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2 Found


nginx
首页>正文
无标题文档

警惕!竟然有这么多过度重复药潜伏在你身边

2016-09-19 09:42 | 人民日报 | 手机看国搜 | 打印 | 收藏 | 扫描到手机
缩小 放大

核心提示: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近期发布公告表示,在对2012—2014年间已上市药品进行梳理时发现,甲硝唑、葡萄糖、氯化钠、左氧氟沙星等282种药品过度重复,即已获批准文号企业数多于20家且在销批准文号企业数超过20家。

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近期发布公告表示,在对2012—2014年间已上市药品进行梳理时发现,甲硝唑、葡萄糖、氯化钠、左氧氟沙星等282种药品过度重复,即已获批准文号企业数多于20家且在销批准文号企业数超过20家。

在过度重复的已上市药品中,葡萄糖、维生素C、氧氟沙星、罗红霉素、布洛芬、阿司匹林、阿莫西林等大家“耳熟能详”的常见药全都上榜,意味着其市场已趋饱和。国家主管部门之所以“点名”警示,旨在引导企业合理开展药物研发,避免过度生产。

  【同一药品已获批准文号企业数在20家以上的过度重复品种目录】

我们身边竟然有这么多的过度重复药!!!

这些过度重复药,对我们生活有啥影响?

我们先来看看刘大爷的遭遇:


年近古稀的刘大爷是一家大型机床厂的退休职工,患高血压、冠心病多年,长期服异搏定(维拉帕米)、丹参片及双氢克尿噻等药物来控制病情。近日气温升高后,老人感心悸不适,经厂医院检查为频发性室性早搏,医生开具的处方药为硝苯地平和舒乐心安。

老人的子女担心厂医院医生技术不全面,就又陪老人到市医院就诊。市医院内科医生检查后同意厂医院的诊断,又给开了尼莫地平、心得安等药物。回家后,老人很认真地按时服药,但他犯了一个极大的错误,即“三管齐下”,先服市医院医生开的药,待一会儿再服厂医院医生开的药,最后还将平日所用的药也服上。这样仅服药一天,刘大爷便感全身不适,被紧急送到医院。

专家解析:经过了解老人的用药史,住院部医生弄清了老人病情加重的原因便是重复用药!重复用药危害很大,更多的是发生在非处方药上。之所以会出现重复用药的问题,一般都是由于对药品名称的认识不准确造成的。

每个药品一般有两个标准名称,一是国家药典委员会规定的通用名,另一个是它的化学名。如阿司匹林为通用名,乙酰水杨酸为其化学名。另外不同厂家、不同剂型的产品有很多商品名,因此造成了同一药品会有不同名称的现象。最常见的是阿司匹林、扑热息痛等老品种,这种一药多名现象在复方制剂中更为常见。

作为普通人,大多对化学名、通用名看不懂、记不住,更多的是认同商品名,以为不同的商品名就是不同的药品。于是,人们在生病时,有可能同时服用不同品牌的药品,无形中使同一药物的剂量增加了许多倍,容易对人体造成危害。

今年两会,全国政协委员、国家预防腐败局原副局长崔海容就药价改革调研后发现,药品已达18万种,老百姓基本常用药仅500多种。药价的虚高问题和重复药制作问题非常惊人。不合格药品约占33%。他建议:进口药盒上打上报关价,国产药出厂时在药盒上打上出厂价。

为啥这么多药企要生产“重复药”?

其实,早在两年前,国家食药监总局就开始曝光过度重复药品品种目录。当时上榜的药品名单中,就有葡萄糖、维生素C、阿司匹林、四环素、红霉素等。那么问题来了,为啥全国这么多药企,都要扎堆生产“重复药”呢?

业内人士说:我国药物研发市场出现了一个极大的弊端,那就是在过度研发一些常用药物的同时,缺乏对罕见疾病药以及儿童专用药物的研发。大多数企业宁可分割那寥寥可数的“蛋糕”,也不愿意去开发新的药物市场,这是市场上出现的药企不协调发展的现象。

医生说:我国仿制药一大现状就是扎堆生产常见药,自主研发新药少、罕见病药少、儿童用药少。以市面感冒药为例,西药类、中药类的就有数十上百家知名、不知名企业在生产,成分相似、药效相同,技术含量低,资源浪费大。

药企业研发领域负责人说:目前扎堆生产同质化常见药品,仅靠市场自然淘汰很难立竿见影地解决现实问题,优化产业结构还需政策做适当的引导分流。

究其原因,是因为常见药不需要市场培育,研发投入少,“山寨”较为容易。为此,药企宁可在大蛋糕里参与激烈市场竞争,也不愿专攻冷僻市场。

冰火两重天,还有上百种“廉价药品”一药难求!

