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刊博览>正文

明年养老金将迎十四连涨!专家:涨幅料放缓至5%左右

2017-12-18 07:34 | 经济参考报 | 手机看国搜 | 打印 | 收藏 | 扫描到手机
缩小 放大

核心提示:投资运营步伐加快、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等举措将显效;专家预计,鉴于经济转型和支付压力仍存,养老金涨幅料放缓至5%左右。


投资运营步伐加快、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等举措将显效

明年养老金将迎十四连涨

专家预计,鉴于经济转型和支付压力仍存,养老金涨幅料放缓至5%左右

自2005年起,我国养老金水平持续稳步提高,截至2017年已实现十三连涨。尽管养老金支付压力上涨,但相关部门不断出台措施,今年以来,启动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等一揽子政策相继出台。多位专家表示,2018年养老金十四连涨几无悬念。但受经济增速放缓、老龄化加速等多重因素影响,养老金涨幅或略低于2017年,约为5%左右。

多位专家表示,就目前我国的政策取向和经济增速而言,养老金仍将持续上涨。“养老金指数化增长是养老金制度设计中应有之义。”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指出,明年养老金无疑将迎来十四连涨。“考虑到明年经济增长率将会在6%-7%之间,而社会平均工资也将上调,根据2012年全面深化改革以来的重要决定,养老金也会相应有所上调。”

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执行研究员张盈华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养老金增长是为了让退休者分享经济发展成果,同时也不会因物价上涨造成生活水平明显 下降,因此养老金增长一般会与工资或物价挂钩。目前中国经济正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加上物价增幅不大,相应的工资和养老金增速也会有所放缓。

事实上,养老金调整作为一种常态机制,在过去十几年中始终增长较快。对此,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杨燕绥教授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这主要是由于过去退休 老人工资基数低。“养老金调整机制应当与通货膨胀率挂钩,从而保障养老金购买力。2017年养老金增长率是5.5%,2018年养老金增长率可能是5%, 未来可能是4.5%,呈现与通货膨胀率持平的状态。”杨燕绥说。

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副秘书长齐传钧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明年养老金的涨幅约为5%左右。“这主要出于两方面考虑,一是经济进入 新常态,增速相对前几年有所放缓,财政收入增速也出现同样趋势,同时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增速明显大于收入增速,财务可持续性面临一定风险;另一方面美联 储开启缩表进程,全球可能进入加息周期,因此通胀压力不大。”齐传钧说。

不少专家也指出,此前养老金连续大幅上涨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效应。譬如,参保人产生养老金将一直快速上调的预期,一些参保人选择提前退休。对于个人而言, 甚至在相同因素条件下,出现了后退休人员养老金少于先退休人员的“倒挂”现象。“应该理性看待养老金增长,过高期望会加大决策压力,增速过快也会给工作一 代带来缴费纳税压力,易产生代际矛盾,而且也与中央减税降费政策相悖。”张盈华告诉记者。

此外,老龄化的加速以及转制成本的上升也使部分地区支付能力出现不足。近日人社部社保事业管理中心发布的《中国社会保险年度发展报告2016》提到,在 31个省市自治区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养老保险基金收支情况中,有13个统计地区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的可支付月数已经不足1年。

齐传钧表示,维持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可持续性重在开源,养老金投资渠道的拓宽和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走向。

事实上,面对日益增大的养老金支付压力,近段时间,我国密集出台了一系列社保新政。如加快研究推进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工作,准备明年迈出第一步,先实行基本 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同时,今年养老金开启投资运营步伐,11月,国务院公布《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实施方案》,明确中央和地方国有及国有控 股大中型企业、金融机构纳入划转范围,划转比例统一为企业国有股权的10%,股权分红及运作收益专项用于弥补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缺口。基本养老保险 基金投资也在稳步开展。根据人社部11月发布的数据显示,北京、安徽等9个省(区、市)政府与社保基金理事会签署委托投资合同,合同总金额4300亿元, 其中1800亿元资金已经到账并开始投资。

多位专家指出,系列新政的出台,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养老金支付压力,保障退休职工养老金的稳步增长。“当前养老压力日渐加大,在坚持安全投资、稳健投资的 原则下,有必要采用多种方式对养老保险基金结余资金进行投资,这有利于提高收益水平,实现基金保值增值。”中央财经大学中国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褚福灵表 示。

不过,在杨燕绥看来,解决养老金可持续性问题还需要多头并进,打造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重点加大企业年金和个人养老体系发展。一方面是改变当前养老金结 构,通过中央统筹基础养老金减少地方差异,另一方面加速改革作为第二支柱的企业年金,“加速发展个人养老,通过个人建立养老资产账户,实行税收减免,让个 人在信托、基金和保险之间选择,加强第三支柱建设,同时倒逼此类金融行业转型升级,以增加养老金积累和百姓权益的维护。”杨燕绥说。

养老金中央调剂制度明年实行

截至2016年底,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突破2.3亿,占总人口比重的16.7%,其中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突破1.5亿,占总人口比重达到10.8%。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尽快实现养老保险全国统筹。为什么要实行这一政策?这一制度安排又将对你我生活带来哪些影响?

