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创新>正文

能写稿的小封来了我们咋办?

2017-11-23 16:21 |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 手机看国搜 | 打印 | 收藏 | 扫描到手机
缩小 放大

核心提示:机器人成了报社的员工,“负责在封面APP里与大家一起聊时事新闻、社会新闻、娱乐新闻,同时我还负责‘封面号’和‘小封观天下’,写作地震灾害新闻、科技新闻”。

新华社机器人“员工”——“快笔小新”

11月16日,在四川成都,由封面传媒推出的小封机器人,在封面传媒两周年的庆生会——智创·未来2017C+移动媒体大会上甫一亮相,就引起了现场嘉宾的关注。小封机器人当天正式入职。(《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11月20日)

机器人成了报社的员工,“负责在封面APP里与大家一起聊时事新闻、社会新闻、娱乐新闻,同时我还负责‘封面号’和‘小封观天下’,写作地震灾害新闻、科技新闻”。这对记者意味着什么?一种说法是,“下岗”的危机更大了。

这种说法不是没有道理。网络时代,海量信息、通讯便捷以及文字处理软件上复制粘贴功能的便利使用,使得新闻信息的同质化甚至是复制化越来越严重。从笔者作为一个编辑的经历来说,有的记者手下的新闻作品,不是来自会议组织者起草的新闻通稿,就是来自网络文章的重新组合,一篇新闻作品中不可或缺的记者的情感、眼光、责任以及才华,都在信息的海洋中被漂白,不像是活生生的人,倒像是机器人的机械写作。从这个角度来说,如果机器人把那些整理他人信息、进行数据分析甚至报道地震灾害等等依托人工智能做得更好的“新闻”承担起来,“记者”下岗的日子真的不远了。

问题是,作为内容的生产者,机器人能提供的,远非是读者需要的新闻“上品”。真正的记者,不是在现场,就是在去现场的路上;出彩的作品,凝结的只能是记者深刻的思想、高尚的品质和对人民群众火热的激情。

因此,媒体机器人的到来,是一件好事。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创新的时代氛围中,会写稿的机器人来取代的不是记者,而是那些不再需要“记者”采写的“作品”。

在能写稿的机器人队伍里,“小封”不是第一个。窃以为,既然机器人员工已经能够写稿了,它会倒逼不愿做“机器人”的记者们,更好地回到新闻本真,更深地沉入基层社会,更多地采写那些“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好作品。

此内容为优化阅读,进入原网站查看全文。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8610-87869823
相关搜索:

更多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今日TOP10

网友还在搜

热点推荐

扫码关注中国搜索官方微信
扫码关注中国搜索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