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正文
无标题文档

清华教师1760万元是怎么被骗走的?是“你蠢你活该”?

2016-09-01 08:05 | 国搜报刊 | 手机看国搜 | 打印 | 收藏 | 扫描到手机
缩小 放大

核心提示:清华的这名教师卖房、借款凑了1760万元,却被骗子一把“卷走”,不少人怀疑房产中介是否泄漏了卖房教师的个人信息,但这种说法仅是猜测,目前尚无法证实。

事发后,被骗者居住的单元楼下加强了安保措施

被骗者居住的单元楼内有防诈骗提醒

近日清华大学一名教师遭遇电信诈骗被“卷走”1760万元引发社会广泛关注。除了诈骗事件本身,这名教师“身家超千万”也成为不少人讨论的话题,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目前尚没有证据指向这笔巨款来源有问题,被骗的1760万元一部分是出售房产所得,另一部分则是从他人处借的。

此外,北青报记者获知,这名教师遭遇的是典型的“冒充公检法”电信诈骗,即诈骗团伙冒充政府部门工作人员通过“话术”引导被骗者将钱款打入“安全账号”。尽管近年来警方和银行都在防此类电信诈骗方面做了很多宣传工作,但是仍有人不慎上当。

被骗巨款的来源是否合法?

8月31日,北京青年报记者在被骗老师所居住的蓝旗营小区8号楼附近发现,相较于前日,单元楼下新增了两三名保安。保安称,因有居民反映近日小区内到访的人员较多,影响居民正常生活,所以特意加强了巡逻。

同时,小区内的多位居民透露,8号楼上午有公安机关的人员来过,“应该是来问被诈骗的事情。”一位居民补充道。小区居民介绍,蓝旗营小区于1998年建成,房源主要分给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这两所高校的老师,并不对外出售。一位居民告诉北青报记者:“遭诈骗的老师所在的单元楼内既有清华的老师也有北大的老师,而且这栋楼普遍是分给职称较高的老师。”

事件曝光后,不少网友提出了疑问:1760万元并非小数目,一名高校老师遭电信诈骗的钱款如此多,来源是否合法?北青报记者了解到,清华老师遭电信诈骗的这1760万元,一部分是出售一套房产所得,另有一部分是向其他人借来的。警方目前也并未指出被骗者的钱款来源不合法。

北青报记者从蓝旗营小区周边的房产中介处获悉,蓝旗营小区的房源较新,小区内以90平方米大小的房源居多,但“蓝旗营小区属于清华大学内部产权,只能出租,不对外销售,要买只能私下沟通”。中介介绍,蓝旗营小区两居室的月租金在1万至1.5万元之间。此外,北青报记者注意到,与该小区地处同区域的华清嘉园小区,房价平均为8万元/平方米左右。

有消息指出,被骗老师出售的是万柳某小区的房产。房产中介表示,万柳社区的房子目前是海淀区最好的学区房。中介告诉北青报记者,万柳社区的房源较新,均价在10万元/平方米,“高一点的在13万元/平方米”。中介解释,因为万柳社区所在学区小学为中关村第三小学万柳北校区,中学为北京市第十九中学和北京市八一中学,“这些都是好学校,所以房价自然跟着涨”。

涉事老师遭遇了何种诈骗?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涉事清华老师遭遇的是典型的“冒充公检法”电信诈骗。

这种骗术的第一步是骗取受害人的信任。诈骗者往往自称公检法人员,有些诈骗者还拥有“配套设施”,比如通过改号软件篡改电话号码的来电显示,将其改为公检法电话的号段,然后“自信”地让市民拨打114查询,增强信任感。

随后骗子开始“秀演技”,通过“话术”声色俱厉地告诉你已经涉嫌违法犯罪,理由有涉嫌洗钱、包裹藏毒等,有些理由甚至是电卡欠费、信用卡透支、车辆违章等。在这一阶段,有些诈骗团伙甚至各个上阵,进行“角色扮演”,有些受害人起初会接到非公检法人员的电话,诸如冒充银行人员,先告知受害人名下的一张外地信用卡严重透支,已经构成违法,接着告知处理此案的警官电话。受害人刚刚感到莫名其妙,“警官”的电话立即打了进来。“警官”恐吓完受害人,“检察官”的电话又接踵而至。

诈骗者会要求受害人协助调查,甚至恐吓受害人已经被通缉。当诈骗者认定受害人已经完全落入圈套后,便开始最后一个阶段,要求受害人将涉案钱款转入指定账户或所谓的“安全账户”,供“公检法”调查,并号称只有这样才能自证清白,或者要求受害人说出转账时需要的动态短信验证码。

被骗老师信息是否被泄露?

