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画:杨威
中南大学社会学系教授董海军认为,对年轻人来说,刚毕业未婚,“空巢”的状态是普遍而正常的,不应该给他们打上标签。“空巢”的状态并不一定就会导致年轻人社交圈狭窄、孤独感强等问题,这从逻辑上是不成立的。年轻人毕业之后结婚之前自己居住,这是一个正常的过程。对于感觉孤独、苦闷的独居年轻人,要寻求适当方式排解不良情绪,比如跟朋友倾诉、做心理咨询进行疏导、参加一些社会工作。
--------------------------------------------------------
“空巢青年”正成为社会议论的热词。“空巢青年”指的是与父母及亲人分居、单身且独自租房的年轻人。他们有些背井离乡,独自在外打拼,与亲朋好友联系减弱,成为一个个孤岛。大城市的繁华和生存压力则让他们显得更加孤独和艰辛。不过,也有一些人认为“空巢青年“只是一个人生阶段,无需过度渲染他们生活的悲情色彩。
上周,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问卷网,对2000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64.3%的受访者表示自己身边的“空巢青年”多,缺乏感情寄托(57.9%)和居住条件差(57.8%)被认为是他们面临的两大困境。55.1%的受访者认为“空巢青年”既是一种居住状态也是一种心态。对于帮助“空巢青年”改善生活状态,64.4%的受访者赞同多发展兴趣、公益导向的社会组织,鼓励年轻人参与。
63.6%受访者认为“空巢青年”的苦闷并未得到足够的关注和理解
今年30岁的郭丰(化名)在武汉从事电梯销售及安装生意,和家人长期分开。一个人在武汉租房住,他生活中很多方面都是凑合。“吃饭一般在街头馆子或叫外卖解决,租住的屋子能满足基本需求就够了,忙起来就更不讲究了”。郭丰有一个3岁的女儿,从出生起就一直放在老家,由妻子和岳母照顾,父女相聚的时间很少。
在北京某生物制剂企业工作的曹芳(化名)是一名28岁的女孩。2011年,她与大学男友一起到北京工作,但是不到一年,两人就分手了,此后她单身到现在。随着收入的提升,曹芳换到了居住条件更好、交通更便利的小区居住,一直与人合租。她表示,尽管与人合租有所不便,但是“最起码下班后回来能感觉到一点人气,不然真是只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声和呼吸了”。
本次调查中,64.3%的受访者表示自己身边的“空巢青年”多,回答非常多和比较多的受访者分别占14.5%和49.8%,7.9%的受访者回答少,26.7%的受访者回答一般。
“空巢青年”面临哪些困境?调查显示,缺乏感情寄托(57.9%)和居住条件差(57.8%)被认为是他们面临的两大困境,其他还包括:生活拮据窘迫(49.5%)、社交圈子窄(48.1%)、缺少照顾和关爱(41.9%)、作息混乱(39.6%)、娱乐生活贫乏(33.2%)、上升通道受阻(12.9%)等。
目前,网上有不少描述“空巢青年”的帖子和新闻。然而,调查中,63.6%的受访者认为“空巢青年”未得到足够的关注和理解。
“很多人知道在大城市工作的年轻人辛苦,但是那种在生活各种细节中被孤独伤到的感觉,只有身处其中的人才能真切地感受到。”在深圳工作的邢志彬对记者说,他的朋友并不算少,父母对自己也很关心,但是他私下里并没有在人前那么阳光快乐。“很多年轻人都提醒自己要独立坚强,对家里也习惯了报喜不报忧。即使我们都有亲友、同事、同学,有些苦处和落寞还是只能自己吞咽,尤其是单身青年”。
55.1%受访者认为“空巢青年”既是一种居住状态也是一种心态
当下,大多数人对“空巢青年”生活的印象都比较负面,年轻人遇到的一些生活和心理困境也被很大程度上归因为这种生活状态。
中南大学社会学系教授董海军表示,并不认同“空巢青年”的提法。“对年轻人来说,刚毕业未婚,这种状态是普遍而正常的,不应该给他们打上标签。”董海军指出,“空巢”的状态并不一定就会导致年轻人社交圈的狭窄、孤独感强等问题,这从逻辑上是不成立的。“年轻人毕业之后结婚之前自己居住,这是一个正常的过程。家对他们来说还是一个港湾,而且他们同时可以拥有自己的社交圈。一些跟父母同住的人,社交圈也可能因为受到父母的限制而狭小”。
