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2 Found


nginx
首页>正文
无标题文档

美式反恐为何“越反越恐”?萨科齐反恐出了啥“狠招”?

2016-09-12 08:48 | 国搜报刊 | 手机看国搜 | 打印 | 收藏 | 扫描到手机
缩小 放大

核心提示:“9·11”事件15年后,“基地”组织没有被铲除,阿富汗和伊拉克仍然处于动乱之中。中东局势的动荡,不仅为“基地”组织提供了扩展势力的空间,更催生了极端组织“伊斯兰国”。

9月10日,在美国纽约,鲜花摆放在“9·11”事件后新建的世界贸易中心一号楼前。新华社发

中国搜索讯 据新华社北京9月11日电(记者李洁、车玲)“让美国重返安全!”美国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特朗普用这句口号吸引了大批选民追随,因为“9·11”袭击15年后的今天,生活在此起彼伏的枪击案以及恐怖袭击阴影下的美国民众,从未拾回昔日的安全感。

15年前,4架被劫客机分别撞上五角大楼和纽约世贸中心,美国本土遭遇历史上最严重的恐怖袭击。随后,美国发动了反恐战争。

然而,美国以冷战思维指导反恐战争,以反恐划分阵营,执行双重标准。可以说,美国反恐战略从一开始就失当、失策了。

滥用反恐 局面让人忧

纽约世贸中心“双子塔”的倒塌,在美国民众心中深植对恐怖主义的恐惧。为维护霸权,美国利用其强大的军事实力,以反恐为杠杆,打击一切挑战美国霸权的力量。

“孩子,等你长大了,我们这个国家可能还在打仗。”34岁的阿富汗人阿卜杜勒对自己3个孩子重复着这句父亲曾对他说过的话。

“9·11”事件后,阿富汗塔利班政权拒绝向美国交出“基地”组织头目本·拉丹。2001年10月,美国开始对阿富汗实施大规模军事打击。

美国发动阿富汗战争以来,以恐袭为主要形式的对抗不断发展,大量平民成为受害者。

“十多年来,很多年轻人还没学会独立生活,就必须面对死亡。”喀布尔商人瓦希德·西迪基说,“阿富汗在发展,但战争从未真正结束。”

2003年3月,美国以伊拉克藏匿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和萨达姆政权支持恐怖分子为借口,不顾国际社会强烈反对,发动了伊拉克战争。

十多年来,数百万伊拉克民众或在战争中受伤,或无家可归。人们从电视新闻里目睹了美军阿布格里卜虐囚丑闻,美国“黑水”保安公司的保安光天化日之下在街道上枪杀伊拉克平民。这些惨剧令伊拉克人心中充满恐惧、羞辱和绝望。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问题专家袁鹏认为,伊拉克战争对世界来说是场灾难,对美国来说也失大于得,是美国的一次重大战略失误。

小布什政府滥用国际社会对反恐行动的支持,将反恐清单越拉越长,把反恐战争当作清除异己的工具。

美国“外交政策”集团首席执行官戴维·罗特科普夫在《国家不安全》一书中说,伊拉克战争的后果远超过推翻萨达姆和确认那些莫须有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不存在。

伊拉克战争后,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没有找到,也没有证据显示萨达姆与“基地”组织有关联,美国更没有因为这场战争变得更加安全。伊拉克却从此陷入了无休止的教派冲突、恐怖袭击和社会混乱的漩涡。

“9·11”事件15年后,“基地”组织没有被铲除,阿富汗和伊拉克仍然处于动乱之中。中东局势的动荡,不仅为“基地”组织提供了扩展势力的空间,更催生了极端组织“伊斯兰国”。

美国著名全球发展问题专家、哈佛大学国际研究中心主任杰弗里·萨克斯指出,西方尤其是美国,对“伊斯兰国”迅速壮大负有重大责任。“伊斯兰国”的出现,本身就标志着美国反恐政策的失败。

搅乱中东 盟友遭殃及

从2010年12月开始,“阿拉伯之春”席卷多个阿拉伯国家,从突尼斯到埃及,从也门、巴林再到利比亚、叙利亚。美国在中东的反恐政策完全服务于美国掌控中东的霸权地位和地缘战略利益。扛着反恐大旗的美国,搅得中东地区陷入无休止的冲突,民生凋敝,乱象丛生。

