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刊博览>正文

实时热点

换一换

网友还在搜

私人订制热点资讯
关注国搜官方微信

《天龙八部》入选中学寒假推荐书目 要不要读武侠?

核心提示:近期,几所中学为学生开出的寒假推荐书目中出现了当代武侠小说家金庸的代表作品《天龙八部》,引发许多讨论。

图文无关

近期,几所中学为学生开出的寒假推荐书目中出现了当代武侠小说家金庸的代表作品《天龙八部》,引发许多讨论。据其他媒体报道,有人对书单中出现武侠小说表示“出乎意料”:武侠小说从“闲书”、“禁书”变成了部分老师的推荐读物,让一部分人大跌眼镜的同时,也让很多人击节叫好。

中学生应不应该读武侠?读哪些、怎样读武侠?寒假书单中还应该有哪些作品?在这片热烈的讨论中,这些问题仍不明确。

本期,记者采访了中国人民大学的古典文学学者冷成金教授以及首都师范大学的当代文学学者张志忠教授,请他们对这些“被忽略”的问题进行解答。此外,记者还采访了两位一线语文教师,请他们分享对于推荐阅读武侠小说的看法。

1 “闲书”光明正大进书单

随着全国中小学陆续放假,各种寒假推荐书目层出不穷。1月底有媒体报道了来自重庆一中、南开中学、巴蜀中学等校的寒假书单,指出这些书单“让人兴奋”:书单中出现了金庸的代表作品《天龙八部》,许多中学生高兴地说,“爸妈再也不能拦着我们看武侠小说了”。

这份书单让很多70后、80后打开了记忆的闸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港台武侠小说风靡大陆。那时候,在学校的角落里,总有那么几个人在捧着武侠小说津津有味地读着。甚至还有人像珍视武功秘籍一样珍视小说:为它们包上书皮,以便阅读和收藏。在和同好者讨论时,一套完整的小说也成了炫耀的“资本”。

此后,根据武侠小说改编的电影、电视剧轮番出现在荧屏上。直至今日,依然有经典武侠作品被再度改编、翻拍。

而在当代众多武侠小说作品中,金庸的作品最受读者喜爱。经典作品如《天龙八部》、《射雕英雄传》等屡次被改编、翻拍。金庸先生来到大陆进行讲座、交流,各地都有过人满为患的盛景,挤破讲座场所的玻璃、大门的盛况也屡见不鲜。学术界同样不乏以武侠为样本的研究者,许多学者、作者写下了诸多专著、文章以作研讨。

但在中学生中,武侠小说却是另外一番景象。以金庸之作为代表的武侠小说仍被许多中学的老师、学生的家长视作“闲书”乃至“禁书”。很多老师、家长看见此类作品便会“没收”,而学生们则会在种种“管制”、“监督”之下冒着风险继续阅读,同时甘之如饴。虽然武侠小说在这种“猫鼠游戏”中更彰显了它的魅力,但仍难摘掉广大中学老师、学生家长眼中“闲书”的标签。

因此,这份寒假书单让70后、80后回忆的同时更多是震惊:当年,他们正是“猫鼠游戏”中被“追捕”的一方,而曾经的“闲书”、“禁书”现在“堂而皇之”地进入了中学教师推荐的书单,武侠与教学有了联系——即便是假期的自主学习,似乎仍然预示着某种标签将被摘去。

看着这份书单,很多人会问,为什么是《天龙八部》?《天龙八部》于1963年开始,在香港《明报》连载,完成于1966年,是金庸最著名的武侠小说之一。小说以宋哲宗时代为背景,通过宋、辽、大理、西夏、吐蕃等王国之间的武林恩怨和民族矛盾,讲述了丐帮帮主乔峰(后改为萧峰)、大理世子段誉以及虚竹等人在江湖中的风云际会。最重要的是,《天龙八部》从哲学的高度对人生和社会进行审视和描写,展示了一幅波澜壮阔的生活画卷,其故事之曲折、涉及人物之众多、历史背景之广泛、想象力之丰富当属“金书”之最。这部小说在内地有多个版本,受到一代又一代武侠迷的喜欢。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的当代文学学者张志忠教授认为,《天龙八部》是金庸很成熟的作品,他把中国的文化内涵与侠客的高强武功融合在了一起。