清华的这名教师卖房、借款凑了1760万元,却被骗子一把“卷走”,不少人怀疑房产中介是否泄漏了卖房教师的个人信息,但这种说法仅是猜测,目前尚无法证实。

不过在“冒充公检法”电信诈骗中,通常会伴随着个人信息的泄漏。不少案例显示,诈骗分子通过各种渠道获取受害人姓名、年龄等个人信息后,随后开始实施“话术”诈骗。

在实施诈骗阶段,为了使得骗局更加“逼真”,诈骗分子会使用一些“道具”。这些“道具”和手法包括伪造的国家公文,以传真等渠道向市民发送“通缉令”等。

此外,有些骗子会自制一些假冒的公检法网站,要求受害人登录。由于个人信息早已泄露,受害人登录假网站后会看到自己的电子通缉令。通过“眼见为实”,受害人的情绪变得异常慌张,便于骗子得手。

事实上,公检法部门不会以电话、短信、网络等形式对涉嫌洗钱等问题进行处理,办理案件时也绝不会提供所谓的“安全账号”。公检法也不会通过打电话的方式,清查当事人的资产情况,更不会通过网络传输的方式出具“通缉令”。

遍地防骗提示为何仍上当?

近年来,本市警方和银行在防电信诈骗方面做了很多工作。网传的一些防骗技巧称“接到自称公检法人员电话一律挂断”,甚至“误伤”了一些真正的公检法工作人员,朝阳法院民一庭宋晓佩法官表示,民事案件的初次送达,一般都是通过电话送达方式,比如会拨打原告留下的被告电话,向被告传达案件情况,但一些当事人会误以为法官是诈骗者,将电话挂掉。

昨日,在被骗者居住的小区单元楼下,北青报记者注意到,入口处的墙上有电子显示屏,屏幕上滚动播放“海淀分局提示您:凡接到陌生人要求转账、汇款的短信或电话,请您做到不听、不信、不汇款、不转账”的信息。同时,小区内其他几栋楼也在楼道内或单元楼外设置了同样的显示屏。“这些电子显示屏今年年初就已经挂上了。”该小区保安解释道。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相关部门曾尝试做类似宣传防电信诈骗的微电影,希望让大家能接受相应的防范常识,但效果并不理想。一位处理过类似案件的民警透露,曾有一次组织了数百名大爷大妈在一个剧场,特意找来一个被骗了数百万的事主,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给大家讲自己的受骗过程。“讲台上的事主声泪俱下,下头的听众却纷纷交头接耳甚至发出阵阵哄笑,讥笑事主上当时的行为。”

警方针对电信诈骗很多时候也只能在案发后介入调查。由于很多电信诈骗案件在侦破上存在很多阻力,很多诈骗分子隐身国门之外,甚至游走在数个国家之间,即便是很多时候抓住了嫌犯,被骗的钱财却很难全部追回。公开数据显示,每年有上百亿元人民币的电信诈骗犯罪赃款被骗子从大陆卷到台湾,被追回的仅20万元。

》》评论:清华老师被骗“你蠢你活该”?

“你蠢你活该”式讽刺,是在归因层面将电信诈骗牵涉的问题主次倒置,乃至是非混淆。

又一起电信诈骗因被骗者身份与涉案金额被网友关注:清华大学某老师报警称被冒充公检法电信诈骗人民币1760万元。目前北京警方已证实此事,并已介入调查。

被骗1760万这无异于一场洗劫,而被骗的还是清华大学的老师,高知都难逃一劫,诈骗犯们的套路有多精,大抵可窥见一斑。但在网上,此事的舆情发酵很有些“楼被盖歪”的趋势,有一种论调是:清华老师也能被骗?或者这么傻的人怎么能赚这么多钱!

如果说,网民八卦清华教师工资待遇等,是基于对高校教师这么“壕”的本能猎奇,段子化解读是网络后喻文化的常见现象,那斥受害者“傻”,无疑是跑偏;将受害者默认为“很傻很天真”的打趣,在幽默的表象下,内嵌了某种病态认知,那就是“你傻你活该被骗”。这就像把女性遭性侵害动辄归咎于她们穿着太性感一样,是在归因层面将电信诈骗牵涉的问题主次倒置,乃至是非混淆。即便骂受害者“傻”是因为对诈骗犯唾骂无力,那也不能罔顾个案特点和电信诈骗基本特征, 让受害者承受“挨骗之后得挨骂”的接连伤害。

我们往往高估了受害者的防骗能力,也低估了诈骗犯的行骗能力。现代社会确实需要个人承受最低限度的“责任自负”,个人需具备起码的防骗常识,但如果一个社会要求公民掌握的不只是防骗常识,而是针对花式诈骗的360°无死角防骗技巧,和升级节奏完全跟上骗术的技能包,民众变成惊弓之鸟,那这个社会对电信诈骗的治理,必定是大面积失效的。

在电信诈骗掌握了“精准制导”和“向‘概率’要获利空间”两个杀器的情况下,我们谁都难打包票说自己逢“骗”必过。而抱着“你蠢你活该”心态看清华老师被骗,认为诈骗根由不在诈骗本身而在受害者“傻”,才是真的太过“天真”。□仲鸣(媒体人)【稿件综合北京青年报、新京报报道】

相关搜索:

更多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今日TOP10

网友还在搜

热点推荐

扫码关注中国搜索官方微信
扫码关注中国搜索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