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刊博览>正文

“以身相许”火炸药 南理工王泽山获国家最高科技奖

2018-01-09 10:57 | 金陵晚报 | 手机看国搜 | 打印 | 收藏 | 扫描到手机
缩小 放大

核心提示:82岁的王泽山,将60年的科研生涯贡献给了祖国的火炸药事业;敢创新,不盲从,他说,他一生只能做好一件事,那就是推动我国火炸药技术的发展。

王泽山院士

昨天上午,2017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南京理工大学王泽山院士、中国疾控中心侯云德院士,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82岁的王泽山,将60年的科研生涯贡献给了祖国的火炸药事业;敢创新,不盲从,他说,他一生只能做好一件事,那就是推动我国火炸药技术的发展。

88岁的侯云德,他主导建立我国传染病防控体系,终其一生和各种烈性病毒作斗争,为突发传染病的防控构建了一座坚固堡垒。

此外,奖励大会还颁发了国家自然科学奖35项、国家技术发明奖66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70项,另有来自美国、英国、瑞典和乌兹别克斯坦的7位外籍科学家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王泽山:“以身相许”火炸药

“自己这一辈子,除了还能做火炸药研究这一件事,别的都不擅长。”

82岁的王泽山院士,60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提升火炸药性能。他攻克了一系列军工难题,三次获得国家科技大奖,也让中国在这一领域的诸多技术重新傲视全球。

在最“不起眼”的专业,潜心研究60余年

1935年,王泽山出生在吉林省吉林市。1954年他考入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选择了一个当时学校最冷门的专业??火炸药。

“跟航天、导弹等热门行业相比,这项工作太基础、太枯燥、太危险了,甚至一辈子也出不了名。”正因为这样,同期20多人中只有王泽山一人报了这个“不起眼”的专业。

1985-1990年,王泽山率先攻克了废弃火炸药再利用多项关键技术,为消除废弃含能材料公害提供了技术条件。该技术获1993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与此同时,王泽山又针对火炸药的另一世界难题??低温度感度技术发起冲击。他带领团队不断尝试,打破原有规律,构建了火药燃速与燃面的等效关系,并发现了能够弥补温度影响的新材料,解决了长贮稳定性问题,显著提高了发射药的能量利用率。

如今,该技术已应用于我国武器装备,使武器性能摆脱了环境温度的影响。而国外的低温度感度技术至今仍存在贮药稳定性、使用局限性等问题。

回顾与火炸药“以身相许”的60多年光阴,王泽山对于当初的选择始终无怨无悔:“这是一个国家需要、个人前途更加灿烂的最佳选择。”

称“创新是研究的灵魂”,最爱接触新事物

在火炸药相关的学科建设方面以及人才培养上,王泽山倾注了诸多心血。他累计出版专著14部,广泛应用于国内高校的教学科研试验。培养博士90余名,绝大部分工作在武器装备领域,有的已经成为领军人才。

对于学生和团队,王泽山一再强调创新的意义。“国防要站在制高点,必须创新超越。”在王泽山眼里,创新首要的是要有科学精神。“你做得好,我就要做得比你更好,要勇于超越,追求完美。创新是技术研究的灵魂,要敢于担当。”

创新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特别是核心关键技术的突破是非常困难的。王泽山的秘诀是,一方面保持科学的工作态度,另一方面找到科学方法。“前者是要有坚忍的意志、不懈的恒心; 后者是恰当地估计自我,多问为什么,追问怎么做。这在我的研究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王泽山说。就连日常生活中,王泽山也喜欢接触和了解各种新事物。王泽山是学校里最先接触计算机的人。如今,他还经常在微信上和大家交流,平时出差订机票、预订宾馆,王泽山都是自己在网上操作完成。

侯云德:被誉“干扰素之父”

侯云德院士是著名病毒学家,我国分子病毒学和基因工程药物领域的奠基人,60余年致力于医学病毒学研究、基因工程药物研发和重大应用及新发突发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为中国上述重大领域的开创发展并进入国际最前列,做出先驱性杰出贡献。

曾将白细胞干扰素技术传授许多单位

1958年至1962年,侯云德在苏联攻读副博士学位期间,首次发现Ⅰ型副流感(仙台)病毒存在着两个亚型,并澄清了仙台病毒是否对人有致病性这个当时尚未解决的问题。回国后,侯云德一直在病毒学研究所工作,从事中国呼吸道病毒感染病原学的研究。

1976年,临床级人白细胞干扰素研制成功,他就将全部技术传授给了北京、四川、上海、广州等有关单位。

1982年他建立了一系列基因工程技术后,所内外不少人为了开展基因工程研究而到他的实验室去学习,他总是热情地传授,从不留一手,常常还要赔上昂贵的试剂。

1987年,侯云德等学者首次发现,中国人白细胞在受到病毒攻击时,诱生出的干扰素主要类型不是2,而是1。1989年,中国批准国产重组人干扰素1b,这是中国第一个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基因工程一类新药。此后,2a、2b等亚型的基因工程干扰素系列产品纷纷出自侯云德之手。

提出建立传染病防控综合技术平台

2009年应对甲流疫情的时候,侯云德院士提出建立联防联控机制,多部门协同作战抗击突发传染病疫情。之后,由卫生部牵头,38个部门参与建立联防联控机制。从此,我国建立了传染病防控综合技术平台,并成功应对了之后发生的手足口病、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H7N9禽流感等新发突发疫情。

为培养我国医学病毒学领域人才,侯云德院士呕心沥血,堪称楷模。1990年侯云德院士编著了105万字且专业跨度极大的《分子病毒学》一书,成为我国分子病毒学领域的经典教材。1992年他带领他的学生主持翻译了美国冷泉港实验室主编的《分子克隆操作技术》一书,该书的出版培养了我国第一代生物工程技术人才队伍。侯云德院士不仅自己奋斗在科研第一线,而且经他培养的很多学生获得了国家青年科学基金和入选国家各类人才计划,已成为各研究领域的优秀学术带头人。

综合新华社 法制晚报 紫金山新闻等

此内容为优化阅读,进入原网站查看全文。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8610-87869823
相关搜索:

更多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今日TOP10

网友还在搜

热点推荐

扫码关注中国搜索官方微信
扫码关注中国搜索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