有一线教师指出,《天龙八部》的叙事结构很严谨,情节虽然是虚构的,但却展现了侠义精神的内涵——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侠肝义胆,利国利民。

当然,作为推荐阅读书目,也有一线教师设计了相关导读,引导中学生体会更深刻的内容。这些导读问题包括:请你说出“天龙八部”指的是什么?根据书中人物的行为举动及个性特征,写出“八部”分别对应的人物,并简单阐述理由;请根据书中内容填写段誉的档案,如姓名、身份、父母身份、结拜兄弟、爱人、缺点等;请仔细阅读段誉、萧峰、虚竹的出场,请比较他们的出场描写,选择一个人物的出场方式进行详细论述……

其实,这次《天龙八部》入选寒假推荐书单,并不是金庸的作品第一次与教学发生关系。全国优秀语文教师常作印告诉记者,早在2005年春季学期就有语文教材选入了武侠小说家王度庐的《卧虎藏龙》节选和金庸《天龙八部》节选。在那时他就曾发表过看法,他认为“武侠小说既然称作小说,便是小说的一种,是一种文学形式,高中生当然是可以阅读的。”

无独有偶,北京一些知名中学(北师大二附中、人大附中)日前推荐的书目中,也出现了《金庸全集》的身影。为什么金庸作品如此受欢迎?这与金庸小说中有着最市井的生活、最本色的人物,同时还具有最高尚的情怀和理想有着很大联系。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的古典文学学者冷成金教授认为金庸的作品“俗到极处,又雅到了极处”——金庸在作品中将传统俗文化的内涵上升到了雅文化的高度。

在这次“《天龙八部》入书单”的讨论中,大家都十分肯定此事的正面意义,评论中也多是肯定、赞养之词。在这背后,金庸作品之所以备受肯定的文化原因究竟是什么?中学生应该读哪些武侠作品、怎样读武侠?除此之外,“寒假书单”中还应该有哪些作品?

2 读武侠要有老师指导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的冷成金教授是著名的古典文学学者,对武侠小说及金庸的作品也有深入的研究。冷成金用“大俗大雅,至幻至真”来概括金庸的武侠作品。他认为金庸的作品“俗到极处,又雅到了极处”:“所谓俗到了极处,就是金庸在作品中将传统俗文化的内涵上升到了雅文化的高度。”冷成金这样解释:“中国文化是分层级的,最简单的方法便是分成‘雅’‘俗’两个层级。”

冷成金说,俗文化来自百姓日常生活,是人性心理的自然生成,因此具有天然的合理性。正因为此,俗文化显得相对散乱、缺乏系统性。雅文化则是经过整理的系统性文化,发挥着引导人们精神导向的作用,具有意识形态的作用。雅俗文化容易隔绝,俗文化中的合理因素难以上升到雅文化领域,这就使得雅文化相对封闭、保守,甚至故步自封。但是金庸小说却从俗文化中吸收了合理性因素来输入雅文化,又用雅文化的规范来指导俗文化,将二者打通,实现了二者的良性互动,这就是所谓的大俗大雅。“在金庸小说的情节中,时时刻刻都透露着这种特点。”冷成金这样说。

“至幻至真指金庸小说超越了细节的真实,甚至是刻意超越细节真实。从而实现了对心灵真实和文化真实的追求。”冷成金这样解释“至幻至真”。换言之,金庸小说的故事是置于中国历史背景之中的,但其具体内容不可能处处与史料所载保持一致。但是金庸通过自己的笔触将这些不真实的地方都变得“合理”了,符合人物的心灵,也符合人物所处的文化环境、时代背景。

在冷成金看来,金庸作品的文学地位很高,但不应该把金庸小说同“五四”以来新书写方式下创作的小说置于同一个评价体系之下进行比较。因为金庸小说是沿着“宋元话本”《三言二拍》、《水浒传》这些作品的文化传统进行创作的。这种作品形式更多地承载了民族文化的传统及书写方式。“这就显得比较‘另类’,但其实很传统。总的来说,金庸小说的地位很高。”冷成金这样评价。

