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无关
法制晚报讯(记者 蒲长廷)今天是中考第三天,上午考化学、历史三个科目。今年是首次生化两科同时考,也是生物科目首次进入中考,考题内容备受关注。记者采访的多位考生表示,生物内容考了“航椒11号”、深圳国家基因库、《黄帝内经》、2022年冬奥会运动员心理压力等内容。
化学方面,北京市教育考试院专家表示,今年中考化学试卷中,素材的选取密切联系生活、生产实际,充分关注我国在保护环境、变废为宝等方面采取的有效措施。
生物
考题时髦
“球迷观赛”成素材
据多位参加中考的考生介绍,题目内容非常的“前沿”。比如涉及位于我国深圳的世界第四大国家基因库及其建设的意义;我国科研工作者利用太空育种技术培育高产辣椒“航椒11号”。此外,还有题引用我国古代医学典籍《黄帝内经》中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朴素认识。
考题也贴近时事热点,比如以备战2022年冬奥会探究心理压力对运动员的影响为背景,按照观察、解释、分析、推理这一逻辑链条设计问题,考查考生控制变量、设计对照实验、预期实验结果等科学探究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还有一道题以“球迷观赛”为背景考查神经调节的知识。
北京市教育考试院专家表示,今年中考生物试题素材的选取贴近教材、贴近考生生活和实践,注重对课程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使考生感到亲切熟悉,在答题中获得学习的成就感,促进考生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学以致用。
化学
变废为宝
钡渣再利用入考题
北京市教育考试院专家表示,今年中考化学试卷中,素材的选取密切联系生活、生产实际;充分关注我国在保护环境、变废为宝等方面采取的有效措施;充分关注我国在新材料研发、新能源开发利用等方面的成就。
例如,以生活中常用的增氧剂为素材,体现化学实验研究对提高增氧剂使用效率的作用;以工业生产的核心反应和主要转化为背景,体现化学在硝酸生产、钢铁制造等基础工业原料制造中的作用;以干热岩中热能的利用为背景,体现我国在新能源开发方面的成就;以能源的发展与利用为背景,体现我国科研工作者在新材料研发、电池发展、废热利用等方面的新成果;以工业残留钡渣的再利用为素材,体现化学在保护环境、变废为宝方面的作用,彰显我国在充分利用资源、保护绿水青山等方面开展的有力行动。
【 此内容为优化阅读,进入原网站查看全文。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8610-87869823】 产品建议与投诉请联系:jianyi@chinaso.com私人订制热点资讯 关注国搜官方微信
人民网 新华网 央广网 光明网 中国经济网 央视网 中国政府网 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 网信网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证券报 京华时报 环球时报 经济参考报 半月谈 北京周报 中国日报网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中央电视台 经济日报 光明日报 求是网 解放军报 中国新闻周刊 中国新闻社 国际在线 中国网
更多热点尽在新闻早班车 请关注中国搜索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