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报刊 > 正文
复旦明年开始招古籍硕士 全国仅此一家
缩小 放大

图为广东中山图书馆古籍保护中心的古籍医生

古籍整理、编目、修复似乎永无尽头,而人才永远匮乏。从复旦大学图书馆方面获悉,作为全国唯一一家招收图书情报专业硕士的高校图书馆——复旦大学图书馆,将从2015年开始招收全国首届古籍保护方向专业硕士,力争为古籍整理保护提供更多专业人士。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陈思和教授向澎湃新闻记者表示,古籍保护专业不仅需要有目录版本学、文献学等知识背景,还需要有物理、化学等知识背景,欢迎跨专业的学生来报考。

今年,复旦大学在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的支持下,成立“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担任首任院长。新成立的古籍保护研究院由古籍整理专家吴格教授、古籍修复专家赵嘉福领衔,并计划于2015年依托复旦大学图书馆方面招收古籍保护方向专业硕士,这也将是国内首届古籍保护方向专业硕士。

据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陈思和介绍,复旦大学图书馆明年将招收图书情报专业硕士4个方向共20人,学制2年,其中至少一年参加实践学习,所有学生都实行校内外双导师培养制度。 其中古籍保护与修复方向专业硕士人数占一半为10人,其他三个方向为信息服务与情报分析、现代图书馆管理和数据管理与服务。古籍保护方向专业硕士将由复旦大学图书馆与文化部、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国家图书馆等机构合作招生。国家古籍保护中心每年对10名古籍保护方向专业硕士,每人提供3万元经费支持,用于教学实践、奖学金等费用。

复旦大学图书馆古籍部主任、古籍整理专家吴格教授从事古籍保护工作30多年,他向澎湃新闻记者介绍,从事图书馆的古籍工作,专业门槛高,也比较艰苦,“以往,在古籍部工作几年后有了经验都可能改行,成为专职学者或做行政工作。”目前复旦大学图书馆古籍部的团队也就只有10来个人,在他看来,在图书馆从事古籍整理和保护工作对从业者的要求比较高,过去要懂版本学、目录学、繁体字等,这种能力需要比较长的时间训练。“而目前古籍修复和保护方面的工作非常弱,人才非常缺乏,我们馆就有一位老专家到退休年龄了但不得不继续延聘。”

古籍整理、修复和保护人才很少,工作很多。2007年国家文化部、国家图书馆牵头成立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其中工作之一是负责全国古籍普查登记工作,落实为每一本古籍制作“身份证”和“病历卡”。而目前的情况是,对大的公共图书馆来说,这个工作根本做不尽。吴格说,即便已有的书目也是一代代人积累下来的,建国60多年来相关工作人员换了二三代,过去做的身份证也未必每一张都准确,需要对老目录重新校对,缺失的目录要重新做。此外,图书馆中的破书、烂书、残书很多,在书库中的古籍还在自然损耗中。

“所以图书馆的古籍普查和修复都需要很多专业人士。以往,全国每年都会有相关培训一二十次,每次每班30-50人,时间持续2-3周,但我们发现,通过短期培训的方式来培养古籍普查和保护人才,效果不明显,所以也就有了复旦图书馆设立古籍保护专业硕士的想法。”

对于未来古籍保护专业硕士的培养要求,吴格教授向澎湃新闻记者表示,这些人才更侧重的是实践性、操作性和专业化,“这个专业偏重目录、版本、古籍修复,但不是拿毛笔和浆糊就可以了,还要有化学、环境等学科方面的训练。”

馆长陈思和补充道:“特别欢迎有实际编目实践与修复经验的从业人员报考;欢迎优秀的应届毕业生应考,尤其欢迎跨专业报考——古籍保护专业,不仅需要有目录版本学、文献学等知识背景,还需要有物理、化学等知识背景,才能综合起来,全面提升这门学科的教学质量和人才素质。所以我们欢迎跨专业的学生来报考。” 来自澎湃新闻thepaper.cn

免责声明:
本页面呈现之信息,如无特别注明的,均来源于网页搜索结果,中国搜索呈现这些内容之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证实其真实性。如中国搜索呈现的稿件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版权说明:
凡来源标注为“中国搜索”的本网稿件,转载时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

网罗天下
  • 社会
  • |
  • 娱乐
  • |
  • 生活
  • |
  • 探索

新闻推荐

报网文摘

时尚新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