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2 Found


nginx
首页>正文
无标题文档

我国高铁里程突破2万公里 生活方式将如何变化?

2016-09-12 08:14 | 国搜报刊 | 手机看国搜 | 打印 | 收藏 | 扫描到手机
缩小 放大

核心提示:“‘同城效应’已经开始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时空观念和置业理念。”北京交通大学教授李红昌表示,“候鸟族”数量不断增加,已成为一种稳定的生活方式。

9月10日,郑州至徐州高速铁路开通运营,至此中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已超过2万公里。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推动下,我国高速铁路实现快速发展,建成了日益完善的高速铁路运营网络,科技创新实现重大突破,运输服务品质不断提升。今年以来,中国铁路总公司着力提高铁路基础设施供给质量,做好在建项目施工组织,我国高速铁路建设进一步加快。

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高速铁路建设运营规模最大、技术最全面、管理经验丰富的国家。高铁不仅成为人民群众日常出行的首选,也是我国“走出去”的一张亮丽名片。

“四纵四横”基本形成

从2002年底秦皇岛至沈阳高铁通车,到2013年天津至秦皇岛高铁投入运营,中国高铁运营里程突破1万公里,历时11年;而从1万公里到2万公里,仅用了3年时间,高速铁路运营里程就实现翻番。

比运营里程增加更为重要的是高铁网络的形成。随着京沪、京广、哈大、兰新等一批高铁重点项目建成通车,《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的高速铁路“四纵四横”主骨架已基本形成,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城市群高铁已连片成网,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板块实现高铁互联互通,我国现代化的高速铁路网初具规模。

目前,中国高速铁路与其他铁路共同构成的快速客运网已达4万公里以上。高速铁路覆盖范围扩大、成网运营,极大缩短了各区域间和城乡间的时空距离,显著改善了人民群众出行环境,在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城市群,相邻城市间“同城效应”逐步显现,形成1至3小时高铁生活圈。以北京、上海、广州为中心,向周边区域5小时的旅行圈已经形成。特别是在西部交通欠发达地区,高铁的开通运营大大缩短了与东部、中部地区的时空距离。

技术创新不断突破

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指导下,中国铁路总公司组织国内相关科研、设计、制造、建设及高校等单位加大科研攻关力度,不断提高我国高速铁路自主创新水平和核心竞争力。经过多年科研论证、工程建设、装备研制和运营管理实践,在高速铁路工程建造、高速动车组、列车控制、牵引供电、运营管理、安全保障等领域取得一系列自主创新成果,积累了应对复杂多样地质条件和气候环境以及长距离、高密度、不同速度等级共线跨线运行的高铁建设与运营技术。

我国高速铁路研制了多种型号无砟轨道,建成了一批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典型线路及复杂艰险隧道,已经建成万米以上隧道100余座;拥有世界上最全面的桥梁设计建造技术,现代化的施工机具,修建了一批跨越大河大江的大跨度桥梁;系统掌握了高速动车组核心技术,成功研制中国标准动车组;研发了CTCS-2、CTCS-3级列控系统和牵引供电系统;构建了以总公司为全路指挥中心、以铁路局为地区调度中心、以车站为执行中心的调度指挥体系;建立了基础设施、移动装备、综合检测、防灾减灾、应急救援为一体的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实现对地震、风、雨、雪、异物侵限等灾害实时预警和监控。

经过多年的创新发展,我国已全面掌握了高速铁路核心技术,构建了完整的高速铁路技术标准体系,我国高铁总体技术水平迈入世界先进行列,部分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尤为值得一提的是,随着高铁的持续建设,这种技术突破仍在继续。

高铁“红利”逐渐释放

我国高速铁路投入运行以来,旅客发送量实现大幅增长,客运市场份额不断提升。2015年高铁发送旅客完成9.61亿人次、旅客周转量完成3863亿人公里,分别较2011年增长237%和265%,今年7月11日,中国高速动车组累计安全发送旅客突破50亿人次。

此外,高铁还释放了既有铁路的货运能力,促进了人员、物资、信息等生产要素的顺畅、高效流动,形成了沿线城市的“同城效应”。随着网络的不断完善,高铁“红利”也逐渐释放,大大改善了高铁沿线地区投资环境,加快了城镇化进程,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拉动了沿线城市旅游、餐饮、商贸等第三产业迅猛发展。同时,修建高速铁路,对钢铁、水泥、建材、冶金、机械、建筑等相关行业产生强劲带动作用。

