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文摘>正文

傲慢的“视角”,失败的终章

2017-09-22 08:55 | 新华每日电讯 | 手机看国搜 | 打印 | 收藏 |评论 | 扫描到手机
缩小 放大

核心提示:《终极之战》的情节很简单,先是上校派小分队突袭凯撒巢穴,杀死了凯撒的配偶和大儿子,后是凯撒带领三个队友脱离族群想要单独去寻仇,结果不但整个族群被上校的军队围困,凯撒也身陷囹圄。

《猩球崛起》的终章来了,第三部作品被命名为《终极之战》,但故事与片名似不相符,观众期待的凯撒率领猩猩大军与上校率领的人类大军,并没有展开一场生死之战,所有的情节,都在描绘人类如何残暴地对待猩猩,哪怕猩猩族群被俘虏之后,也难逃士兵们的虐待与折磨。

《终极之战》的情节很简单,先是上校派小分队突袭凯撒巢穴,杀死了凯撒的配偶和大儿子,后是凯撒带领三个队友脱离族群想要单独去寻仇,结果不但整个族群被上校的军队围困,凯撒也身陷囹圄。整个故事的高潮是“凯撒越狱记”,在雪崩之前,猩猩族群成功逃离,人类军队全军覆没。

不少观众开始怀念前两部作品:第一部《猩球崛起》说的是凯撒偷走实验药品,大幅提升智慧拥有与人类对抗力量的故事;第二部《黎明之战》说的是面临能源危机的人类侵犯猩猩王国、而猩猩王国陷于“宫廷内斗”的故事;顺理成章,观众期待在第三部作品中,人类能与猩猩族群决一死战,胜者为王??这最符合观影心理。

但遗憾的是,《终极之战》没有满足观众的这种心理期待,影片忙于投射“种族歧视”、反思人类的社会结构、检讨人类的复杂与怯懦,但受商业类型片的特征影响,故事在人文深度方面始终沉淀不下去,导致了影片既失去了史诗格局,又缺乏文艺片的层次感,使得电影处在一个尴尬的位置,《终极之战》也成为三部影片中打分最低的一部。

作为表现人类危机意识的一个符号,最接近人类的动物??猩猩,是否会取代人类成为这个星球的主人,一直在不断激发创作者的想象力。这些年来,战争、科幻、惊悚等类型片塑造的“敌人”或者“潜在敌人”形象与群体,按频率与重要程度排列,分别是“人类本身”“僵尸”“人工智能”“猩猩”……前三者已经诞生了足够多的经典电影,围绕“猩猩”创作的故事相对要少得多,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部真正震撼观众心灵的“猩猩”题材作品诞生。第一部《猩球崛起》公映的时候,曾激发了观众的热情,觉得它是史诗感最强的一部电影,如果借助这种高期待值往上走,《终极之战》有望登上同类题材的巅峰,遗憾的是,创作者选择了另外一种表达方式。

以色列作家尤瓦尔?赫拉利在他畅销全球的《未来简史:从智人到神人》中,描绘过未来人类的生存状态:追求长生不老和幸福快乐让人拥有了“神性”,自由意志在机器与智能面前全面瓦解,绝大部分人将沦为“无价值群体”……而这个时候,拥有自我意识的黑猩猩,则更像曾经的人类,他们笨拙却淳朴,通过劳动获得食物与进化,心灵纯粹……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当人类终于摆脱了全面战争的困扰,拥有了和平相处的能力与环境,高度文明、不再野蛮,但却变得不再像人类,在这样的状况下,黑猩猩取代人类成为地球主角,可能性有多大,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真的让人心绪复杂。

作为虚构故事,《猩球崛起》担负起了对未来进行预演的责任,“人类与猩猩族群谁才是这个世界的主宰”,成为影片避不开的命题。那些喜爱凯撒和他族群的观众,会觉得就算人类灭绝、地球变成“猩球”也未尝是件坏事??这种设想,其实是非常朴素的,它见证了人类最应该具备的自省能力,当人类失去自省与反思,不再懂得忏悔与救赎,那么即便成了“神人”,依然站在智慧生物链的最顶端,又有什么意义?

在僵尸片中,人类“砍瓜切菜”一样横扫不再有思考能力的僵尸,为观众制造着“屠杀”的快感。在科幻片中,人类面对强大的机器人战队,显得无比弱小,但主角总会通过毁掉中央服务器和神经网络等方式,一劳永逸地把人工智能解决掉。但愈是在电影故事中制造胜利,人们就会愈加感到恐慌。恐慌不是坏事,可以提醒人类约束自己过分的行为。观众希望能在《终极之战》中感受到这种恐慌,但影片淡化了人类与猩猩的冲突。在面对猩猩群体时,仍然使用傲慢的“上帝视角”俯视自己的竞争对手,这恐怕才是许多观众不满意终章故事设计的原因所在。

