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刊博览>正文

聚焦“宁杭生态经济带”:尽快规划建宁杭第二高速通道

2018-01-23 11:21 | 金陵晚报 | 手机看国搜 | 打印 | 收藏 | 扫描到手机
缩小 放大

核心提示:宁杭经济带的建设,有利于改变长三角城市群强弱分明的不均衡结构;有利于打造江苏省跨区域生态经济发展的样板。

资料图

1月22日上午,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举行,市政协委员们作大会发言。值得关注的是,今年两会期间,“宁杭生态经济带”再次成为热点话题,致公党南京市委员会和农工民主党南京市委员会分别向大会提交了有关推进宁杭生态经济带建设的相关建议。

加快打造“宁杭生态经济带”

2016年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专门提出“打造宁杭生态经济发展带”(下称“宁杭经济带”),并由两省政府主要领导签订了《关于共同推进宁杭生态经济发展带建设合作框架协议》,明确“推动宁杭生态经济发展带建设规划纳入国家级区域规划”。目前,江苏和浙江两省政府正在积极推动宁杭生态经济发展带建设。据了解,该经济带涉及宁杭沿线的南京、常州、无锡、湖州、杭州5个城市。宁杭经济带的建设,有利于改变长三角城市群强弱分明的不均衡结构;有利于打造江苏省跨区域生态经济发展的样板。

作为宁杭经济带的核心城市,南京应该如何发挥引领和带动作用,助推宁杭经济带建设?对此,市政协委员们展开了热议。致公党南京市委员会和农工民主党南京市委员会向大会分别提交了《关于南京市推进宁杭生态经济带建设的几点建议》、《关于推进宁杭生态经济带建设的五点建议》,提议加快宁杭生态经济带建设。

政协委员建议

发展高阶版生态经济 宁杭经济带旅游资源“手拉手”发展

富足的生态资源和优越的生态环境,是宁杭经济带发展的基础。关于打造宁杭生态经济带,生态是政协委员们关注的焦点。《关于南京市推进宁杭生态经济带建设的几点建议》提议,打造宁杭生态经济带,需构建生态安全格局。“重点打造生态安全网络化屏障,规划建设东西向‘青龙??方山??云台山’生态廊道,重点加强‘汤山??大连山??青龙山’ 和‘将军山??牛首山??云台山’等山体的连片保护和受损生态空间的修复,不断改善生态廊道的连通性,重点对秦淮河、石臼湖、固城湖等水生态资源进行功能性生态修复。”

“宁杭经济带最大的创新点,就是发展高阶版的生态经济!”由农工民主党南京市委员会提交的《关于推进宁杭生态经济带建设的五点建议》中提出,江浙两省应整合包装宁杭经济带旅游资源,以区域共同体的形式向全国乃至全球进行整体宣介,在吸引游客的同时,也利于招引新经济导向的人才、资金及企业进驻。

打造创新发展新空间 形成特色小镇发展城市组团新模式

此外,政协委员还提议,要高起点规划建设重点创新发展空间。

其中包括,重点规划建设麒麟科学城,以麒麟科创园作为核心承载区申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打造面向未来的国家知识创新中心。进一步加快建设东南科技创新示范带,依托带内的江宁区大学城、麒麟科创园、仙林大学城科教资源优势,激活大学城科教资源,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创新发展。

同时,建设具有全国示范意义的特色创新小镇。“加快建设国际慢城小镇、未来网络小镇、国瓷小镇、水韵小镇等一批特色小镇,借助宁杭生态经济带国家战略发展机遇,争取把这些特色小镇全部打造成国家级特色小镇,形成宁杭生态经济带特色小镇发展城市组团新模式!”

交通互联互通 尽快规划建设宁杭第二高速通道

在区域综合交通网络完善方面,政协委员还建议,要尽快规划建设宁杭第二高速通道,宁杭城际铁路(西线)、镇宣城际、泰常溧城际、泰锡常宜城际等铁路。加快推进宁溧、宁句、宁高二期等轨道交通项目建设。优化区域内部路网功能和级配体系,强化快速大运量公共交通骨干作用。加强县道、乡道、农村公路、景区道路规划建设,进一步提升城乡路网密度和功能。同时,建议增加宁杭客专与禄口机场摆线,串联扬马城际、打造禄口机场为空、铁、市域快轨综合换乘中心,促使禄口机场成为长三角的“第二个虹桥枢纽”。

马上就访

宁杭第二高速通道

已启动规划研究

记者了解到,目前,南京已经启动了宁杭第二高速的规划研究。“‘宁杭生态经济带’ 是长三角沪宁杭‘金三角’的重要一翼、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宁杭通道是联系杭州都市圈、南京都市圈以及沿线江浙皖多个重要城市的干线通道。而宁杭轴线上仅宁杭高速一条高速公路,通道数量明显不足,有必要在战略视野上谋划一条新的高速通道,加强长三角两个重要区域中心城市的沟通联系。”据南京市规划局高淳分局局长熊卫国介绍,宁杭第二高速起自南京市高淳区宁宣高速,一期往东途经宣城市郎溪县,接至宣城市溧宁高速,长约31km,高淳境内14.8km。二期可继续向东延伸至湖州市长兴县,接至杭长宜高速,全长约69km,规划为双向四车道的高速公路。

宁杭第二高速是宁杭轴线上第二条线路顺直的高速通道,它将分担宁杭高速已渐趋饱和的公路运量,加强高淳区与苏浙皖边界上的郎溪、广德、安吉等地的沟通联系。

此内容为优化阅读,进入原网站查看全文。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8610-87869823
相关搜索:

更多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今日TOP10

网友还在搜

热点推荐

扫码关注中国搜索官方微信
扫码关注中国搜索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