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刊博览>正文

国家科学技术奖颁奖:王泽山、侯云德获最高科技奖

2018-01-09 10:07 | 新闻晨报 | 手机看国搜 | 打印 | 收藏 | 扫描到手机
缩小 放大

核心提示: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共评选出271个项目和9名科技专家。其中,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人;国家自然科学奖35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33项;国家技术发明奖66项

王泽山院士(右)在与他的团队工作人员交流

综合新华社报道

中共中央、国务院8日上午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李克强、张高丽、王沪宁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李克强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在大会上讲话。张高丽主持大会。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首先向获得201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南京理工大学王泽山院士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侯云德院士颁发奖励证书,并同他们热情握手,表示祝贺。随后,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向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的代表颁奖。

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共评选出271个项目和9名科技专家。其中,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人;国家自然科学奖35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33项;国家技术发明奖66项,其中一等奖4项、二等奖62项;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70项,其中特等奖3项、一等奖21项(含创新团队3项)、二等奖146项; 授予7名外籍科技专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王泽山

60多年只做一件事,堪称“中国诺贝尔”

执着科研60余年,他不搞科研就会“犯瘾”;立志复兴中国火炸药,80多岁的他仍奋战在科研一线……他就是8日获得201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南京理工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泽山。

1935年,王泽山出生于吉林。比炸药发明者诺贝尔晚出生一个世纪的王泽山,在火炸药研究方面的贡献堪称“中国的诺贝尔”。60多年专注火炸药研究的他“用科学研究科学”,走一条自己的路,做出超越国外水平的原创成果,让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火药在现代重焕荣光。

时间回到一年前。在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王泽山发明的“远程、低过载、等模块”发射装药技术,使我国身管武器的射程、最大发射过载、炮口动能等核心指标世界领先,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远射程与模块发射装药是火炮实现“高效毁伤、精确打击、快速反应、火力压制”的关键技术,也是火炮系统现代化的重要发展方向。这一世界性难题,虽经多年研究,但至今国际上未能完全解决其中的核心问题。

彼时已到退休年龄的王泽山偏要啃下这块“硬骨头”。经过20多年的钻研,他独创补偿装药理论和技术,通过实际验证,我国火炮在应用该技术发明后,其射程能够提高20%以上,弹道性能全面超过所有国家的同类火炮。

这并非是王泽山首次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时光倒回到1996年,他发明的“低温感度发射装药与工艺技术”同样摘此殊荣。时至今日,其材料工艺、弹道和长储等性能仍全面优于国外技术。

和平年代,硝烟渐远,但那些储备超期的火炸药却有可能对环境和社会构成重大危害。早在上世纪80年代,王泽山率先攻克了废弃火炸药再利用的多项关键技术,在减少环境污染、降低安全隐患同时,变废为宝,探索了军民融合发展的新路。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侯云德

与病毒“斗”了一辈子的防疫英雄

道固远,笃行可至;事虽巨,坚为必成。

与病毒“斗”了一辈子的防疫英雄侯云德,8日在人民大会堂站上了中国科学技术最高领奖台。这位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研究员年近九十还在上班。

侯云德1929年生于常州。1958至1962年,他在苏联医学科学院伊凡诺夫斯基病毒学研究所攻读副博士学位。留苏三年半,侯云德发表了17篇学术论文。苏联高等教育部破例越过副博士学位,直接授予他苏联医学科学博士学位。

我国科学家30年代就选育出痘苗病毒天坛株,用它生产的疫苗曾为我国消灭天花做出过巨大贡献,但基因背景仍未研究清楚。侯老十年磨一剑,完成了痘苗病毒全基因组测序与分析。这是当时国内完成的最大基因组全序列。

侯院士曾连任三届“863计划”生物技术领域专家委员会首席科学家,率领团队相继研制出2个国家Ⅰ类新药和6个国家Ⅱ类新药。其中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国家Ⅰ类新药——重组人干扰素α1b,开创了我国基因工程创新药物研发和产业化先河。

