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刊文摘>正文

实时热点

换一换

网友还在搜

私人订制热点资讯
关注国搜官方微信

《华阳国志》里的成都:不仅有石笋

核心提示:《华阳国志》又称《华阳国记》或《华阳记》,考虑到历史上并无“华阳国”的建置,叫《华阳记》更为名实相符。但约定俗成,下面仍称《华阳国志》。《尚书·禹贡》云:“华阳、黑水惟梁州。”

图文无关

《华阳国志》又称《华阳国记》或《华阳记》,考虑到历史上并无“华阳国”的建置,叫《华阳记》更为名实相符。但约定俗成,下面仍称《华阳国志》。《尚书·禹贡》云:“华阳、黑水惟梁州。”《华阳国志》所记核心区域属《禹贡》“九州”之梁州,它东至华山之阳(山南为“阳”),西极黑水之滨,故常璩取“华阳”二字冠诸书名之首。若依现代版图范围而论,此书实际上记载了公元四世纪中叶以前今重庆、四川、云南、贵州一市三省以及甘肃、陕西、湖北部分地区的历史、地理。狭义的“华阳”则指蜀地,《华阳国志》卷三指出:蜀之为国,“地称天府,原曰华阳。”在常氏的潜意识里,是颇以身为蜀人而自傲的,“华阳国”也许即是他对蜀国的独特美称,亦未可知。

在《华阳国志》之前,各地方志被著录的已达百余种,光巴蜀地区就有二十多部,其中有《蜀本纪》《本蜀论》《蜀后志》等述历史,有《三巴记》《梁州巴记》等述地理,有《巴蜀耆旧传》《汉中耆旧传》《益部耆旧传》等述人物。而综述历史、地理、人物三方面,以开后世方志体例的,非《华阳国志》一书莫属,所以地方志初祖之誉,并非浪得虚名。

《华阳国志》能傲立于方志之林,主要在于它有多方面的史料价值。“巴志”“汉中志”“蜀志”“南中志”等前四卷是全书的精华,对成都历史、地理、人物的记叙就蕴藏其间,等待着我们的发掘与整理。

《华阳国志》之《蜀志》述说成都从湔山开始

《蜀志》开篇总说蜀地情况,曰:“其宝则有璧玉、金、银、珠、碧、铜、铁、铅、锡、赭、垩、锦、绣、罽、氂、犀、象、毡、毦、丹、黄、空青、桑、漆、麻、纻之饶,滇、獠、賨、僰僮仆六百之富。其卦值坤,故多斑采文章。其辰值未,故尚滋味。德在少昊,故好辛香。星应舆鬼,故君子精敏,小人鬼黠。与秦同分,故多悍勇。在《诗》,文王之化,被乎江汉之域,秦豳同咏,故有夏声也。其山林泽渔,园囿瓜果,四节代熟,靡不有焉。”成都作为蜀之大都会,自然也多而不少地带有这些特征。玉、金、犀、象等丰富物产,金沙遗址均有出土。邛崃卓氏,冶铁致富,倾滇、蜀之民,富至僮仆千人,成都就是他们最大的资本市场。成都文人多,故多文章。成都吃货更多,胃口也重,普遍尚滋味、好辛香。市民精敏鬼黠,兵士彪悍勇猛。成都周边的山林湖泊园囿之中,四季都有各种鲜活的虫鱼瓜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蜀志》单述成都,是从都江堰境内的湔山开始的:“鱼凫王田于湔山,忽得仙道,蜀人思之,为立祠。”据说,蜀王鱼凫的王府就在今都江堰市。他有一次到湔山(一说即今之玉垒山)打猎,忽然得道升仙了,其实就是死了。蜀人思念他,就在湔山上修了一座祠庙长久祭祀之。

鱼凫之后,有王曰杜宇,“移治郫邑,或治瞿上。”郫邑即今郫都区,瞿上即今双流区,都曾是杜宇的辖区。在他的统治后期,突发水灾,“其相开明决玉垒山,以除水害。”《华阳国志》的这句记载,证明在秦人李冰修堰之前,蜀人内部就有过壮伟的治水活动。水灾一过,杜宇“遂委以政事,法尧舜禅授之义”,让位于开明,自己则“升西山隐焉”。这个西山,极有可能就是现在的青城山。

“开明立,号曰丛帝。”其子孙八代皆定都于郫(郫县做了若干代蜀国都城,今改称郫都区,极为恰切。此区名刚出时,多有嘲笑起哄者,显然是不知道这一段悠悠史实),第九世才去帝号而称王,并首次迁都到了成都。当时“有五丁力士,能移山,举万钧。每王薨,辄立大石,长三丈,重千钧,为墓志,今石笋是也,号曰笋里。”唐时,石笋一南一北,蹲踞于成都西门之外,北笋长一丈六尺、围九尺五寸,南笋长一丈三尺、围一丈二尺,可说是相当巨大。到了南宋,石笋已断裂。后来,就彻底遗失不存了。

武担山又名石镜山

石笋之外,成都还有石镜。《华阳国志·蜀志》载:“武都有一丈夫,化为女子,美而艳,盖山精也。蜀王纳为妃。不习水土,欲去。王必留之,乃为《东平之歌》以乐之。无几,物故。蜀王哀念之,乃遣五丁之武都担土,为妃作冢,盖地数亩,高七丈,上有石镜,今成都北角武担是也。后,王悲悼,更作《臾邪歌》《陇归之曲》。其亲埋作冢者,皆立方石以志其墓。成都县内有一方折石,围可六尺,长三丈许。去城北六十里曰毗桥,亦有一折石,亦如之,长老传言:五丁士担土担也。公孙述时,武担石折。故治中从事任文公叹曰:‘噫!西方智士死。吾其应之。’岁中卒。”好一个多情的蜀王!好一段传奇的石头记!

故事的另一版本则讲,武都有人知道蜀王好色,就主动献上了自己的美妻,并不是什么山精人妖。古蜀城邑多名“某都”,如成都、新都、广都,武都大概也是邑名,在今绵竹,并非甘肃之武都。唐人王勃撰有《益州绵竹县武都山净惠寺碑》,其文末之铭曰:“武都仙镇,灵墟奥域,邑动香城,山开净国。”指的就是这个武都。

武担一度乃成都“名山”,因其上曾有一巨形石镜,故又名石镜山。现位于江汉路成都军区大院内,不对公众开放,但可从两侧道路眺望。正如《蜀志》所示来历,它并不是一座山,而是一个小土丘,且土质与成都平原有所不同。今山体略呈马蹄形,西高东低,高约20米,宽40米,长100余米,占地面积680平方米。如今武担山上,石镜早已不知所踪,只有一亭掩映在树丛中,系民国时所建。东边有塔,六角七级,连同山体约合十层楼高,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前是成都市最高的建筑物,乃清时修造,现为成都市文物保护单位。

此内容为优化阅读,进入原网站查看全文。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8610-87869823】 产品建议与投诉请联系:jianyi@chinaso.com
责任编辑:陈洋洋

实时热点

换一换

私人订制热点资讯
关注国搜官方微信

网友还在搜

更多热点尽在新闻早班车
请关注中国搜索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