冷成金在采访中多次强调读金庸的作品需要在具备相应水平的老师的指导之下进行,因为读金庸需要很高深的传统文化修养以及很强的思辨能力。以《天龙八部》为例,读者最应感受其中“无人不冤,有情皆孽”的宗教情怀,体会作品透露出的“悲天悯人”,否则就是“走歪了”。

也许会有很多家长对学生阅读“以武犯禁”的“侠”产生疑惑,记者为此询问了冷成金。冷成金定义的“侠义”是一种急公好义的精神力量,这是中学生读者应该学习的。“在金庸的作品中,郭靖几乎是个没有瑕疵的人物,但是郭靖就没有枉杀一人吗?”冷成金举例道,“所以读者学的不应该是‘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的手段和为了一己之私的冲动与张扬,而应该学习侠士的精神。”冷成金举了一个颇具有思辨意味的例子:“在生活中,如果两个警察去抓坏人,走在前面的那个就更具有侠义精神;如果一个警察去,左脚在前,左脚就更具有侠义精神。”所以,狭义精神在现实中是时刻存在着,读金庸小说正是为了培养这种精神力量。

冷成金还为中学生读者推荐了另外几部金庸的武侠作品在指导下阅读,除了已经被一些中学列入推荐书单的《天龙八部》之外,还有《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以及《倚天屠龙记》,他认为这些都称得上是金庸的代表作。《笑傲江湖》、《书剑恩仇录》以及《碧血剑》也都是不错的作品,可以阅读。但冷成金并不推荐中学生读者阅读《鹿鼎记》。

采访中,冷成金回忆起了第一次阅读金庸武侠小说时的情景,那时他二十岁左右,直至现在他仍然记得当时“吃惊”甚至“震惊”的感觉。令他作此感觉的不是情节,而是因为他与金庸作品所体现出的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非常合拍。后来,冷成金在人民大学开设了关于武侠小说的课程,有许多人很感兴趣,但是借走书看了一段时间之后又“直摇头”,认为这些小说是“胡编乱造”。“不同人有不同的文化素养、性格以及思维方式和情感方式,这就使得有一些人难以理解金庸小说。”冷成金这样说。

在采访的最后,冷成金语重心长地说:“现在流行的一些东西严重影响了学生的价值判断和情感方式。在这种情况下,有些学生的三观甚至是混乱的。所以学生难以独自理解金庸的武侠小说。”冷成金表示了深深的忧虑:“在开出阅读书目时,如果老师有能力指导,那么中学生可以看。如果不加指导,那么学生的理解可能产生偏差。但是指导的力量从何而来,我深感忧虑。”

3 教授陪女儿一起看金庸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的当代文学学者张志忠教授同样也对武侠小说有研究。上世纪80年代,当《射雕英雄传》还是盗印本的小册子,没有任何装帧设计,二三十册一套,每册售价1元的时候,他就接触到了金庸的作品。在接受采访时张志忠表示,中学生阅读武侠小说不是一个新话题,若干年前就已经被提及。他对此也持肯定态度:“有老师加以指导,学生读一点没有坏处。”张志忠自己的女儿就在中学时代买了全套的金庸阅读,他还陪着女儿一起看。

张志忠认为《天龙八部》各方面都已经臻于化境。“小说中不仅是刀光剑影,还会有意识地告诉读者一招一式的根底都来自哪里。”诚然,无论是打狗棍法、黯然销魂掌还是降龙十八掌,招式的名字都刻着深深的中华文化烙印,有深刻的文化气息。降龙十八掌中的“见龙在田”、“潜龙勿用”等招式都与《周易》有很深的联系。

在张志忠看来,《天龙八部》中人物的发展很值得关注,作品也有很深的哲学意味,主要人物都在追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像萧峰、虚竹,都是为自己的身世之谜纠缠很久,苦苦追寻真相。“这在本质上是对自我的找寻。”张志忠这样解释。小说中萧峰纠结于民族与国家之间,为了国与国之间的友好最终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体现了“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情怀,也为读者提供了更为丰富的理解层面。

