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冬至”,民间有“冬至饺子夏至面”一说。然而,查阅史籍时却并未发现冬至吃饺子的记载,倒是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记述。《帝京岁时纪胜》载:“预日为冬夜,祀祖羹饭之外,以细肉馄饨奉献。谚所谓冬至馄饨夏至面之遗意也。”《燕京岁时记》云:“夫馄饨之形有如鸡卵,颇似天地混沌之象,故于冬至日食之。”
冬至吃馄饨的习俗
是怎么来的?
冬至,是我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古人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古人将这天成为“冬至”,正是其字面的意思:“阴极之至,阳气始生 。”《汉书》记载:“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因为冬至后,阳气缓缓回升,是阴阳转化的关键节气,所以冬至遂成为一个节日。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明清沿之,俗称“冬节”、“长至节”等,《清嘉录》中则有“冬至大如年”一说。
宋代以来,我国民间已有在冬至之日吃馄饨的食俗。宋代陈元靓的《岁时广记》称:“京师人家,冬至多食馄饨,故有冬至馄饨年之萌始之说。”清代富察敦崇的《燕京岁时记》也称:“冬至郊天令节,百官呈递贺表,民间不为节,惟食馄饨而已。与夏至之食面同。故京师谚曰:”冬至馄饨夏至面“。清潘荣陛编撰的《帝京岁时纪胜》记载:”预日为冬夜,祀祖羹饭之外,以细肉馄饨奉献。谚所谓冬至馄饨夏至面之遗意也。清末民初徐珂编撰的《清稗类钞·饮食·馄饨》对这种冬至节令食品解释得更加具体:“馄饨,点心也,汉代已有之。以薄面为皮,有襞积,人呼之曰绉纱馄饨,取其形似也。中裹以馅,咸甜均有之。其熟之之法,则为蒸,为煮,为煎。”
古人为什么要在冬至之日吃馄饨呢?大致有三种说法。第一种说法认为,馄饨初为宋代祭祖的供品,馄饨是原始宗教中祖先崇拜在后世的演变。馄饨像鸡卵,鸡卵如混沌未开之象,人们于冬至之日吃馄饨乃是纪念远古混沌未开时,盘古氏开天辟地创造世界之功。析其“馄饨”二字,本是傍三点水,盖因做食物之名,又因祭祀祖先,也就由“混沌”改成食字为旁的“馄饨”了。第二种说法是,冬至之日为道教的元始天尊诞辰。道教认为,元始天尊应世象征混沌未分、道气未显的第一大世纪,故民间有吃馄饨的习俗。《燕京岁时记》称:“夫馄饨之形有如鸡卵,颇似天地混沌之象,故于冬日食之。”实际上,“馄饨”与“混沌”谐音,故民间将馄饨引申为打破混沌,开辟天地。后世不再解释其原义,只流传所谓“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谚语,把它当成一种节令食物而已。第三种说法是,汉朝时北方匈奴经常骚扰边疆,百姓不得安宁。当时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十分凶残。百姓对他们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取“浑”与“屯”之音,呼作“馄饨”。恨以食之,并求平息战乱,能过上太平日子。因最初制成馄饨是在冬至这一天,所以在冬至这天便有了家家户户吃馄饨的习俗。
“冬至饺子”之说始于清末民初?
