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壁店村,依通惠河畔,位于高碑店乡西南,下辖半壁店、方家村、西店、小郊亭、水南庄五个自然村。
史载的“半壁店”最早叫“半边店”,大约出现在明朝嘉靖年间,清代谐音为“半壁店”。意思是指一座整间的房屋,其中一半做铺面(如小百货店、旅店、小吃店),一半用于居住。也有的是一半做店铺,一半当成加工作坊,即最初的“前店后厂”。多处于东西走向街道的两侧。“半壁店”多的街道被称为“半壁店街”,“半壁店”多的村落被称为“半壁店村”,以后被简称为“半壁店”。
曾装载“两弹一星”绝密资料的保密柜(下图),如今就珍藏在朝阳区高碑店乡半壁店村乡情村史陈列室内。今年5月陈列室建成并面向公众免费开放,目前已接待了超过5000人次。
陈列室名誉馆长张延平向记者介绍,半壁店乡情村史陈列室占地面积约932平方米,馆内设置了四个篇章,“序厅”“千年古村篇”“复兴之路篇”“美好明天篇”,全方位地展示了半壁店村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两弹一星”保密柜珍藏于此
陈列室内收藏着一件重量级镇馆之宝,一台尘封了60年的保密柜。这台重达1.5吨的保密柜,曾装载着我国“两弹一星”的绝密资料,保密柜由“两弹功勋”吴景云老先生的儿子吴寄学捐赠。
吴景云是我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试验和生产基地二二一厂的副总工程师。1965年,吴景云奉命奔赴青海二二一基地,一去就是许多年,他参加了第一颗原子弹、氢弹的研制,领导参与了两弹结合实验,无怨无悔地将青春、汗水献给了祖国的核事业。
今年71岁的吴寄学先生回忆说,“二二一厂撤厂后,父亲于1988年落户北京半壁店西店村。”吴寄学先生告诉记者,“这台保密柜是1958年周恩来总理花费两万元人民币从德国买回来的,当时主要装载‘两弹一星’的绝密资料。保密柜的设置需要三个人同时在,两个人用钥匙,一个人输入密码,才能开锁。后来解密以后,父亲用近一年的工资把保险柜买了回来当作纪念,军列火车把这台保密柜运到了北京,就放在了位于西店村的家中。”
2014年,高碑店乡实施新农村改造,吴寄学得知村里正在建造乡情村史陈列室,于是将珍贵的保密柜无偿捐赠出来,成为了今天的镇馆之宝。
不仅是保密柜,吴寄学先生还将当初父亲研制原子弹时曾用过的手摇计算器、光学仪器,以及父母生前曾用过的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等近百件物品无偿捐赠给了陈列室,使得陈列室真实还原了上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吴景云一家的生活场景。
挖掘历史与现代的结合
除了保密柜,陈列室还珍藏了许多其他珍贵展品和资料。“陈列室里陈列了310件展品,其中文物100件。”张延平告诉记者。
漫步在陈列室,一个个老物件、老照片呈现在眼前,听者仿佛坐上了时光穿梭机,在不同的年代间游走,感受半壁店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张延平告诉记者,接下来还会在现有展品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历史文化,与现代相结合,把半壁店村的历史发扬光大。
陈列室内,一幢古色古香的二层仿制建筑叫“德寿堂”,这是一座老字号中药铺,就是由半壁店人创办。1920年,这座药铺初建于崇文门外南小市,1934年落户珠市口西大街,是北京市唯一完整保留店堂历史原貌的老字号中药铺,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张延平说,前段时间,半壁店就开展了一场叫“德寿堂”回家的活动,把半壁店的历史展示给更多的辖区居民。
张延平告诉记者,目前村里也在考虑与稻香村等月饼厂家合作,制作“漕帮月饼”发放给居民,让历史的印记源源流淌。
【 此内容为优化阅读,进入原网站查看全文。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8610-87869823】 产品建议与投诉请联系:jianyi@chinas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