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报刊 > 正文
天安门主席像为何每年换一次

每年“十一”前,悬挂在天安门城楼的毛泽东主席画像都要更换一次。新画像一般在八、九月份开始画,一般历时20多天完成。国庆前几天换上新的。

大家熟知的毛泽东主席的这幅标准像,高6米,宽4.6米,加上相框,总重量达1.5吨,这是全亚洲最大的手绘领导人画像。这幅画像早已与天安门城楼成为一个整体,也成为代表这个国家的符号。

这个主席像是谁画的?国庆节之际,华商报记者专访了领袖肖像组成员邢秋成先生,他曾经绘制了国家博物馆门前的主席像,他的师父王国栋,就是天安门城楼主席像的绘制者。

1966年8月前主席像只有重大节日挂

华商报:这八版一直演变下来,有怎样的一个过程?每版毛主席头像都是按照各时期真人来画的吗?

邢秋成:之前的画我不是当事者,只能听老师讲。前两张都是新中国成立前的,第三版是开国大典时用的。前三版受经济条件、绘制条件、时代所限,加之经验也不是很丰富,所以对主席标准像的考虑不是非常成熟,比如第二版和第三版都戴着帽子,第二版画的衣服领是敞开的,后来第三版为了庄重起见又合上了。据说毛泽东去苏联和斯大林坐在一起后,我国人员发现毛主席穿着太随意了,人家都是大元帅服,非常帅气。因此回来后就考虑给他拍标准像,这就是从第五版开始的标准像。当时第五版正好是和一些劳模的合影,穿着比较正式,形象、角度比较好,就用了。1966年8月之后,中央决定将天安门城楼上的主席像由只有重大节日才悬挂改为天天悬挂,每年国庆节前更换一幅新画。

主席像都是根据照片画的

华商报:所有的主席像都是根据照片画的么?

邢秋成:是的,画之前需要确定照片。当时请了好多摄影师过来照相,而且照片还需要毛泽东本人看着满意。但是照片毕竟是自然的,需要画师用绘画的技巧进行描绘、调整和绘制。

华商报:您师从王国栋,他1964年开始绘制的时候也正好是第七版,那么为何在1967年又改了一次?也就是我们现在一直沿用的第八个版本。

邢秋成:当时有传言,说第七张主席像稍微侧的脸只露出了一只耳朵。那时正当文化大革命时期,有革命群众提出此前悬挂的主席侧面像只突出一只耳朵,且左眼珠偏上,显得主席“偏听偏信”,于是要制作一张全新的主席正面标准像,就拍了那张正面的照片。

画布不够大工厂专门特制

华商报:那王国栋师父在制作最终版本的时候有怎样的考量?

邢秋成:从1967年起,我们一直沿用的第八版主席像就是我师父最先绘制的版本。这个版本头像大小的考虑、色彩的运用、形象的准确度都是最理想的,此后一直没有改,师父对毛主席的感情很深,有关的研究很深入,下过很多的功夫,可以说对毛主席的一举一动、举手投足和表情神态都非常了解。他在绘制主席像时,最注重形象的准确,注重眼神的表现,在慈祥和善的同时还表现出主席性格中敏锐、机智和洞察一切的层面,他还通过中西结合的方法,使主席像愈益显示出领袖的风度和神采。

华商报:绘制过程中遇到什么困难了么?

邢秋成:师父在绘制主席像时,曾遇到不少问题。因画像过大,没有整块的画布,要用几块画布拼接在一起,因接缝不平,画面上两道直贯上下的棱子十分明显,这就影响了肖像面容的美感。为解决画布问题,师父与哈尔滨亚麻厂等单位合作攻关,终于试织出宽幅的亚麻油画布。

免责声明:
本页面呈现之信息,如无特别注明的,均来源于网页搜索结果,中国搜索呈现这些内容之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证实其真实性。如中国搜索呈现的稿件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版权说明:
凡来源标注为“中国搜索”的本网稿件,转载时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

网罗天下
  • 社会
  • |
  • 娱乐
  • |
  • 生活
  • |
  • 探索

新闻推荐

报网文摘

时尚新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