至于其他的武侠作品,张志忠认为可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读一些古龙的小说:“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古龙小说中明快生动的语言表现方式以及对人物的刻画,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当下学生的阅读选择很多,这与张志忠年轻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张志忠回忆,他青年时能读到的读物不多,图书属于稀缺资源。好不容易借到一本好书,会在朋友中辗转流传。彼时他白天在工厂上班,晚上挑灯夜读,“那时看一套四卷本的《约翰·克里斯多夫》,每本书在每个人手里只能停留一天,把读完的一本传给别人,同时就把下一本带回来。”这样的阅读经验,是当下的中学生无法想象的。

眼下,面对众多的选择,张志忠在给中学生提供阅读建议时强调:“作为当代人,不但要学古典文化,也要知道当代人如何表现生活。我一直想编几本当代作家、作品的中学生读本。”张志忠推荐了莫言、王安忆、贾平凹以及铁凝等作家的作品:“像莫言的小说还有一些文章,比如诺贝尔文学奖获奖感言《讲故事的人》,都适合学生阅读。王安忆的《流逝》、《本次列车终点》都是很好的作品。”张志忠坚持,当代的文学作品能培养学生的文学兴趣,学生可以跟着当代作品学写作。谈及阅读,张志忠觉得“阅读是可以不带前提的”,应该让学生先读,然后再进行讲解。如果过早地给学生设置任务,反而会把学生的阅读兴致打消。“老师可以在阅读之后提几个问题让学生讨论,不要简单地给学生灌输某些知识,不要扼杀学生自发的读书热情。”

4 金庸笔下的人物不重复

朱春华是一所中学的一线教师,“80初”的他受武侠小说影响很大。他认为从读者的角度看,金庸的作品具有很强的文学性和可读性。“这么多年过去,我一直记得有些句子,真的写得非常漂亮。”朱春华随口说着,“《神雕侠侣》中有一节,写郭襄与杨过离别的场景,特别动人。”

这段让朱春华记忆深刻的文字是这样的:“其时明月在天,清风吹叶,树巅乌鸦啊啊而鸣,郭襄再也忍耐不住,泪珠夺眶而出。正是:‘秋风消,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这是襄儿最后一次见到杨过,从此那个神采飞扬,行侠仗义的大哥哥,和襄阳那场烟花,都只存在于斑驳的记忆里。”

朱春华回忆,少年时读金庸小说“真的能读到内心去”,所以当年的伙伴们都读得如痴如醉,即便是班里最不好学的男生,也会抢着读金庸的武侠小说。尽管当年“真的有人跑到武校去学武术,幻想着‘飞檐走壁’‘行侠仗义’”,但到了今日,朱春华依旧坚定地觉得阅读金庸的作品可以很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无论是其中的诗词还是作品中渗透着的中国古代的思想观念都很“动人”。虽然少年时候家里人不支持朱春华读武侠小说,“就好像现在的父母反对小孩玩游戏一样”,但是当年读金庸,一定程度上让他对传统文化非常热爱,后来在考大学时学了中文,之后成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

在朱春华心目中,“查老厉害的是小说中的人物基本不重复”,随着年龄的增长,当他读完《鹿鼎记》的时候也长大了,前面的“童话”虽然“破灭”了,但是“许多现实性的东西”让他感受到了成长。

尽管时代发展,学生们似乎对游戏的兴趣更大,但作为语文老师的朱春华仍会不时给现在的学生推荐金庸的作品。针对当年自己的同学出现的问题,朱春华表示:“学生看武侠容易代入,以为自己是这个世界的主人公,所以必须告诉学生武侠小说其实是‘另一种形式的童话’,无论是内涵还是形式,与现实社会还是有着遥远的距离。”

阅读之外,朱春华还会给学生推荐一些好的电影和动漫:“也许单纯以文字作为‘文学’载体的时代已经产生变化。好的电影和动漫,也能吸引人。有很多极深刻的东西在里面。”朱春华以此给学生更多的思考和审美的材料。

金庸的作品似乎早就不该被视作“闲书”,作为读者,更应考虑的是如何理解看似“闲”的作品中蕴含的深刻含义,而阅读优秀作品的乐趣也正在于此。

此内容为优化阅读,进入原网站查看全文。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8610-87869823】 产品建议与投诉请联系:jianyi@chinaso.com
责任编辑:陈洋洋

实时热点

换一换

私人订制热点资讯
关注国搜官方微信

网友还在搜

更多热点尽在新闻早班车
请关注中国搜索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