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人民医院药师遵照医嘱核对抗癌药物(7月19日摄)。新华社发
国家医保局昨天对将17种谈判抗癌药纳入医保的情况进行了详细介绍。相关部门已对抗癌药的落地工作进行部署,确保患者在今年11月底前逐步能买到降价后的抗癌药。
今年6月,按照国务院常务会议“督促抗癌药加快降价”的要求,国家医保局会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卫生健康委、财政部启动了抗癌药医保准入专项谈判工作。根据相关数据,医保目录外的独家抗癌药共有44种,国家医保局组织专家进行评审和投票遴选,提出了创新性高、病人获益高、临床价值高的建议谈判品种。
在企业提交谈判材料的基础上,医保局组织专家开展评估,并与相关企业进行了谈判。经过谈判,有17种抗癌药谈判成功,谈判成功的药品统一纳入药品目录乙类范围。谈判确定的支付标准与平均零售价相比,平均降幅达到56.7%,大部分进口药品谈判后的支付标准低于周边国家或地区市场价格,平均低36%。
国家医保局介绍,本次谈判的一大亮点在于17种谈判成功的药品中,有10种都是2017年后上市的新药,充分体现了我国对医药创新的重视和支持。但这些新药的专利期较长,且价格与周边国家或地区相比差距不大,谈判难度很大。
国家医保局在启动谈判时便对谈判难度有了充分的认识并积极应对,通过完善评估方法、加强与企业沟通、合理引导预期等,有力推动了谈判的成功;同时,各企业也对本次谈判予以高度重视,非常认同谈判落实国家调整税收政策工作部署的重要意义,自身降价使中国癌症患者用到救命药的意愿较高,积极配合国家医保局一起顺利完成药品谈判工作。
据悉,国家医保局已经制定了一系列工作计划,确保“让谈判药最终吃到患者嘴里”。下一步,国家医保局将给各地印发谈判结果的文件,加快指导地方执行落地,要求各地在10月底前将谈判药品按照支付标准在省级集中采购平台公开挂网,医保部门要调整医保信息系统,确保11月底前开始执行。
同时,为确保医院敢进药、医生敢开药,医保局将协调配合有关部门,加强对医生用药的指导,保障抗癌药的采购和合理使用,解决医生开药的顾虑,让患者真正可以买到这些抗癌药。(记者代丽丽)
【 此内容为优化阅读,进入原网站查看全文。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8610-87869823】 产品建议与投诉请联系:jianyi@chinaso.com私人订制热点资讯 关注国搜官方微信
人民网 新华网 央广网 光明网 中国经济网 央视网 中国政府网 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 网信网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证券报 京华时报 环球时报 经济参考报 半月谈 北京周报 中国日报网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中央电视台 经济日报 光明日报 求是网 解放军报 中国新闻周刊 中国新闻社 国际在线 中国网
更多热点尽在新闻早班车 请关注中国搜索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