始于2011年的西亚北非动荡深刻影响和改变了地区格局,旧体系已被打破,新秩序却难建立。新旧交替之际,种族、教派斗争和社会矛盾不断凸显,地缘政治冲突和大国博弈加剧,人们期待的由乱及治之路充满坎坷。

近年来,“伊斯兰国”“基地”等极端组织不仅在中东肆虐,还在欧美国家制造了多起恐袭。美国中东政策的失败越来越威胁到欧洲国家的安全,一方面加剧了欧洲内部的种族矛盾,致恐袭风险增大;另一方面,也使得欧洲不断受到难民问题的直接冲击。

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经地中海进入欧洲的非法移民和难民总数超过百万,这不仅威胁欧洲安全,也冲击着欧洲货物与人员流通自由化的根基——《申根协定》。

从美国军事干预阿富汗和伊拉克到后来的西亚北非政治动荡,欧洲一直作为美国的盟友参与其中,联手推行“新干涉主义”,造成多国局势持续剧烈震荡。

2015年巴黎系列恐袭后,欧洲加强了对恐怖主义的打击力度,但大量难民的到来,又激化了欧盟的内部矛盾;法国“国民阵线”、意大利“五星运动党”等民粹主义势力抬头;英国脱欧事件又深刻影响着欧洲一体化的进程。

在过去两个月内,欧洲就发生了多起恐怖袭击事件。这说明,恐怖主义在欧洲仍有生存土壤。欧洲刑警组织英国负责人罗布·温赖特透露,5000多名“圣战者”可能在接受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培训后潜入欧洲。

社会治安挑战严峻、失业率上升、民粹主义势头上升,昔日美国反恐盟友,如今尝到了自酿的苦果。

双重标准 反恐难奏效

“15年来,恐怖主义活动愈演愈烈。美国等西方国家仅从本国利益出发,反恐执行双重标准便是重要原因之一。”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反恐问题专家李伟这样说。

小布什执政时期,美国在国际上以反恐划分阵营,却只为谋一己私利;以反恐为名行霸权之实,结果“打出”了更多恐怖活动。

奥巴马执政时期,在反恐问题上将欧洲盟友推到一线,但背后仍以美国利益为主导,把反恐作为工具。这样的美式反恐,无法根除恐怖主义,反而使恐怖主义有了更广阔的活动空间。

有分析人士指出,在华盛顿看来,对美国构成威胁的组织是恐怖组织,而只对其他国家构成威胁的组织则不一定是;美国可以对它所界定的恐怖组织甚至某些国家行使武力,而其他国家则不行。埃及戈姆赫提亚阿娜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塔拉特-穆萨拉姆说,实行双重标准是美国众多政策的共性。

美国历史学家莱弗勒曾在《外交》杂志撰文说,“9·11”事件后的美国政策在实质上并未改变美国大战略的长期轨迹,美国对领导世界的欲望、在认为必要时采取单边行动的做法等,这些美国对外政策的传统核心内容从未改变过。

过多考虑自身利益、忽视他国利益的美式反恐改变了美国的安全战略,也改变了美国与世界的关系和美国的国际地位。

山无常势,水无常形。15年来,恐怖主义的组织形态和运作逻辑都发生深刻变化,呈现出分散化、网络化、个体化的趋势,反恐也需要有思维方式的创新和技术手段的与时俱进。

从“基地”组织到“伊斯兰国”,恐怖主义在地区乃至全球层面“联动”“共振”,给国际社会敲响了警钟,各国必须加强合作,采取系统性措施,从源头上铲除宗教极端势力滋生的土壤。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加强国际反恐合作迫在眉睫,反恐重任需要世界各国同心协力,防治并举,而美式反恐政策注定是条死胡同。 (参与记者:刘万利、代贺、赵乙深)

》》国际反恐需要“新药方”

15年前的今天,纽约世贸中心“双子塔”轰然倒塌,震惊了美国和全世界。“9·11”事件,已成为国际反恐斗争的转折性事件,在全球形成了统一认识,坚定了国际社会打击恐怖主义的决心。

15年后,新的世贸中心大厦虽已在废墟上重建,但人们的伤痛仍未痊愈,全球反恐仍道路漫长。恐怖主义非但没有减弱的趋势,反而愈演愈烈,成为全球的主要威胁。纵览全世界,非洲正日益变成恐怖主义重灾区,南亚恐怖势力强势复苏,中亚反恐形势日益严峻,恐怖活动在东南亚死灰复燃,英国、德国、法国、比利时等欧洲国家近年来已成为恐怖袭击的主要对象。

恐怖主义如癌细胞般在世界的肌体内滋生、蔓延,面对恐怖主义“全球化”“本土化”“碎片化”“网络化”的新趋势,国际反恐斗争进入新阶段。极端思想蔓延、族群矛盾、移民融入难题、恐怖分子回流、“独狼式”恐袭等,已成为国际反恐的痛点和难点。

在“9·11”事件发生15年后的今天,人们不禁再次反思和发问:国际社会应该如何应对日益严峻的反恐形势,如何走出“越反越恐”的怪圈?

