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正文
无标题文档

牙周病与糖尿病是难兄难弟:牙洗净了 血糖好了

2016-08-24 08:03 | 生命时报 | 手机看国搜 | 打印 | 收藏 | 扫描到手机
缩小 放大

核心提示:现在新观点认为,口腔如果有炎症,也会影响到血糖,老李的例子便是佐证。洗牙是对口腔的一次全面清洁,可以消除炎症,因此起到了改善血糖的作用。

专家小传

刘宏伟,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中医黏膜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口腔医学会副秘书长,国际牙医师学院院士

老李得糖尿病十几年了,血糖一直控制得还行。前一阵他嘴里上火,牙疼,刷牙还出血,血糖也高了。老李去问大夫,血糖不好,是不是该调药了?大夫了解情况后给他做了一些检查,随后建议他去洗牙。虽然纳闷,老李还是照办了,没想到洗完牙,嘴里立刻舒服了,接下来几天发现血糖也恢复了正常。

为什么洗牙会有如此神奇的效果呢?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中医黏膜科教授刘宏伟告诉《生命时报》记者,临床上确实有这样的案例,有些口腔卫生较差的糖友,做过洁治(俗称洗牙)后血糖情况会有改观。现在新观点认为,口腔如果有炎症,也会影响到血糖,老李的例子便是佐证。洗牙是对口腔的一次全面清洁,可以消除炎症,因此起到了改善血糖的作用。

牙周病与糖尿病是难兄难弟

牙周病与糖尿病是相互影响的。由于血糖偏高,唾液、龈沟液葡萄糖浓度升高,易引起致病菌繁殖。同时,糖友由于免疫防御功能障碍,影响机体对入侵微生物的清除功能,因此出现牙周病的几率较高,并且程度往往很重,如牙龈红肿、出血、牙松、失牙等。若糖尿病控制不理想,口腔感染也较难控制,牙周炎的症状可进一步加重。

反过来,牙周病是糖尿病发生发展的重要诱因,是糖尿病恶化的重要因素。有研究证实,健康的牙龈对控制血糖也是有益的,引发牙周病的细菌与糖尿病有密切关系,不同程度的牙周病,会增加2~4倍的糖尿病风险。所以一定要积极进行洗牙、治疗,控制牙周病,从而降低糖尿病恶化的可能。

牙不好连累全身

洗牙指的是指利用洁治器械(如超声波)去除牙龈上的牙结石、牙菌斑等污垢,并磨光牙面的过程。牙菌斑和牙结石等牙垢是牙周病最主要的局部刺激因素,而洗牙则是去除牙垢最有效的方法。有的人可能认为,自己每天都认真刷牙,没有洗牙的必要。刘宏伟教授表示,虽然刷牙可以去除牙齿间的食物残渣和部分牙菌斑,但牙菌斑是不断形成的,即使勤刷牙也不可能随时保持牙面的清洁。当清洁牙齿的速度赶不上口腔内钙离子的沉积速度,牙石就会逐渐形成,刷牙是刷不掉的,只能靠洗牙来去除。洗牙对健康的好处显而易见。牙石洗掉后,口腔变得更卫生,轻度的牙痛、炎症等会自动好转。对于糖友来说,炎症的消除也会让控糖更轻松。口腔是一个充满各种细菌的环境,若是从不洗牙,牙石形成后又容易继续吸附细菌,引发牙周炎,表现出红、肿、热、痛等症状,继续发展导致牙齿松动、脱落。除了炎症会使血糖难以控制以外,失牙对糖友也有多方面的危害。首先,牙齿缺失会造成食物研磨不够,因此消化功能受影响,增加肠胃负担。其次,身体对营养的吸收变差,引起贫血、抵抗力下降。再次,口腔感染如不及时消除,可能形成菌血症,甚至导致全身感染。最后,与胃炎有直接关系的幽门螺杆菌,也容易在牙石上附着。专家建议普通人6~12个月洗一次牙。糖友作为特殊人群,洗牙频率应略高,一般视牙石形成速度,可3~6个月洗一次。

洗牙不会损伤牙齿

有人认为洗牙会伤牙齿,这也是错误的认识。常见的误区有以下3个:一是洗牙会让牙齿“松动”。刘宏伟教授澄清,如果洗牙后感到牙齿松动,这是由于之前牙齿本身就松动了,只不过由于有牙石做“支撑”,感觉不到,而牙石去除以后松动感就明显了,并不是牙被“洗松了”。二是洗牙会让牙缝“变大”。这其实是因为,洗牙之前,因炎症而肿胀的牙龈与牙石一齐填充了牙缝,洗牙后牙龈消肿,牙石也不复存 在,牙缝便显露出来了。三是洗牙造成“牙酸”、“敏感”。实际上,洗牙后,原先包绕在周围的牙垢及肿胀的牙龈对牙齿的物理隔绝作用消失了,部分人可能会感到牙齿敏感,这是正常现象,牙齿逐渐就会适应。若是牙酸严重,可使用脱敏牙膏改善。大多数人洗牙后都有口里轻松、口气变清新的体验,牙痛、牙龈出血也可有立竿见影的好转。

因此,建议糖友养成定期洗牙的习惯,不仅利于口腔卫生,也有助于控糖。

此内容为优化阅读,进入原网站查看全文。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8610-87869823
相关搜索:

更多 首页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今日TOP10

网友还在搜

热点推荐

扫码关注中国搜索官方微信
扫码关注中国搜索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