“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是均衡地区养老负担畸轻畸重、建立人工成本公平的企业竞争环境、形成顺畅流动的劳动力大市场、增强养老保险基金抗风险能力的需要。”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褚福灵在接受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时说。

谈到人口老龄化,参保人最关心的是自己缴纳的养老金能否按时拿到。从人社部公布的数据看,我国养老金总体上并不存在缺口。近年来,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每年都有千亿元级别规模的结余。今年前5月,职工养老保险基金总收入15769亿元,同比增长23.9%;基金总支出13505亿元,同比增长23.2%,当期结余2264亿元,累计结余4.08万亿元,可以支撑16个月的发放。

对民众来说,更易直观感受到的是日益增大的养老金收支压力;但对于政府部门和业界来讲,迫在眉睫的问题在于不同地区间基金分布的不平衡。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有关负责人此前在回应养老金运行情况时坦言,当前,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结余规模可观,具备较强的支撑能力,但由于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基金分布不均衡的结构性矛盾同时存在。分区域看,东部结余多、中西部结余少,特别是在东北等老工业地区,缴费人员少、退休人员多、抚养负担重的情况比较突出,基金出现了当期收不抵支。比如,抚养比最高的广东为9∶1,而养老保险基金支付较为困难的黑龙江省抚养比仅为1.3∶1。

面对部分省份基金结余少、支出压力大的情况,如何通过提高统筹层次,在更大的范围内调剂基金余缺,均衡地区之间因抚养比差距而导致的负担不均就变得尤为重要。人社部新闻发言人卢爱红在近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透露,目前我国正在加快研究推进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工作,准备明年迈出第一步,先实行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

我国早在2010年出台的《社会保险法》就提出,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要逐步实行全国统筹。那么为何不采用一步统筹到位,而选择中央调剂这样一个过渡性政策呢?

在褚福灵看来,各个地区在同一个标准下,才能体现调剂的合理性和公平性。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是一项系统工程,不能操之过急。需要先从调剂基金起步,逐步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在全国范围内的统一筹集与使用。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实现制度统一、管理健全和技术规范。

“所谓制度统一,主要是指缴费办法和待遇发放办法的统一;管理健全主要是指责权的明晰与机构设置的高效;技术规范主要是指信息系统兼容和数据格式的一致。”褚福灵说。

有专家指出,基本养老保险强调多缴多得,为此,公平性首先需要体现在规则的一致。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注意到,今年9月,人社部、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制度的通知》,明确各地要在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缴费政策、待遇政策、基金使用、基金预算和经办管理实现“六统一”的基础上,积极创造条件实现全省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统收统支。各地要严格按照国家统一规定执行基本养老保险费率政策,目前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率尚未统一的省份,要制定过渡措施,最迟2020年实现全省费率统一。

“目前,全国费率不统一,有的地区高,有的地区低,全国要实行统一的缴费费率。待遇计发项目及参数不同,有的地区项目多、参数大,有的地区项目少、参数小,需要实行全国统一的待遇计发办法。社会保险管理权限分散,难以统一协调全国统筹的有关政策,需要实行垂直的社会保险管理体制。各地的信息系统不够兼容,数据格式不够标准规范,数据信息难以共享,需要构建兼容共享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这些工作都是实现养老保险基金全国统筹的基础性工作,必须抓实抓好,为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创造条件。”褚福灵说。

13个地区养老金支付能力不足1年

据新京报从获得的报告全文中获悉,2016年,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基金收支总规模达到66912亿元,比上年增加11758亿元,增长21.3%。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基金总收入35058亿元,比上年增长5717亿元,增长19.5%;基金总支出31854亿元,比上年增长6041亿元,增长23.4%。支出增幅大于收入增幅。

从各地情况看,有13个统计地区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的可支付月数已不足1年,而黑龙江省的累计结余已为负数,赤字232亿元。

黑龙江养老保险亏空超200亿

报告详细公布了31个省、市、自治区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养老保险基金收支情况。按照累计结余和每月支付情况的统计分析,对各地区养老保险基金的可支付月数进行了排名。

其中,排名第一的广东省可支付55.7个月。广西、江西、海南、内蒙古、湖北、陕西、天津、河北、辽宁、吉林、青海、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黑龙江等13个地区可支付月数已不足1年。