有识之士早就一针见血地指出,一些多年来站在反恐舞台高擎反恐大旗的国家,并未将反恐作为单纯目标,反而抱着“以反恐谋私利”的心理,高举实用主义和利己主义大旗,在战略上“合作乏力”,在阵营上“泾渭分明”,在实际操作上“各自为战”,将“联盟合作”搞成了“多头反恐”,甚至以一个国家政权的去留“挟持”反恐联盟的命运。

事实证明,这些国家目前采取的反恐措施并未对恐怖主义毒瘤“对症下药”。如不改弦更张,只能给恐怖主义的滋生和蔓延创造更多的机会和空间。面对日益严峻的反恐新形势,国际社会需要拿出“标本兼治”的新药方。

全球反恐斗争若要实现破局,首先,要摒弃冷战思维和“双重标准”,坚持政治、外交、经济、安全、金融、情报以及思想等领域的综合手段,铲除恐怖主义生长的土壤;其次,应加强区域乃至全球范围内的通力合作,完善合作机制,充分发挥联合国在国际反恐中的主导作用,建立国际反恐统一战线;第三,反恐是一场持久战和攻心战,要做好长期艰苦斗争的思想准备。

恐怖主义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当前面临的最严峻和急迫的安全挑战,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独善其身。面对恐怖主义毒瘤,唯有抛弃“私心杂念”,少一些阵营意识,加强各国合作和团结,找准病根,对症下药,才有可能将其根除。(记者王雅晨、辛俭强)

》》先发制人,萨科齐为反恐出“狠招”

法国媒体11日刊登对前总统尼古拉·萨科齐的专访。谈及法国面临的严峻安全形势,萨科齐表示,如果他在明年总统选举中再度胜出,将严打涉恐人员,包括建立专门的反恐法庭和拘留中心。

萨科齐接受法国《星期日报》采访时,为法国反恐支出“狠招”。根据他的说法,安全部门应采取“先发制人”策略,只要法国公民显示出有极端主义思想的迹象或被怀疑与恐怖组织有关联,都应被送入专门的反恐拘留中心。

他说:“每一名被怀疑与恐怖主义有关联的法国人,不论是经常访问极端主义相关网站,还是显示出存在极端主义思想的迹象,或是与恐怖组织成员有密切往来,都应被送入拘留中心,这是一种预防措施。”

自2015年1月以来,法国已发生一系列恐怖袭击,导致数百人死伤。随着法国总统选举临近,安全问题成为竞选人谈论的热门话题。

萨科齐的反恐策略与总统奥朗德大相径庭。针对对手“先发制人”的说法,奥朗德表示反对。奥朗德担忧,这种强硬做法意味着法国现有社会模式将被彻底颠覆。

在萨科齐提议建立反恐拘留中心的同时,司法部长让-雅克·于尔沃阿“唱起反调”。一家法国报纸10日刊文称,于尔沃阿准备下周提出“监狱裁员计划”,以应对法国监狱人满为患的现状。

于尔沃阿说:“我不同意建立专门关押恐怖分子的拘留中心。相反,我还准备释放中短刑期的犯人。这才是我们面临的真正挑战。”

萨科齐今年8月宣布参选总统后,针对法国安全形势和经济政策频频发声。他对宗教极端分子和移民问题态度强硬,支持率有所提高。

法国舆论研究所公布的最新民意调查结果显示,针对明年的总统选举,法国民众心目中的“信任度排行榜”目前排名第一位的是前总理阿兰·朱佩,排名第二的是萨科齐,第三位是现任总理曼努埃尔·瓦尔斯,而奥朗德仅排名第八。据新华社【中国搜索拥有中央网信办批准的新闻信息采集、发布资质,转载本网稿件请注明来源为中国搜索。】

相关搜索:

更多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今日TOP10

网友还在搜

热点推荐

扫码关注中国搜索官方微信
扫码关注中国搜索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