干扰素,是病毒“克星”,有广泛的抗病毒活性。上世纪80年代,我国干扰素全部依赖进口,20多年过去了,现在干扰素大部分实现进口替代。

2008年,79岁的侯云徳被任命为“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技术总师,他领导全体专家组,顶层设计了我国降低“三病两率”和应对重大突发疫情的传染病预防控制的总体科技规划。

“三病两率”指艾滋病、病毒性肝炎和结核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专项设立之初,我国传染病发病人数和种类均居全球首位。

在侯老等众多专家、医务人员多年努力下,我国建立起72小时内鉴定和筛查约300种已知病原体和筛查未知病原体的检测技术体系,在突发疫情处置中“一锤定音”。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已有29位科学家获奖

■2000年

吴文俊 世界着名数学家,中国数学机械化研究的创始人之一。

袁隆平 国际杂交水稻之父。

■2001年

王选 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之父,被誉为“有市场眼光的科学家”。

黄昆 世界着名物理学家、中国固体和半导体物理学奠基人之一。

■2002年

金怡濂“神威”超级计算机总设计师,有“中国巨型计算机之父”美誉。

■2003年

刘东生 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被誉为“黄土之父”。

王永志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之一和学术技术带头人。

■2004年 空缺

■2005年

叶笃正 中国现代气象学主要奠基人之一。

吴孟超 被誉为“中国肝胆外科之父”。

■2006年

李振声 遗传学家,“中国小麦远缘杂交之父”。

■2007年

闵恩泽 中国炼油催化应用科学的奠基者,被誉为“中国催化剂之父”。

吴征镒 植物学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

■2008年

王忠诚 世界着名神经外科专家、中国神经外科事业的开拓者和创始人之一。

徐光宪 物理化学家、无机化学家、教育家,被誉为“中国稀土之父”。

■2009年

谷超豪 数学家,第二届华罗庚数学奖得主。

孙家栋 探月工程总设计师,两弹一星功勋。

■2010年

师昌绪 我国着名材料科学家、战略科学家。

王振义 内科血液学专家,中国血栓与止血专业的开创者之一,被誉为“癌症诱导分化之父”。

■2011年

谢家麟 被誉为“中国粒子加速器之父”。

吴良镛 中国建筑学家、城乡规划学家和教育家,人居环境科学的创建者。

■2012年

郑哲敏 物理学家、力学家、爆炸力学专家,中国爆炸力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

王小谟 被誉为“中国预警机之父”。

■2013年

张存浩 物理化学家和激光化学家、中国高能化学激光奠基人、分子反应动力学奠基人之一。

程开甲 我国核武器事业的开拓者之一,两弹一星功勋。

■2014年

于敏 核物理学家,中国氢弹之父。

■2015年 空缺

■2016年

赵忠贤 中国高温超导研究奠基人之一,带领中国超导研究实现两次革命性突破。

屠呦呦 发现青蒿素,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

■2017年

侯云德 被称为“干扰素之父”。

王泽山 堪称“中国诺贝尔”。

(据法制晚报报道)

友情链接: |新浪 |网易 |搜狐 |腾讯 |大申网 |上海通 |新华网 |人民网 |央视网 |上海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官方网站 |上海报协网

|四川新闻网 |大众网 |大河网 |广西新闻网 |青岛新闻网 |大江网 |浙江在线 |环球网 |凤凰网 |网络社会征信网

|金黔在线 |云南网 |山西新闻网 |荆楚网 |每日甘肃 |互联网举报 |中国网联网 |华声在线 |湖南在线 |商都网

|中国传媒网 |了望观察网 |大公网 |看看新闻网 |中国广播网 |金羊网 |中纪委监察部 |上海农场知青网

解放网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上海阿耳法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

站长统计

全景统计

此内容为优化阅读,进入原网站查看全文。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8610-87869823
相关搜索:

更多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今日TOP10

网友还在搜

热点推荐

扫码关注中国搜索官方微信
扫码关注中国搜索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