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一年之中最炎热的时候——“三伏天”。随着气温节节攀升,中暑、皮炎湿疹以及心脑血管疾病等各种健康问题也接踵而至。那么,三伏天最容易“招惹”哪些疾病呢?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呢?
中暑
起因:天气湿热、长时间暴露于室外、或人员密度大且空间较封闭。
症状:轻者口渴、头痛、多汗、恶心、呕吐、心悸、面色苍白;重者大汗淋漓、心动过速、意识模糊,甚至昏厥、休克。
应对:脱离热环境、选择凉快通风处休息、补充水分或电解质饮料,亦可服用藿香正气水。
心脑血管疾病
起因:三伏酷暑,人体对氧气和养分的需求量增加;人体大量排汗,体内水分流失多,使血液黏度上升,血液循环受阻。
症状:心悸、气短、胸闷、眩晕、四肢无力。
应对:保持良好的作息、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适当体育锻炼、不可长时间户外活动、高血压患者平时要监测血压。
感冒发烧
起因:室内空调温度过低,以至于室外温差较大。
症状:鼻塞、流涕、咽部不适、咳嗽发烧。
应对:室内温度不能过低,多吃新鲜水果补充维生素,及时增减衣物,提高抵抗力,适当运动。
颈肩腰腿痛
起因:出汗后对着空调使劲吹凉风,湿寒之气会借机顺着张开的汗毛孔进入人体,损伤阳气。
应对:在空调房里着衣,要过肩过肘,不露腰,不露颈椎,不露膝。睡觉最好不用竹类凉席,可选用亚麻、真丝等凉爽的织物类作为床品。
肠胃病
起因:夏季易出汗,让人体感觉黏腻不爽,有时候吃东西没胃口,吃下去难消化。
症状:腹痛,腹泻,肠鸣音亢进,发热,里急后重,严重者出现脱水。
应对:饮食有节有洁,忌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注意保暖,避免胃肠受凉。可服用一些增值肠道有益菌群的制剂。
皮炎湿疹等皮肤病
起因:夏季湿气较重,皮炎湿疹的发病率也会逐步上升。
症状:皮肤上出现粟粒红色丘疹,水疱,或伴有糜烂,渗液,结痂,瘙痒。
应对:忌搔抓;忌热水烫洗及肥皂水洗;坚持局部用药。
文/图 据《厦门晚报》
【 此内容为优化阅读,进入原网站查看全文。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8610-87869823】 产品建议与投诉请联系:jianyi@chinaso.com私人订制热点资讯 关注国搜官方微信
人民网 新华网 央广网 光明网 中国经济网 央视网 中国政府网 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 网信网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证券报 京华时报 环球时报 经济参考报 半月谈 北京周报 中国日报网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中央电视台 经济日报 光明日报 求是网 解放军报 中国新闻周刊 中国新闻社 国际在线 中国网
更多热点尽在新闻早班车 请关注中国搜索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