在好莱坞的商业逻辑里,永远不存在系列片最后一部“最精彩”的概念,因为如果借“最后一部”名义博得巨大口碑与收益的话,好莱坞会迅速运作下一部,哪怕狗尾续貂也要榨干这个系列的最后价值。《终极之战》并不符合这个商业逻辑,它更像是借观众对前两部电影的好感,来收割最后一轮票房然后拍拍屁股走人。观众对于“猩球大战”故事的期待,也只有放到以后的同类题材当中去了。

傲慢的“视角”,失败的终章

( 2017-09-22 ) 稿件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草地周刊

相关文章:

傲慢的“视角”,失败的终章

( 2017-09-2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草地周刊

韩浩月

《猩球崛起》的终章来了,第三部作品被命名为《终极之战》,但故事与片名似不相符,观众期待的凯撒率领猩猩大军与上校率领的人类大军,并没有展开一场生死之战,所有的情节,都在描绘人类如何残暴地对待猩猩,哪怕猩猩族群被俘虏之后,也难逃士兵们的虐待与折磨。

《终极之战》的情节很简单,先是上校派小分队突袭凯撒巢穴,杀死了凯撒的配偶和大儿子,后是凯撒带领三个队友脱离族群想要单独去寻仇,结果不但整个族群被上校的军队围困,凯撒也身陷囹圄。整个故事的高潮是“凯撒越狱记”,在雪崩之前,猩猩族群成功逃离,人类军队全军覆没。

不少观众开始怀念前两部作品:第一部《猩球崛起》说的是凯撒偷走实验药品,大幅提升智慧拥有与人类对抗力量的故事;第二部《黎明之战》说的是面临能源危机的人类侵犯猩猩王国、而猩猩王国陷于“宫廷内斗”的故事;顺理成章,观众期待在第三部作品中,人类能与猩猩族群决一死战,胜者为王??这最符合观影心理。

但遗憾的是,《终极之战》没有满足观众的这种心理期待,影片忙于投射“种族歧视”、反思人类的社会结构、检讨人类的复杂与怯懦,但受商业类型片的特征影响,故事在人文深度方面始终沉淀不下去,导致了影片既失去了史诗格局,又缺乏文艺片的层次感,使得电影处在一个尴尬的位置,《终极之战》也成为三部影片中打分最低的一部。

作为表现人类危机意识的一个符号,最接近人类的动物??猩猩,是否会取代人类成为这个星球的主人,一直在不断激发创作者的想象力。这些年来,战争、科幻、惊悚等类型片塑造的“敌人”或者“潜在敌人”形象与群体,按频率与重要程度排列,分别是“人类本身”“僵尸”“人工智能”“猩猩”……前三者已经诞生了足够多的经典电影,围绕“猩猩”创作的故事相对要少得多,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部真正震撼观众心灵的“猩猩”题材作品诞生。第一部《猩球崛起》公映的时候,曾激发了观众的热情,觉得它是史诗感最强的一部电影,如果借助这种高期待值往上走,《终极之战》有望登上同类题材的巅峰,遗憾的是,创作者选择了另外一种表达方式。

以色列作家尤瓦尔?赫拉利在他畅销全球的《未来简史:从智人到神人》中,描绘过未来人类的生存状态:追求长生不老和幸福快乐让人拥有了“神性”,自由意志在机器与智能面前全面瓦解,绝大部分人将沦为“无价值群体”……而这个时候,拥有自我意识的黑猩猩,则更像曾经的人类,他们笨拙却淳朴,通过劳动获得食物与进化,心灵纯粹……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当人类终于摆脱了全面战争的困扰,拥有了和平相处的能力与环境,高度文明、不再野蛮,但却变得不再像人类,在这样的状况下,黑猩猩取代人类成为地球主角,可能性有多大,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真的让人心绪复杂。

作为虚构故事,《猩球崛起》担负起了对未来进行预演的责任,“人类与猩猩族群谁才是这个世界的主宰”,成为影片避不开的命题。那些喜爱凯撒和他族群的观众,会觉得就算人类灭绝、地球变成“猩球”也未尝是件坏事??这种设想,其实是非常朴素的,它见证了人类最应该具备的自省能力,当人类失去自省与反思,不再懂得忏悔与救赎,那么即便成了“神人”,依然站在智慧生物链的最顶端,又有什么意义?

在僵尸片中,人类“砍瓜切菜”一样横扫不再有思考能力的僵尸,为观众制造着“屠杀”的快感。在科幻片中,人类面对强大的机器人战队,显得无比弱小,但主角总会通过毁掉中央服务器和神经网络等方式,一劳永逸地把人工智能解决掉。但愈是在电影故事中制造胜利,人们就会愈加感到恐慌。恐慌不是坏事,可以提醒人类约束自己过分的行为。观众希望能在《终极之战》中感受到这种恐慌,但影片淡化了人类与猩猩的冲突。在面对猩猩群体时,仍然使用傲慢的“上帝视角”俯视自己的竞争对手,这恐怕才是许多观众不满意终章故事设计的原因所在。

此内容为优化阅读,进入原网站查看全文。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8610-87869823
相关搜索:
我要评论已有条评论,共人参与

最热评论

刷新

    更多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今日TOP10

    网友还在搜

    热点推荐

    扫码关注中国搜索官方微信
    扫码关注中国搜索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