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百亿级融资的新股接踵而来。继工业富联后,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国人保)这家保险巨头即将登陆A股市场。
发行规模将超中国石油
证监会网站消息显示,3家拟IPO公司接受发审会审核,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位列其中。中国人保目前在上交所首发排队的序号为88,保荐机构为中金公司和安信证券,这两家机构同时担任主承销商,中信证券和高盛高华为联席主承销商。
招股书申报稿显示,截至去年底,中国人保总资产体量达9879.73亿元,已逼近万亿量级,净资产则为1859.59亿元。数据同时显示,中国人保近年来主营收入呈现增长状态——2015年至2017年,中国人保保险业务收入额分别为3882.10亿元、4398.13亿元和4764.44亿元;不过其归母净利润却出现一定程度起伏,2015年至201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91.76亿元、143.34亿元和166.46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2012年中国人保已在香港完成H股上市,而A股四家已上市保险机构中国平安、中国人寿、中国太保、新华保险均为A+H两地同时上市,中国人保上市后有望成为该模式下的第五家险企。
不少老股民还记得2007年中国石油的40亿股发行规模,此次按中国人保招股书申报稿计划,该公司此轮发行量为45.99亿股,在不考虑超额配售的情况下,该发行量占A股发行后总股本的9.78%。这不仅超过中国石油当年的发行规模,还一举成为A股发行史中单家发行股数排名的第八位。
保险股未来有价值
中国人保即将回归A股的消息不仅刺激中国人保H股大涨,同时也带动A股的保险股集体上涨。
对于中国人保回归A股,市场分析师称,从A股的角度看,目前对于中国人保来说,是一个不错的上市时机。一方面,在IPO审核从严的背景下,过会企业数量大降,新股发行减速。另一方面,创新企业开始上市,证监会出台了《关于开展创新企业境内发行股票或存托凭证试点的若干意见》,但还没有出现创新企业集中上市的情况,BATJ等大型独角兽企业还未登陆A股,一旦其回归,无论估值还是融资金额,都会对同期上市的企业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在此时间窗口,是中国人保发行的最好时机。
估值方面,该分析师认为,人保已在港股上市,港股股价可提供一定估值参考。目前A+H股上市的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太保和新华保险4家公司,除中国平安A、H股股价接近外,其他3家的A股股价均高于H股。这或对人保集团具有参考价值,但也不一定构成充分利好。因为其他4家A+H股上市的保险股的业务重点与人保集团不太一致。
中信证券看好未来保险板块走势。中信证券指出,当前行业主要的负面因素已基本消化。目前,对于板块,市场的核心关注点锁定在利率走势和保单需求方面。展望未来1年,长端利率大幅下行风险不大,保单销售正逐步恢复增长,预计未来1年持有保险股将分享15%-20%的价值增长。文/王磊
【 此内容为优化阅读,进入原网站查看全文。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8610-87869823】 产品建议与投诉请联系:jianyi@chinaso.com私人订制热点资讯 关注国搜官方微信
人民网 新华网 央广网 光明网 中国经济网 央视网 中国政府网 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 网信网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证券报 京华时报 环球时报 经济参考报 半月谈 北京周报 中国日报网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中央电视台 经济日报 光明日报 求是网 解放军报 中国新闻周刊 中国新闻社 国际在线 中国网
更多热点尽在新闻早班车 请关注中国搜索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