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无关
本报讯(记者贾晓宏)“人未老,心先老”已经成为亟待重视的健康问题。阜外医院陈伟伟教授最近公布了一项从2016年开始历时两年、有17.7万人参与的“心脏年龄测试”的数据。此次测试的参与者平均实际年龄为53岁,而平均“心脏年龄”为66岁,较实际年龄“老”了13岁。
据介绍,“心脏年龄测试”是由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主持开发的一套针对我国居民的风险评估系统,用于衡量人们心血管健康状况。根据年龄、性别、体质指数、血压、胆固醇水平、是否患糖尿病、是否吸烟等多个指标,以预测10年内发生心脑血管病的风险,并据此估算个体的“心脏年龄”,从而引起公众对心血管健康的关注。“心脏年龄”大于实际年龄也就意味着心血管过早“衰老”。公众可通过访问“健心行动”微信公众号参与“心脏年龄”测试。记者在公众号搜索到“健心行动”后,跟随提示一共填写了性别、年龄、血压、身高、体重等8道试题,得出自己的年龄与心脏年龄一致;系统同时还给出了10年内的发病风险为0.15%。
专家表示,心脏的“老”主要是心脏血管老化,目前公认血管老化与四大危险相关:吸烟、高胆固醇血症、高血压和糖尿病。此次参与测试的17.7万人,心脏“衰老”的主要原因是高胆固醇、高血压、肥胖、糖尿病等危险因素的控制效果不理想,其中有11.7%的测试者胆固醇水平超标,25.7%的测试者胆固醇水平处于边缘升高。据了解,为倡导公众管理好心脏健康,国家卫健委疾控局等发起了“健心行动”,倡导公众进行血脂检测,降低心血管疾病带来的死亡率。
【 此内容为优化阅读,进入原网站查看全文。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8610-87869823】 产品建议与投诉请联系:jianyi@chinaso.com私人订制热点资讯 关注国搜官方微信
人民网 新华网 央广网 光明网 中国经济网 央视网 中国政府网 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 网信网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证券报 京华时报 环球时报 经济参考报 半月谈 北京周报 中国日报网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中央电视台 经济日报 光明日报 求是网 解放军报 中国新闻周刊 中国新闻社 国际在线 中国网
更多热点尽在新闻早班车 请关注中国搜索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