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刊博览>正文

中国迎无人便利店浪潮 或以"超过日欧美"速度发展

2018-01-06 08:27 | 参考消息 | 手机看国搜 | 打印 | 收藏 | 扫描到手机
缩小 放大

核心提示:据《日本经济新闻》网站1月2日报道,广州市出现了无人便利店“F5未来商店”。在约30平方米的店内,实际商品一件也没有摆放。店内只有安装在墙上的触摸屏以及餐饮区。

日媒:中国无人便利店浪潮已至 或以超过日欧美速度发展

参考消息网1月6日报道日媒称,中国的零售店正在迎来无人化的浪潮。随着手机支付的普及,没有店员的便利店相继开业。家电连锁巨头苏宁云商和阿里巴巴集团也已涉足其中,显示出爆炸式增长的迹象。在期待因人工费上涨和电商崛起而陷入苦战的零售店卷土重来的同时,便利性和技术上的缺陷等普及面临的课题仍然存在。

资料图片

据《日本经济新闻》网站1月2日报道,广州市出现了无人便利店“F5未来商店”。在约30平方米的店内,实际商品一件也没有摆放。店内只有安装在墙上的触摸屏以及餐饮区。

记者向住在附近的家庭主妇李女士(40岁)请教了购买方法。首先,在触摸屏上从饮料、点心和快餐等约100种商品之中选出想要的,然后选择结账,扫描屏幕生成的二维码完成支付。

之后,在店后面的仓库里,由机械选出商品送至取物口。从结账到领取需要3分钟左右。“商品数量还很少,但不用在收银台前排队,也没有态度糟糕的店员,所以我经常来,”李女士笑着说。

未来商店由佛山市欧谱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运营。该公司表示,自2014年起进行了多次试验,2016年底正式启动运营。在广州和深圳共有5家店,争取尽快达到100家。

报道称,在中国,进入2017年后,初创企业的无人便利店不断开店。中山市宾哥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在上海等地开设了约200家名为“缤果盒子”的店铺。除了广东省之外,在北京和辽宁省等地,新开无人便利店的趋势也在扩大。

中国的支付基础设施日趋完善,使得初创企业的商业拓展更加顺利。

此外,中国的大型企业也在涉足无人商店。苏宁8月在江苏省南京市开设了无人服装店“Biu”。截至2017年11月,已在上海和重庆等地增加至5家。只要下载并注册苏宁金融APP,通过出口处的摄像头进行面部识别,即可自动完成结算。此外,阿里巴巴在浙江省杭州市运营的无人超市“淘咖啡”也是在出口处读取商品进行结账。

报道称,中国无人零售店普及的背景是,实体零售店受到电商挤压,正面临顾客减少的困境。实体店因房租和人工费上涨,盈利日趋严峻。既节省空间又能降低人工费的无人店受到关注,其优点包括顾客在收银台前的排队压力减轻,同时运营商还不会收到假币。

在美国,亚马逊正在进行“亚马逊尝试”(Amazon Go)无人零售店的实验。日本JR东日本也将利用人工智能(AI)启动无人商店的试验,零售店的无人化浪潮正在波及全世界。中国在技术等方面处于劣势,但在实用化方面领先一步。

报道称,中国的零售店由于店员服务质量原本就不高等原因,消费者在购物时追求便利性与合理性的趋势突出。同时,对于网上支付的抵触感也很低,无人店今后或将以超过日本和欧美的速度发展。

目前中国的便利店数量多达约10万家。但是,便利店主要集中于大城市周边,在地方城市仍是个人商店居多。因此,预计今后无人零售店的开店余地依然很大。据调查公司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2017年无人零售店的市场规模为100亿元,但预计5年后(2022年)将扩大至9500亿元。

报道称,不过,无人便利店的普及仍面临技术层面的课题。记者实际进入无人便利店购物,发现部分想买的商品买不到。广州市内的一家无人便利店,收银台前的入口门却敞开着。虽然设置了监控摄像头,但是防偷盗对策并不完善。

其他调查公司的调查显示,七成的利用者对无人便利店感到满意,回答不满意的人中,83%的人表示“商品数量较少,找不到想买的商品”。34%的人回答“没有自己喜欢的品牌”,还有22%的人回答“商品破损、品质差”。

报道称,中国企业的惯例是“先做起来有问题再改善”,而不是从一开始就追求完善的服务。今后,预计无人便利店将逐渐得到改善。其中,能否采取有效的防盗对策以及迅速应对顾客的不满将成为企业在黎明期市场掌握主导权的决定性因素。

一直“有人”值守 无人便利店是不是一种伪需求?

