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搜
报刊
感念与遗忘
缩小 放大

核心提示:我收到3位朋友发来的截屏图片,他们告诉我,我是他们的第一个微信好友。我们都是要好的朋友或同事,自从加了微信后从没中断联系。

1月10日晚上,朋友圈被一堂“微信公开课”刷屏。

我收到3位朋友发来的截屏图片,他们告诉我,我是他们的第一个微信好友。我们都是要好的朋友或同事,自从加了微信后从没中断联系。

你的微信是哪一天注册的、第一个朋友是谁、发出第一条朋友圈的时间,只要打开微信公开课pro版的活动链接,这些“第一次”都会浮出水面。另外,你还可以查看2015年发表的微信朋友圈的总数量、红包发送情况、到过的位置、好友数量、获赞数量、走路步数等。

用一个时髦的词概括,这些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描述你的“人物属性”。没错,通过大数据看人物属性,已成为当下流行与成功的经典案例。

“微信公开课”里展示的数据不算多,但它基本上囊括了网友想秀的“痒点”。

很多人都有着在社交媒体上展示自己生活的习惯。每天刷朋友圈,不难发现“晒”与“秀”的一轮轮竞赛,美食、景色、观点层出不穷。“微信公开课”也算是一次绝好的展示机会。这些数值是你的“人物属性”,也是你在这个时代的“社交角色”。

如果“微信公开课”呈现的仅仅是一些展示人际关系与个人生活的数据,未必能瞬间在朋友圈“爆棚”。真正让人感动的恐怕还是那句“你微信的第一个朋友是谁?你们现在还联系吗?”

你的第一个微信朋友真的是很重要的人吗?未必。

在1月10日晚上,微信公众号“新世相”推送了文章《不再联系,并不是不再记得》。“有时候这样的事情也会发生在生活里:不再联系的人,恰好是我们最难忘掉的人。不再联系,并不是不再记得。到最后,我们反倒记住那些不再联系的人。而那些每天会面的人,好感与耐心被一点点分摊在日常交往里,结果是,多少个天天联系的人,比不过一个不再联系的人”。

感念与遗忘,永远都能直捣人心深处。

就像所有的“刷屏”事件一样,那天之后,“微信公开课”有影无踪。好在,这一堂公开课提醒了我们,“来时的路”总是应该回头看看。

社交媒体的兴起,让传统的日记本变得陌生。大概从博客年代起,人们都很少再在日记本上写点什么了。微博微信以及手机客户端的崛起,更方便了人们记录。所有紧跟时代的人总是不愿意被落下,每一个新产品面世,如果不尝试着去体验它,就难免担心自己成为“老古董”。但是你有没有发现,这些对新产品的体验都是“进行时”的,它成不了“过去式”。

走在路上低头看见一片树叶,或者抬头看见一朵白云,或者雾霾之后看见久别的蓝天,然后发一条朋友圈,这是我们如今已经习惯的存在方式。发完之后,你的分享体验也就结束了,有多少人会去翻阅几个月前你在微博里或者朋友圈里发过什么、写过什么呢?

“现世”的记录与感受只是改变的一种。当你习惯了在朋友圈分享生活,你有没有发现,选择读一本书时,你会下意识地在脑子里闪念:这本书是否适合在朋友圈里展示,能否引起朋友们的共鸣,甚至适不适合维系你线上社交的角色;当你出去旅游或者休闲时,也会下意识地优先选择适合拍照的或者符合朋友圈浏览习惯的活动。

所有发生在你身上的改变都是不知不觉的。“微信公开课”上,微信方强调“我们一直在改变,用开放连接,推动生态发展。而有些从没改变,就像我们刚出发时一样”。技术改变世界,我们不得不仰仗技术的进步来获得更好的生活。“微信公开课”刷屏之后的第二天,微信帝国缔造者张小龙也刷了屏。微信公众号“博客天下”随之推送的文章和张小龙有关,摘要很醒目:“1月11日,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他分享了微信的价值观,同时表示不希望用户在微信上浪费太多时间。”

哪怕有断章取义之嫌,我依然喜欢“不希望用户在微信上浪费太多时间”的提醒。或许是时候反思一下了,我们到底有没有遗忘什么?

此内容为优化阅读,进入原网站查看全文。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8610-87869823

网罗天下
  • 社会
  • |
  • 娱乐
  • |
  • 生活
  • |
  • 探索

免责声明:
凡发布在本网上的内容,除标注为“中国搜索”或“国搜”的稿件外,其他均转自第三方网站,是为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不意味着本网认可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如有意见建议,请点击页面下方的“对国搜说”,欢迎及时反馈。
版权说明:
凡来源标注为“中国搜索”的本网稿件,转载时请注明出处。

今日TOP10

网友还在搜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