中国高速铁路具有技术先进、安全可靠、兼容性强和性价比高等特点,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具有相对的比较优势。在此基础上,中国铁路总公司按照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部署,本着互利共赢的原则,充分发挥企业层面牵头作用,加强国际铁路交流合作,加快推动铁路“走出去”重点项目,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目前,中国铁路“走出去”项目遍及亚洲、欧洲、美洲和非洲。印尼雅万高铁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各项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中老铁路先行开工段万象站及相关工程已于2015年12月开工,现场施工组织有序推进,前期设计工作基本完成,具备全线开工条件;匈塞铁路塞尔维亚段已于2015年12月举行了启动仪式,匈牙利段开发、建设和融资合作协议也已签订。此外,中国铁路总公司还牵头国内相关企业,重点跟踪或推进了马新高铁、英国高铁、美国加州高铁、两洋铁路、坦赞铁路、摩洛哥铁路等境外铁路项目,均取得积极进展。

来一场说走就走得高铁旅行

随着郑徐高铁开通,中国早期规划的“四纵四横”的高铁网基本已成形。北至“白山黑水”,南至“热带雨林”,东临大海,西入戈壁,处处都有“子弹头”的身影。

郑徐高铁设计最高时速350公里,初期运行时速300公里。运营后,从郑州到徐州行程缩短到1.5小时左右,郑州到上海行程缩短至4小时左右。

“地锅鸡、砀山梨、水激馍、双肠汤……”上海网友梳理了郑徐高铁沿线的美食,建议大家中秋节到郑州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中国铁路总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郑徐高铁与已运营的郑西、西宝、兰新高铁和在建的宝兰高铁,构成了新的高标准、大能力欧亚大陆桥运输通道,并连通已运营的京沪、京广等高铁,使我国高速铁路网进一步完善,大大缩短我国西部地区与中东部地区的“时空距离”。

“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城市群高铁已连片成网,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板块实现高铁互联互通,我国现代化的高铁网已经初具规模。”同济大学教授孙章说。

中国高铁的雄心并不止于此,更加密集的“八纵八横”高铁主通道已经规划。

按照最新发布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到2025年,我国铁路网规模将达17.5万公里左右,其中高铁3.8万公里左右,比2015年底翻一番。到2030年,基本实现内外互联互通、区际多路畅通、省会高铁连通、地市快速通达、县域基本覆盖。

“我国远期铁路网规模将达20万公里左右,其中高速铁路4.5万公里左右。”国家发展改革委基础司司长费志荣说,届时全国铁路网将实现相邻大中城市间1至4小时交通圈。

上海上班、昆山安家的同城效应

每天,中国高速铁路上开行的动车组多达4200多列,运送旅客450多万人次。

全路高铁运营里程排名第一的上海铁路局内,同一路径同一到站最短4分钟就有一趟高铁列车发出,南京南站平均一天停靠430趟高铁动车。

不少地方,特别是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城市群,高铁让不少人享受到“公交化”、“通勤化”出行的便捷,“打高铁”上班成为新时尚。

在北京南三环附近上班的李淼在河北廊坊买了房子,乘坐高铁只要21分钟便可到达北京南站。京沪高铁开通后,上海到昆山只需18分钟,上海上班、昆山安家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

“‘同城效应’已经开始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时空观念和置业理念。”北京交通大学教授李红昌表示,“候鸟族”数量不断增加,已成为一种稳定的生活方式。

“高铁密度”正在辐射更广泛地区。郑徐高铁开通,结束了长三角地区去往西北方向不通高铁的历史。据郑州铁路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郑徐高铁开通后,郑州东站、郑州站都有开往上海方向的高铁列车。以往从上海到河南旅游多为大巴往返,要一天时间;高铁开通后,时间大大缩短。

孙章表示,郑徐高铁开通,有助于我国中西部与东部地区互联互通,对发挥铁路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服务保障作用,促进区域旅游升温、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关搜索:

更多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今日TOP10

网友还在搜

热点推荐

扫码关注中国搜索官方微信
扫码关注中国搜索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