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刊博览>正文

蜀国灭亡其实与诸葛亮无关!这些让《隆中对》成镜中花

2018-01-15 17:22 | 法制晚报 | 手机看国搜 | 打印 | 收藏 | 扫描到手机
缩小 放大

核心提示:263年,刘备创立的西蜀在刘禅手里被司马氏控制的曹魏灭掉。两者之间隔着虽算不上漫长却也不短的三十年,如果贸然把蜀国灭亡归咎于诸葛丞相,那这个时间差就是个不可逾越的障碍。

历史老师

没教过的历史4

作者:忆江南

定价:36元

出版:浙江大学出版社

诸葛亮是公元234年在北伐前线的五丈原病逝的,那时,蜀国刚刚立国十三年。263年,刘备创立的西蜀在刘禅手里被司马氏控制的曹魏灭掉。两者之间隔着虽算不上漫长却也不短的三十年,如果贸然把蜀国灭亡归咎于诸葛丞相,那这个时间差就是个不可逾越的障碍。

诸葛亮生前定下的人事安排完全经得住历史考验

三国人物中,就综合能力而论,最有资格和诸葛亮PK的恐怕非曹操莫属,他们一样的雄才大略,慧眼独具,一样的能写能打,文武双修。

虽然魏蜀吴三国第一个遭遇亡国之灾的是蜀国,但其实最早衰亡的是曹魏帝国——曹操死后仅仅过了二十年,魏国的军政大权就已经从曹操家族转到了同姓的曹爽手里,十年之后再次易手,完全落入司马氏囊中。奇怪的是,好像从来没有人就魏国早衰一事向曹操发起责难,怀疑他运筹生前,决胜身后的能力,而只是宿命地认为这是上天对他们父子篡汉行为的惩罚报应,或者将其归因于司马氏父子的狡诈阴险,手腕高明。

既然人们不认为曹操对曹魏的衰亡负有责任,那么蜀国灭亡也应与诸葛亮无关,不但如此,诸葛亮生前为蜀国定下的人事安排也完全经受得住历史的考验。

试问,三国后期政局最稳定的是哪国呢?毫无疑问是诸葛亮身后的蜀国。

魏国从公元239年起先是曹爽专权,继而发生高平陵政变,接下来就是司马氏欺君废君乃至弑君的十五年。同时期的吴国则先后经历了孙权晚年的乱政,诸葛恪专权,孙峻专权,后来好不容易有了一个有自由的皇帝,却是个出了名的暴君。

相比之下,蜀国政坛称得上风平浪静,一派和谐。诸葛亮荐举的蒋琬和费祎先后担任政府首脑,二人不但做到了济世安民,而且得到了国家元首后主刘禅的充分信任。之后接任的姜维虽然引起过后主的猜疑,但君臣二人的关系总体上还是比较融洽的。因此可以说正是有了诸葛亮的高明安排,才保证了蜀国的长治久安。

那么,蜀国为什么会早于魏吴两国灭亡呢?这主要是由西蜀的综合实力和地理位置决定的。

魏蜀吴三国之中,魏国占有了东汉的七八个州,吴国拥有三个州,而蜀国却只有益州一州之地和蛮荒落后的南中地区。就人口而言,蜀国人口仅仅九十万,大约是魏国的五分之一,和吴国相比也不到其二分之一。在这种情况下,司马氏若想统一南方,肯定会先挑蜀国这个软柿子开刀。

在防御魏国上,吴蜀两国各有一道天险可以倚恃,吴国是长江,蜀国是秦巴山脉。魏国的水军实力远远不如吴军,因此不会贸然向吴国发起全面进攻。但如果魏国先从陆路征服西蜀,然后从长江上游顺流直下,则平定东吴指日可待。所以,当邓艾带兵暗度阴平天险成功时,蜀国的覆亡已经难以挽回了。

如果非要让诸葛亮为蜀国的灭亡担负一份责任的话,那就是他没能使他的儿子诸葛瞻成为一位运筹帷幄,能征惯战的军事家,但这事好像也怪不得诸葛亮,因为他去世时,诸葛瞻只有七岁,应该是姜维没有把老师的儿子教育培养好。

他制定的军事路线缺了“孙权按兵不动”这个前提

唐代大诗人杜甫诗云:

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诸葛亮早在当年刘备三顾茅庐时就提出了心系天下的《隆中对》,然而,最终还是在第六次北伐出师未捷的情况下抱憾而逝了,他之所以如此,一来是因为彼时的政治军事形势已和《隆中对》诞生时大不相同,二来是因为《隆中对》本身就有一个很大的疏漏。

笔者为什么这么说呢?咱们还是先从《隆中对》的具体内容说起吧。

公元207年,刘备三顾茅庐后终于见到了诸葛亮,就在二人初次会面的那个时候,诸葛亮提出了彪炳史册,千古流芳的《隆中对》: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着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刘备对诸葛亮的《隆中对》非常欣赏,“于是与亮情好日密”,如鱼得水,以至于惹得关羽、张飞这两个铁杆兄弟都不高兴了。