有学者考证,由于明清史籍中并未发现“冬至饺子夏至面”的记载,所以认为“冬至饺子”是清末民初才有的习俗。据《河南民俗研究》记载:吃“捏冻耳朵”是冬至河南人吃饺子的俗称。相传东汉时,南阳郡涅阳县(今河南省邓州市)人、医圣张仲景曾在长沙为官,他告老还乡时恰逢冬至节气,大雪纷飞,异常寒冷。他看见南阳白河两岸的乡亲衣不遮体,有不少人的耳朵被冻烂了,便叫其弟子在南阳关东搭起医棚,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置锅里煮熟,捞出来剁碎,用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样子,再放下锅里煮熟,做成一种叫“驱寒矫耳汤”的药物分发给人们吃。乡亲们服食后耳朵真的好了。此后每逢冬至人们便模仿做着吃,由此形成“捏冻耳朵”之习俗。以后人们称它为“饺子”,俗称“扁食”和“烫面饺”。据传吃了冬至的饺子不冻人,并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之说。清末民初时,中原地区连着几年遭受大灾,不少河南人流落到各地,但每到冬至时节,都要沿袭“捏冻耳朵”之俗,即吃饺子,各地人纷纷效仿,遂成民俗,因京师一带多有河南人移居,北京的“冬至馄饨夏至面”也逐渐改成了“冬至饺子夏至面”。
关于吃饺子的时间,明代沈榜所撰的《宛署杂记》称:“元旦拜年,作匾食”。明代刘若愚所撰的《酌中志》称:“正月初一五更起……饮柏椒酒,吃水点心(即饺子)。或暗包银钱一二于内,得之者以卜一岁之吉,是日亦互相拜祝,名曰贺新年也。”
到了清代,一般要在正月初一伊始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子”为“子时”,“交”与“饺”谐音,有“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之意。故史料记载:“元旦子时,盛馔同离,如食扁食,名角子,取其更岁交子之义。”又说:“每年初一,无论贫富贵贱,皆以白面做饺食之,谓之煮饽饽,举国皆然,无不同也。”
民谚中一直有“好吃不过饺子”的说法,由此不但有“大寒小寒,吃饺子过年”、“初一饺子初二面”之说,其他一些时令也有吃饺子的,如“头伏饺子二伏面”、 “出门的饺子回家的面”等。
老北京为什么将吃馄饨说成“喝馄饨”?
老北京的馄饨颇有讲究,一是吃馄饨不能叫“吃”,而是叫“喝馄饨”。因为馄饨要就着汤吃,才更有味道,馄饨汤里的作料有香油、酱油、醋、香菜、紫菜、冬菜、虾皮、葱丝等一应俱全,特别是入冬后喝馄饨,在汤中再加上点儿胡椒面,喝入口中后不久便会浑身发热,又解饿,又生暖,别有滋味儿。所以“喝碗馄饨去”是老北京的习惯说法。二是包馄饨的食材及方式也比较讲究。元代倪瓒《云林堂饮食制度集·煮馄饨》曰:“细切肉臊子,入笋米,或韭白、韭菜、藤花皆可。以川椒、杏仁酱少许和匀,裹之。皮子略方,再以真粉末擀薄用。下汤煮时,用极沸汤打转下之,不要盖。待浮便起,不可再搅。”
不但民间有“冬至馄饨”之俗,清代宫廷里冬至节气也吃馄饨。乾隆皇帝崇尚佛教,据传冬至之日吃的馄饨是素馅儿的,以干菜为主,有长寿菜(马齿苋)、金针菜、木耳,辅以素三鲜:蘑菇、笋丝、麦筋。冬至早上,乾隆皇帝在天坛举行祭天大典(即“冬至郊天”)后回到宫里,稍做歇息,膳房即开始煮馄饨。煮熟后放进两个瓷碗中,一碗内装馅馄饨九个,另一碗内装馅馄饨三个。然后将两碗馄饨放到一个红色雕漆飞龙宴盒中,送到乾隆皇帝的寝宫。待皇帝吃完一碗馄饨后,太监便将装着三个馄饨的瓷碗送至昭仁殿,供在小佛堂前。三个馄饨意为三炷香,表示供养佛、法、僧三宝。
据传慈禧太后每年冬至时节必吃元宝馄饨。这元宝馄饨因形似元宝得名,有招财进宝之意,图的是一个吉利。冬至一大早,便有御膳房的御厨专门为慈禧太后包馄饨。这馄饨馅儿里必有韭菜,因“韭”与“九”谐音,“九”为阳数之极,有吉祥之意,吃韭菜馅儿,寓意天长地久(韭),会有好彩(菜)头。而包出的馄饨个儿不大,形如元宝形。馄饨包好后,御膳房总管太监要将九个馄饨放在托盘里,双手举着送到慈禧太后面前,取意“冬至进宝”,待慈禧太后应允后,总管太监才能传旨御膳房煮混沌。不多时,热气腾腾的馄饨便传至慈禧太后的面前。
【 此内容为优化阅读,进入原网站查看全文。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8610-87869823】无论是林黛玉的“两弯似蹙非蹙?烟眉”,还是罗敷的“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古代女...
“清宫”一时成为热门话题,故宫里的延禧宫成了很多游人“打卡”之处。当行走在红墙黄...
《官撕:冰封侠的背后》中透露,之所以拍摄第二部,是因为拍摄第一部时被公司前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