养老金累计结余最多的也是广东省,该省结余7258亿元;其次为北京市,结余3524亿元。值得注意的是,黑龙江省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的累计结余已为“-232亿元”。

由于养老保险基金的亏空,黑龙江省的养老金支付大量依靠财政支出。黑龙江省财政厅公布的2016年预算执行情况显示,社会保障和就业方面的支出达到了32.4亿元。

此外,该省2016年财政决算情况显示,中央对黑龙江省转移支付总额2674亿元,而这些钱有近20%用在了社保支出上,如全省基本养老保险和低保等转移支付收入336.9亿元,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转移支付收入49.7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122.49亿元。

为何黑龙江的养老保险会出现这样的“危情”?据国家统计年鉴数据显示,黑龙江全省企业退休人员由2010年的268.8万人增加到2016年的457万人。一方面是增长的退休人员,另一方面是流失的社保参保人员。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黑龙江省净迁出人口达322.5万人,其中30-39岁的迁出最多,占比32.6%。

9地区养老保险抚养比小于2

从年度社保基金数据上看,自2012年到2016年,我国五项社保基金已连续五年支出增幅超过了收入的增幅。

支出增长的背后是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速,报告显示,全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抚养比(即参保职工人数与领取养老保险待遇人数的比值)已由2011年的3.16下降到了2016年的2.8。

包括湖北、甘肃、四川、重庆、辽宁、内蒙古、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吉林、黑龙江在内的9个统计地区抚养比已降至2以下,黑龙江的抚养比最低,为1.3。

人社部养老保险司副司长贾江介绍,截至2016年底,我国60岁以上人口已达2.3亿人,占总人口的16.7%,65岁以上人口达1.5亿人,占10.8%。据预测,养老保险抚养比将由目前的2.8下降到2050年的4∶3。也就是说,到2050年,平均1.3个参保人就要供养一个老人。

■ 焦点

1 如何解养老金“穿底”之困?

人社部准备明年实行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人社部专家介绍,“总量少、增长慢、开支大”等因素影响着全国社保基金中养老金的承受能力。近几年,虽然养老基金总的收入额大于支出额,但是已经出现了收入增幅低于支付增幅的现象,同时降低企业成本还需要降低养老保险的费率。

针对养老金的压力,相关部门今年以来不断出台措施,一方面是启动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运营,一方面又于近日出台了国资划转社保的相关政策。

今年11月,人社部发言人卢爱红介绍,北京、安徽等9个省(区、市)政府与社保基金理事会签署委托投资合同,合同总金额4300亿元,其中1800亿元资金已到账并开始投资。

“实施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可以实现基金保值增值。如此一来,基金的‘收入’渠道拓宽了,更能确保养老金发放,最终受益的是广大参保者。”人社部有关负责人介绍。

与此同时,也是在今年11月,国务院公布《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实施方案》,明确中央和地方国有及国有控股大中型企业、金融机构纳入划转范围,划转比例统一为企业国有股权的10%,股权分红及运作收益专项用于弥补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缺口。记者获悉,目前这项工作已经在国务院国资委监管的数家中央管理企业和中央金融机构中试点,将于明年全面推开。

除了上述政策外,记者还从人社部获悉,人社部正在加快研究推进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工作,准备明年迈出第一步,先实行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人社部发言人卢爱红介绍,该制度可均衡地区之间由于人口结构特别是人口的流动导致的抚养比差异过大带来的养老保险负担,调剂余缺,进一步在全国范围发挥养老保险互助共济作用。

2 养老金明年还会涨吗?

明年养老金仍将上调,涨幅要兼顾各方承受能力

去年养老金涨幅为6.5%,打破“11年连涨10%”的趋势。而今年养老金涨幅再次下调至5.5%。据报告显示,我国企业退休人员2016年月人均养老金为2362元,较上年增加122元,实际增长5.4%。在养老保险基金支付压力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养老金涨幅一路走低会不会成常态?

据人社部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十三五”时期,逐步建立覆盖全体参保人员的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合理调整机制,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明年养老金仍将上调。

对于养老金涨幅的确定,人社部相关部门负责人向新京报记者表示,调整养老金的涨幅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兼顾各方的承受能力,合理确定的。“养老金调整幅度的确定,需要考虑保障基本生活、分享发展成果、基金可负担三项原则。通常而言养老金上调幅度不低于物价上涨、不高于在岗职工工资增长幅度,都属于合理区间。”这位负责人表示。(来源:经济日报、新京报)

此内容为优化阅读,进入原网站查看全文。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8610-87869823
相关搜索:

更多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今日TOP10

网友还在搜

热点推荐

扫码关注中国搜索官方微信
扫码关注中国搜索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