机抓获。

“司机吸食毒品后,会暂时精神振作,但也会造成判断力低下,如果把握不好吸食量,可能造成高度亢奋甚至产生幻觉,完全丧失判断力,一旦失去控制驾车冲撞,后果不堪设想,直接危害公共安全。”衡水市公安局刑警支队政委葛涛说。

一些基层民警反映,由于目前毒驾尚未列入刑法,公安机关对没有发生肇事的毒驾行为,只能依照禁毒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法规吊销驾照,进行行政处罚。近年来毒驾现象日趋增多,尤其是大货车司机毒驾危害更大,应该尽快推动毒驾入刑,加大对这种行为的惩治力度。

河北省张金龙律师事务所副主任王罡认为,很多大货车司机为提神被动毒驾,背后是疲劳驾驶和毒品泛滥问题。“劳动监察部门有义务对企业逼迫雇工过度劳动的行为进行监管。从源头上杜绝毒驾,更须各地警方联手查清司机吸食毒品来源,斩断毒品蔓延链条。”王罡说。

此内容为优化阅读,进入原网站查看全文。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8610-87869823
相关搜索:

更多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今日TOP10

网友还在搜

热点推荐

扫码关注中国搜索官方微信
扫码关注中国搜索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