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刊文摘>正文

实时热点

换一换

网友还在搜

私人订制热点资讯
关注国搜官方微信

走在个性路上的规矩女子什么样?

核心提示: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设计师是个性十足、特立独行、天马行空的一群人。他们无拘无束,行为乖张,玩耍起来不顾白天黑夜,工作起来玩命加班。

图文无关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设计师是个性十足、特立独行、天马行空的一群人。他们无拘无束,行为乖张,玩耍起来不顾白天黑夜,工作起来玩命加班。但是木兰并没有给我这种感觉,她说话轻言细语,对待我的问题都字斟句酌地回应。她说平时她都朝十晚十上班,有规律地生活,不善社交,不爱多语。但就是这么规矩的她,却是一个做出了很多个性创意的品牌设计师。

她说

好的设计是

将美学与商业价值结合

木兰高中毕业后,就去了南加州大学商学院读本科,现在在成都,和合伙人异地运营着北京的一个品牌设计团队。决定出国留学、决定读管理专业、后来又决定学设计,她说虽然当时年纪小并不清楚这些决定意味着什么,但这些决定,都是按照自己的心意做的,家里没有任何干涉,给了自己最大程度的自由。完成了四年管理专业的学习,毕业后在美国BET电视台工作一段时间后发现品牌设计很有意思,进而萌发出想要学习品牌设计和管理的念头。

在校学习的过程中她逐渐有意识地让自己开始接触商业项目。她意识到真正的品牌设计不是坐在学校的教室里能学到的,品牌设计需要不断在实际的商业项目里打磨领悟。她认为优秀的设计师有两个发展方向,一个是走纯艺术的道路,还有一个是不断地将美学与商业结合。她认为自己更希望往后者发展,所以现在她们团队完成的每个项目都是力求将美学与商业价值完美结合。

至于是在什么契机下回国成立公司,她说公司的创立故事很平凡。当她在美国学习品牌设计的时候,她的发小Renee已经在加拿大开始从事品牌设计的工作,所以是Renee最开始有这个想法的,于是她就毅然决然的和发小一起回国了。

木兰说自己很幸运,可以和好朋友一起奋斗,而且还是她们共同热爱的事业,虽然每天都很辛苦,但是每每看到一个个项目落地,公司越来越进步就觉得一切都很值得。

努力

最长的一次修改

花了近半年

我们身边围绕着各种品牌,但很少有人想到我们为什么会知道这些品牌。木兰说,品牌设计就是将一个品牌打造出自己的性格,由此提升品牌的知名度、记忆点以及行业软性竞争力。一直以来,她都知道很多人对品牌设计有误解,认为就是给商品做一个logo。其实,logo只是品牌设计里非常小的一部分。任何的行业,除了自身的产品运营之外,能为企业带来附加值的内容就是品牌。从我们直观能看到的视觉部分(Visual Identity),品牌建设还包括行为识别(behavior Identity)和理念识别(Mind Identity)。所以木兰认为,一个好的品牌设计师需要是一个知识相当全面,领悟能力和推导能力极强的人。

做好一次品牌设计很难。她说在公司成立初期有一个客户,在行业里面有很高的知名度,想推出自己的新品牌,于是找到她们做品牌设计。当时并没有做客户需求的心理分析及行业的策略分析,便带着团队直接开始视觉的部分,从第一稿开始遇到瓶颈,设计稿反反复复修改,历经快半年,画了几十稿,都没有抓住令客户满意的点。

最后客户采用了一张自己粉丝送他的fan art(原画稿),这让她和整个团队很有挫败感。木兰说有很多这样的事,让她觉得自己做得还不够好,让她留有遗憾,但还是想要一直坚持做下去。回顾过去的项目也让她时刻对每个客户保持感恩之心,也能帮助她保持平静的心态,保持初心继续向前。

坚持

有很多理由

在创业初期,木兰接到了甘肃很偏僻的一个地方老板打来的电话,想要为自己经营的果园找到市场,请木兰他们做品牌设计。好不容易接到的活,她和合伙人想都没想,两个人就坐上火车出发了。坐了十多个小时的火车,到站后继续坐几个小时的大巴,再坐当地农村的三轮车,辗转到了一个异常偏僻的地方。见到果园老板的时候,对方都吓了一跳,他没想到来的竟然是两个小姑娘,笑问木兰同伴两人怕不怕自己是骗子。虽然当时那个案子没有谈下来,但至今和那个果园老板都有友好的联系,也是一种奇妙的缘分。

除了国内的项目,他们也承接一些国外的项目。一个俄罗斯的奶制品企业想要进入国内市场。在接到项目之前就听闻这个项目的设计已经做了整整一年,所有的方案都被投资方“枪毙”了。顶着巨大的压力,木兰结合了自己对俄罗斯文化的思考,从文化的差异性着手,两个月后拿出了方案,竟然没想到一稿就通过了,得到了投资方的高度认可。木兰说公司的成长,一直是秉持做强不做大的理念,绝不做盲目的扩张。怎么扩大自己团队的影响力?她说就是把团队的设计作品发在Behance等专业网站上,欣赏的人自会找来。

就是这样默默耕耘,一步一步地走来,从洛杉矶到北京,再到成都,公司一步一步在成长创新。正如公司名字“减艺”的由来,取自英文JAN(一月),代表新的开始,同时“一”从字形上看就是一个减号,刚好和团队的品牌理念不谋而合。她说因为在国外上学和工作的经历,让她深切感受到中外文化交流的不同,这也为她理解品牌带来很多新的思路。在她看来,品牌设计是一个走向大同的趋势,不同文化之间是一种交互式的支撑,而设计,正好将这些文化融合吸收。

此内容为优化阅读,进入原网站查看全文。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8610-87869823】 产品建议与投诉请联系:jianyi@chinaso.com
责任编辑:陈洋洋

实时热点

换一换

私人订制热点资讯
关注国搜官方微信

网友还在搜

更多热点尽在新闻早班车
请关注中国搜索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