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刊博览>正文

赐调皮学生讲台边“特座” 行为过不过?

2018-01-16 08:43 | 北京晨报 | 手机看国搜 | 打印 | 收藏 | 扫描到手机
缩小 放大

核心提示:应该说,奖优罚劣,是一个比较公平的教育方式。但如何操作得当,既起到褒扬先进、激励后进的作用,又不伤害后进学生的自尊,考验学校及老师的教育智慧。

资料图

“我孩子的班主任让大家匿名投票选出最调皮的学生,票数最多的那个学生就要坐在讲台旁边的“特座”上,我们做家长的觉得老师这样做很不好。”前不久,西安一位家长气愤地向记者投诉。长期从事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的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李重佐表示,老师此举首先破坏的就是同学之间彼此的信任。(1月15日《华商报》)

●批评 是一种人格体罚

应该说,奖优罚劣,是一个比较公平的教育方式。但如何操作得当,既起到褒扬先进、激励后进的作用,又不伤害后进学生的自尊,考验学校及老师的教育智慧。尤其是针对一些“调皮”的学生,采取一些惩戒措施,是很有必要的。但惩戒措施要把握好一个度,以批评教育为主,处罚为辅,不能以损害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为代价,更不能采取体罚、侮辱人格等暴力手段,去侵犯未成年人的基本权益。很明显,票选“最调皮学生”,是一种侮辱学生人格的奖惩手段,不仅违背了学校教育的初衷,而且暴露出了老师教育智慧和教学方式的缺失,侵犯了学生的基本权益。

然而,学校频频发生老师体罚、侮辱学生人格的事件,不得不引发人们对未成年人教育和保护的反思。老师在力争学生达到品学兼优的同时,应注意关心、爱护学生,对品行有缺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当进行耐心教育和帮助,不应该采用殴打、体罚、侮辱人格等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要知道,家长将孩子送到学校后,学校与学生形成代管护的关系,根据司法解释规定,学校对学生负有教育、管理和保护义务。由于学校没有履行相应义务,特别是老师教育失当,导致学生身心受到伤害的,学校及相关老师应承担相应责任。

无论是对学生进行暴力式的体罚,还是票选“最调皮学生”之类的人格体罚,可能初衷是好的。但从法律的角度,侵犯了学生的健康权和人格权。在学习压力繁重、学生个性普遍要强的今天,学校和老师都应当注意及时转变自己教育和管理的方式,充分尊重孩子的人格、隐私、休息、娱乐等方面的权利,避免让师道尊严沦为一种教育暴力,损害未成年人的权益。

汪昌莲

●观察 不能一味指责教师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育人。教育部修订后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也规定,要关爱学生,把师德摆在首位。至此,该教师做法,被视为违背教育的规律以及违背师德师风,在所难免。只是,面对这种“特座生”,也不能毫不思索就把板子打在教师身上,反其道给教师贴上某种标签,占据道德制高点指责教师不是。

此做法就算不理智,也不能说明该老师对相关教育政策法规一无所知,以及根本就不了解最起码的教育规律,或者如我们理论上讲的不懂得这样做带来的负面影响。现实生活中,“调皮”对我们而言,只是一个名词或者概念,但对那些整天跟孩子打交道的教师而言,具体意味着什么也只有他们最清楚最有发言权。至此,面对该教师表现出如此不尽如人意做法,我们是否可以先不坐而论道,或者上来就对当事教师口诛笔伐,是否可以静下心来了解下当前学生调皮到什么程度,导致调皮的具体原因又有哪些,进一步评估用一般的“循循善诱”是否管用,最后该教师是真一无是处,还是只是一时被调皮学生激怒丧失理智,就泾渭分明了。

“不调皮的学生都是一样的,调皮的学生各有各的调皮”。面对调皮学生,教师确实有施教不够的地方,期望教师用教育的方法调教好,这也是人之常情,乃至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然而,一些调皮的学生,往往并非“一日之寒”,不但明显是在家庭中就形成,而且过程中,一些家长还骂也骂过,打也打过。面对调皮学生,家长可以动粗,何以该教师无奈之下“因人施法”,通过公选安排“特座”,就表示从心理情感上难以接受呢?