调查显示,28.2%的受访者认为“空巢青年”主要是一种心态,12.1%的受访者认为主要是一种居住状态,55.1%的受访者认为二者都有,4.6%的受访者回答不好说。
值得注意的是,49.2%的受访者发现享受独居状态的年轻人多,27.2%的受访者发现这样的年轻人少,23.6%的受访者回答不好说。
曹芳表示,接受采访以前,她并不知道还有“空巢青年”这个名词。事实上,除了自己在家的时间感觉孤独,还有感情问题绕不过去,大部分时候她都生活得比较平静,不觉得自己需要被过度关注。“我下班后有时会跟同事聚餐、逛街、看电影,周末会有一天看书或者工作,假期经常会出游。这样的日子过了差不多4年,也没觉得有多郁闷或者难捱”。
关于合租的生活,曹芳表示与目前的室友合租一年多了,她只知道对方的姓名和微信,其他如来自何处、做什么工作、兴趣爱好等一无所知。“就是住在一个屋檐下的陌生人,大家不约而同保持着距离,除了交房租水电的时候,也就刚好碰面时打个招呼”。
调查显示,33.7%的受访者发现不愿意与合租室友交流的年轻人多,回答非常多和比较多的受访者分别占5.3%和28.4% ,21.5%的受访者感觉这样的年轻人少,41.3%的受访者回答一般。
关于年轻人不愿意与合租室友交流的原因,对不知底细的人戒备心重(25.3%)被认为是最大原因,其次是共同话题少(21.8%),其他还包括见面机会少(13.5%),单纯的合租关系更方便(13.1%),害羞或不知道怎么打开局面(10.9%),工作太辛苦,回家不想讲话(8.6%),不喜欢被打扰(6.3%)等。
64.4%受访者鼓励年轻人参与兴趣、公益导向的社会组织
郭丰虽然对目前的“空巢”状态有些无奈,但是他感觉“还是有奔头的”。“看着女儿一天天长大,家里条件也在改善,心里宽慰不少”。每天和家人的电话或视频是他一天中最舒心的时刻:“听着女儿在那边叫‘爸爸’,心都要化了,也不累了。”郭丰说,他希望能够把生意做大,用这些年挣的钱回去再做个生意。“长期这样也不是办法,一家人还是要在一起的”。
曹芳对记者说,家人一直催她回家发展和结婚,但是她在老家找不到对口的工作,也难找到合适的结婚对象。
“虽然有时候会感觉到孤单,但是工作还算顺心,收入养活自己完全没问题,就先这样过着吧,遇到合适的人再说”。曹芳说。
对于帮助“空巢青年”排解孤独感,64.4%的受访者希望多发展兴趣、公益导向的社会组织,鼓励年轻人参与。
还有哪些方法可以帮助“空巢青年”摆脱困境?调查中,55.2%的受访者建议“空巢青年”主动为自己寻找生活乐趣;44.4%的受访者希望平衡区域发展,减少背井离乡的现象;40.9%的受访者希望降低年轻人的生活成本;35.7%的受访者认为“空巢青年”应该主动交际;34.5%的受访者建议家人多关心和支持“空巢青年”;18.3%的受访者建议商家多推出适合独居者的衣食住行用品和模式。
董海军建议,社会层面、公司、亲友对于“空巢青年”要多加关心。感觉孤独、苦闷的独居年轻人也要寻求适当方式排解不良情绪,比如跟朋友倾诉,做心理咨询进行疏导,参加一些社会工作。
受访者中,35.2%的人租房居住。
受访者年龄分布为:00后占0.2%,90后占20.1%,80后占55.5%,70后占18.2%,60后占 5.2%。
【 此内容为优化阅读,进入原网站查看全文。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8610-87869823】无论是林黛玉的“两弯似蹙非蹙?烟眉”,还是罗敷的“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古代女...
“清宫”一时成为热门话题,故宫里的延禧宫成了很多游人“打卡”之处。当行走在红墙黄...
《官撕:冰封侠的背后》中透露,之所以拍摄第二部,是因为拍摄第一部时被公司前成员...
黄金周哪些景点最受欢迎,会不会被挤成饼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