君臣二人相见恨晚,鱼水相得固然是好事,遗憾的是,诸葛亮的《隆中对》疏忽了一个重要因素,而刘备也没有注意到这一点,因此造成了关羽,乃至蜀汉政权的悲剧结局。这个重要因素就是孙权的性格和志向。

在《隆中对》里,诸葛亮为刘备制定了从荆州、益州两路出兵北定中原的军事路线,并且给出了“天下有变”的大前提,实际上这个军事行动还应该有一个同样重要的前提:江东孙权按兵不动,坐山观虎斗。

然而,这好像只是诸葛亮的一厢情愿,事实上孙权不但不肯在刘备两路北伐时做一个无所事事的旁观者,而且他对荆州一直虎视眈眈,无论如何也不会让刘备顺利得到整个荆湘九郡。孙权对荆州的觊觎早在刘表逝世时就已经充分表现出来了。

如果说孙权早年攻打江夏黄祖还有为父复仇的成分,那么他在杀死黄祖后仍然强烈关注荆州就完全是出于开拓领土,扩展势力的想法了。刘表病逝后,孙权派鲁肃以吊孝为名前往襄阳打探荆州集团的军政信息,当他得知刘表二子争位,冲突一触即发时,心里就有了剑指荆州,一统江南的雄伟计划,无奈曹操动作比他更快,在他行动之前已经向荆州派出了浩浩荡荡的十几万大军,这才有了孙刘联手,赤壁鏖兵,三足鼎立的精彩故事。

孙权之叛、荆州之失、刘备之死让《隆中对》成了镜中花

诸葛亮在《隆中对》里把孙权定位为可以联合的对象,即“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当然是非常正确的,但如果他认为孙刘联盟是风雨无虞的铁板一块,那就大错特错了,要知道,即使在联刘抗曹的代言人鲁肃担任东吴大都督的时候,孙刘之间仍然爆发了十分激烈的荆州争夺战。

公元217年,鲁肃病逝,孙权对鲁肃作出了这样的最终评价:子敬东来,致达于孤。孤与宴语,便及大略帝王之业,此一快也。后孟德因获刘琮之势,张言方率数十万众水步俱下。孤普请诸将,咨问所宜,无适先对,至子布、文表,俱言宜遣使修檄迎之,子敬即驳言不可,劝孤急呼公瑾,付任以众,逆而击之,此二快也。且其决计策,意出张苏远矣;后虽劝吾借玄德地,是其一短,不足以损失二长也。这段话充分表明孙权并不满足于和刘备平分荆州的江南部分(江北部分主要由曹操控制),他甚至认为如果没有按照鲁肃的建议借地给刘备,说不定他早就把整个江南都收入囊中了。

鲁肃初见孙权时提出的《榻上策》,即东吴版的《隆中对》,是深得孙权之心的,这说明孙权也有着北伐中原一统天下的远大抱负,他并不满足于仅仅割据江东做个东吴之主。实际上,孙权一直在等待机会先拿下荆州,然后北上灭曹一统华夏。

公元219年,在刘备夺取汉中的战役中,老将黄忠斩杀夏侯渊,威震定军山,远在荆州的关羽坐不住了,他立功心切,在没有请示的情况下悍然发动了襄樊战役。

遗憾的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如果把被杀的庞德、被俘的于禁比作蝉,关羽就是洋洋得意的螳螂,而吕蒙则是背后插刀的黄雀。在吕蒙白衣渡江,袭取荆州的情况下,被人断了后路的关二爷不得不上演了败走麦城,身首异处的悲剧戏码。其实,早在鲁肃逝世甚至更早的时候,诸葛亮就应该意识到了在荆州的归属上,孙刘之间必定会有一场你争我夺的大战,但不知为什么他没有为此做出足够充分、确实有效的准备。

按照《隆中对》的设想,诸葛亮和刘备本来是想两条腿从南方挺进北方的,荆州的丢失使刘备集团成了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独脚汉,北伐大业的成功因此大打折扣,紧接着刘备又在报仇伐吴中惨遭失败,含恨而死,这更令北伐大业雪上加霜,前途渺茫。

孙权之叛、荆州之失、刘备之死让诸葛亮的《隆中对》在某种意义上成了镜中花、水中月,成了不可能的任务,这也就注定了此后诸葛亮的六出祁山北伐中原只能是以攻为守的无奈之举,只能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悲壮之举,也正是这种无奈的悲壮铸就了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伟大形象。

千古传颂的《隆中对》让诸葛亮帮助刘备得到了荆州和益州,有了和曹操孙权相抗衡的实力,但从某种意义上说,《隆中对》的疏漏导致了诸葛亮北伐中原光复汉室的失败,因此,我们不妨做出这样的感慨:诸葛亮此生,成也《隆中对》,败也《隆中对》。

此内容为优化阅读,进入原网站查看全文。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8610-87869823
相关搜索:

更多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今日TOP10

网友还在搜

热点推荐

扫码关注中国搜索官方微信
扫码关注中国搜索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