应该意识到,无论该教师做法有多么不得法,但这都只是方法问题,而对孩子负责的态度却是一致的。如何拯救调皮的学生,自然也是大家的责任,只有共同努力才“有济于事”。

贺成

●剖析 也是一种教育“懒政”

调教学生的顽皮行为,断然不像补文化课那么单一,它不仅需要找准学生的心理症结,更需要耐心且有针对性地说服教育,堪称是个精细活儿。很显然,该班主任祭出的这一做法,是把自己该做的精细活儿给简单粗暴化。它虽然在很大程度上能震慑住调皮学生,能挽回课堂纪律,但这是以治理不精准、不尊重学生人格、伤害学生自尊心为代价。这般的一劳永逸就是教育“懒政”,它会让老师的“省心”,换来错杀和治标不治本,换来学生间的互不信任和打击报复,换来学生的耻辱感和错误价值取向,甚至会给他们一生都带来负面影响。

其实,该班主任祭出的这一选“差生”坐“特座”,在教育部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是被明令禁止的。其中第三条规定,“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可以相见,如此厚重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竟被一些中小学老师无视和拿来践踏,不能不说是学校不从严规范教师队伍的一种折射。甚至不排除老师的这一教育懒政,与学校的教育懒政一脉相承,都迫于重教书轻育人这一错误理念。毕竟在唯分制的现实背景下,学校和老师都会被排名压得喘不过气来,能去管调皮学生就不错了,谁还顾得上方式方法?因此说来,这一教育懒政最终还需交由社会各方去反思。

王恩亮

●提醒 伤害式教育当禁止

“票选特座”引以为教育管理手段,存在两个方面的负面伤害:一方面设置“特座”是歧视的标签化,成为“坏学生”的代名词,坐在固定座位上,被打上耻辱的烙印,无疑对所谓的“坏学生”造成深深的心理伤害。事实上,对于正在成长中的他们,更需要的是正面引导、心理关爱,而不是负面的定性,这种人为的歧视,有可能导致被伤害学生严重的自卑感,滋生出厌学情绪。同时,“特座”还容易成为压制学生的一个“筐”,任何不满足、不服从管理要求的学生,都可能被贴上标签,容易引发学生的惶恐与不安。

另一方面“票选”本身会离间学生之间的信任关系,引发相互间的猜疑。被“特座”学生怀疑哪些同学投票,留下内心积怨;一些学生可能利用“票选”借机报复有矛盾的同学;更关键的是更多的同学并不认同“票选”的做法,却迫于压力作出违心的选择。此外,更可怕的是“票选”本身无法透明,利用票选“告密”,最终达到管理打压的目的。

无疑,“票选特座”是拙劣的管理之术,这种伤害式的教育,让学生产生人人自危的心理,防火防盗防同学,谨小慎微,而这或许是教育管理想要的:让学生做乖孩子,排除学习之外的一切干扰,根子上还是“唯分数论”教育思维支配的不择手段。

教育的根本宗旨是教书育人,应当是建立在权益平等基础上的合理竞争,让每个孩子从中能够感受到平等、尊重与快乐。尽管高中将直面升学压力,创造学生安心学习是教育管理的首要任务,但是教育不能违背最基本的规律,更不能逾越最起码的底线。如果教育管理建立在心理伤害的基础上,扭曲人格的养成,无论最终升学率多高、学生的考分多牛,都会是失败的教育。

“票选特座”伤害式的教育当禁止。一方面教师对学生的管理应当纳入到师德师风管理评价的范畴,依据《中小学老师职业道德规范》,进一步细化有关规定,设置明确细致禁止行为负面清单,从严约束,一旦发生从严惩处、及时纠偏;另一方面健全家长委员会、家长代表参加师德师风评价等民主监督机制,强化对教育管理行为的监督,完善制约机制,防范管理行为方式任性。木须虫

●三言两语

不否认这样的做法会让调皮的学生有收敛,但可能像一个被压的弹簧,只要有机会就会反弹甚至更高。这完全是用粗暴的手段代替因人施教和春风化雨,在教育上属偷工减料。

——李方向

选调皮学生坐特座就是体罚,而且伤人于无形,与教师的师德完全相背。

——骆印

不否认老师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出发点再好也不能以损害学生健康成长为代价。

——杜全

对选最调皮学生给“特座”要辩证看待,这是老师的一种无奈之举,的确不是最好的办法。希望舆论能够深入剖析,帮助教师找到更好的教育调皮学生的办法。

——殷建光

相关搜索:

更多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今日TOP10

网友还在搜

热点推荐

扫码关注中国搜索官方微信
扫码关注中国搜索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