共享经济之后,无人便利店成了新的投资“风口”。自今年3月以来,在巨头和创业者们的鼓吹下,各种无人便利店涌现在住宅写字楼间吸引了公众的目光。几个月过去,北京晚报记者再度走访了北京各大无人便利店,发现了不少问题。有的无人便利店一直“有人”值守,有的乏人问津不少食品甚至过期,还有的正在拆除货架,重新营业尚无定期。

无人便利店变“有人”

作为今年7月在北京落地的第一家无人便利店,居然之家的EATBOX开业之初曾吸引不少消费者和媒体前往探访。近日,北京晚报记者再次来到位于世纪金源购物中心的EAT BOX,却发现有名工作人员搬了把椅子坐在无人便利店门外,每当有顾客进入,该工作人员便随即陪同。

“不陪着不行,经常有年纪稍大些的顾客扫码进店后出不去,所以还是得有人在里面看着。”EAT BOX的工作人员表示。据了解,EAT BOX以钢材框架为主体,采用入口和出口分置结构,进出门均需消费者抬头进行人脸识别。EAT BOX虽然在入口、出口均贴有详细的使用说明,但对不熟悉的消费者来说,确实容易在出口的双道门内被困。

记者在店内浏览一圈后,选择了一瓶韩国苹果汁前往商品扫描区自动结账,却发现商品读不出数据。“主要是这个电子标签位置贴的不太对,系统就不太容易识别出来,重新调整一下就好了。”该名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店内有不少商品短缺,也是因为这个电子标签,“仓库里其实有货,但厂家生产的新一批电子标签还没到,店里又是自动结账,有商品也没办法往外摆。”

该名工作人员口中的电子标签就是RFID标签。该标签能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商品并读写相关数据,无需识别系统与商品建立机械或光学接触。但RFID标签成本较高是业内目前推广该技术的难题。一名业内人士曾透露,目前一个RFID标签的成本在4毛钱左右,而人工收银的成本不到1毛钱。更引人思考的是,EAT BOX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些RFID标签到货后,均需要人工一一贴到商品上。

不少食品缺货或过期

除了因RFID标签未能及时到货造成的商品短缺外,记者注意到EAT BOX的熟食面包区内,如香送海盐巧克力酥、香送上上签芝麻棒等,均存在断货现象。“本来便利店就不临街,进入秋冬季节后,顾客少了许多,面包、水果等食品的保质期比较短,所以最近就没有配送。”该工作人员表示。

由于人流量较少,除EAT BOX出现部分商品缺货外,位于东四九条附近的壹刻送无人便利店甚至出现临期或过期商品仍在架上无人清理的现象。该无人便利店位于某共享办公空间的一层,呈全开放式。尽管该共享办公空间平时往来人流量并不少,但该店货架上的洗漱用品、薯片零食等已全部积满了一层厚灰,记者轻轻一碰直往下掉。

此前,壹刻送无人便利店曾对外宣称已开设门店22家,并已与20余家企业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开业之初著名投资人徐小平还曾前往参观。但记者在上周注意到,货架上的蛋糕、牛舌饼等热加工糕点产品生产日期均停留在10月18日左右,其他饮料、薯片、三只干果等生产批次均停留在今年八九月份,且单一商品生产日期几乎为同一批次。

其中一款名为京隆乳酪蒸蛋糕的产品,生产日期为2017年10月20日,保质期为30天,距今已过期近半个月,但4个蛋糕仍全部停留在货架上。而生产于2017年3月29日,保质期为9个月的久久丫微辣鸭脖等更是塞满货架,虽濒临过期,也无人问津。

对此,记者走访询问了在该共享空间办公的上班族,其中一名李先生对记者表示,他曾对比过该店铺的商品价格,相比电商平台或传统超市较高,“而且胡同口对面就有家平价百货超市,除非渴极了才会在这里买瓶水。”

无人便利店是不是伪需求

过期蒙灰的商品拷问着无人便利店的刚需性,或者说,在“无人零售”的飓风口下,跟风追热的创业者是否足够理性。不仅在写字楼附近,位于社区附近的无人便利店同样遭遇人流量困局。“除非夏天锻炼身体渴了累了来这里拿瓶水,平日买东西的需求不大。”家住赛洛城附近的刘先生表示,自己平日喜欢用超市的送货到家服务,“如果出门买的话,还是喜欢去附近小卖部,在那里和人聊聊天。”

将目光投向大洋彼岸的美国,无人零售同样面临传统零售所有的人情社交属性的挑战。今年七月,有媒体报道有两位从谷歌离职的年轻人创立了一个名叫“萌猫”的无人零售柜,却不想在社交网络上遭到了大量嘲讽反对。“我说他俩能不能颠覆一下学生贷款而不是跟小卖店的老阿姨们过不去?”一位美国人甚至尖锐地评价道,“可能有钱的IT男跟工薪阶层沟通起来不是很舒服,以至于他们认为贴了金的自动贩卖机比小卖店好?”

“倒不是说这种无人便利店满足不了日常需求,只不过它不是我们大部分人的刚需。”在798小柯剧场附近工作的王小姐表示,“你看那个缤果盒子是不是要拆掉了?”记者在王小姐的指引下,来到了剧场附近的缤果盒子,发现货架确实处于拆除调整状态。对此,缤果盒子回应记者称,目前该店为调整商品结构暂时停业,目前开业时间尚待通知。(来源:北京晚报)

此内容为优化阅读,进入原网站查看全文。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8610-87869823
相关搜索:

更多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今日TOP10

网友还在搜

热点推荐

扫码关注中国搜索官方微信
扫码关注中国搜索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