这样的新闻,大家一定并不陌生!

有记者调查发现:鱼精蛋白、优甲乐、紫杉醇脂质体、放线菌素D、复方磺胺甲异噁唑、甲硫咪唑,这些不为普通大众熟知的药品,是手术、癌症、神经系统疾病甚至慢性病必不可少且无可替代的药物,但正在国内上演全面药荒。

一项对全国12城市40余家三甲医院临床用药情况的抽样调查显示,国家和地方增补的基本药有500多种,短缺的已高达342种!

廉价药“被”消失的原因

1、生产企业披露:利润少,用量少,厂家的生产动力显然不足。

2、业内医药代表指出:廉价药在医药代理商的口中常被简称为“普药”,用以与高价药相区别。当普药与高价药搭配,夺标取得市场之后,因廉价药利润较低,投标人就会减少廉价药的数量规模,大力推高价药,以获取利益。

3、记者调查发现:除了原料市场价格走高、原有的医保招投标和政策限价制度影响之外,医院、医生、医药中间商、药厂等多个环节的各自利益诉求也是形成廉价药出现消失危机的因素。

4、医生群体透露:低价药品的低利润,无法促进医生的用药积极性。价格略高、药效明显的药品,渐渐成为医生的新宠。选择这样的药品,不仅意味着提成增加,还能让患者在短期内见到疗效。

业内人士指出,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过度重复药品提示信息的公告,既可以引导企业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优先研发具有临床价值的创新药和临床急需仿制药,同时也可以提高药品审评审批效率,避免资源浪费,引导社会投资和医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最后特别提示:“最令药师“抓狂”的用药错误”!赶紧对照自查,看看你的用药习惯错了没?快快为自己和家人,收下吧!

误区1:1天3次服药就是每8小时吃一次

专家:不少人认为它们是相同的,其实不然。多数药物为1天3次服用,可随着早、午、晚餐一起服用。尤其是一些降糖药,更需要在每天三餐时,按时服用。

但服用某一类抗生素时,比如头孢类,为确保血液中药物浓度的持续覆盖时间,需严格按每8小时服药。因此,大家要针对具体药物咨询医生。

误区2:饭前服药就是空腹服药

专家: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饭前1小时或饭后2小时都属空腹服药;“饭前服用”的药物,是指在饭前15~30分钟内服用。“饭后服用”多指在饭后半小时左右服用。

误区3:忘服药,下一次吃双倍剂量

忘记服药,千万不要在下一次服用2倍剂量,不但药物的副作用会加倍,更会造成身体负担。

误区4:药片难下咽,能掰开吃

部分药片,中央有刻痕,可沿刻痕掰开服用,但不可嚼碎。而控释、缓释、肠溶片剂药物,一般不能掰开吃。这些药片掰开后,药效迅速释放,达不到长效的目的。

误区5:重复吃同一类药

拥有同一种通用名的药品,由不同药厂生产时,又会有一个独特的“商品名”。很多时候,人们熟知其商品名,却忽视了通用名,从而可能出现重复用药的情况。

误区6:搞混药名,看错包装

“国家用药错误报告项目”统计显示,将近1/4错误用药因搞混药名所致。一种情况是“听似”,药品名往往一字之差,或者发音相似。比如,优降宁是降压药,而优降糖是降血糖药,消炎痛主要用于治疗关节炎、肌肉痛,而消心痛则用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等等。

误区7:几种药一起吃

每一种药物都有特定的化学成分,不同化学成分相遇时可能“放大”药物本身的副作用,也可能产生有害健康的物质。所以,购药前必须咨询医生或药师,了解药物的相互作用,避免出现不良反应。

误区8:吃完药吐了都要补服

因为疾病等原因(如胃肠型感冒等),很多人服药后会发生呕吐。是否需要补服,一般依据用药后呕吐的量及呕吐发生的时间来定。

误区9:用保健品代替药

常有细心患者买药时发现这样一个现象:某些保健品与药物含有相同或者相似的成分。所以,觉得用成分相似的保健品代替药物服用会更加安全。实际上,保健品只是对日常饮食的补充,本质上仍属于食品范畴,不能达到治病目的。

【中国搜索是经中央网信办批准的中央新闻网站,拥有新闻信息采集、编发资质,所发新闻信息可供网站转载,转载本稿件请注明来源为中国搜索。】
相关搜索:

更多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今日TOP10

网友还在搜

热点推荐

扫码关注中国搜索官方微信
扫码关注中国搜索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