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刊博览>正文

中国逾50城出台住房租赁政策 房企深度布局住房租赁!

2017-12-08 08:42 | 经济参考报 | 手机看国搜 | 打印 | 收藏 | 扫描到手机
缩小 放大

核心提示:北京、上海、成都、武汉等地陆续出台新一轮住房租赁方面的扶持政策,多家银行和房企也相继发布租赁住房业务方面的发展规划。据市场机构统计,受多方利好影响,将有数千亿资金涌入住房租赁市场。

近期,北京、上海、成都、武汉等地陆续出台新一轮住房租赁方面的扶持政策,多家银行和房企也相继发布租赁住房业务方面的发展规划。据市场机构统计,受多方利好影响,将有数千亿资金涌入住房租赁市场。

12月5日,龙湖地产和碧桂园先后宣布在住房租赁业务方面的最新动作。碧桂园集团与中国建设银行上海卢湾支行签订协议,建行上海分行为碧桂园上海区域提供的200亿元人民币资金支持,在当地发展长租公寓,具体内容将涵盖住房租赁企业金融服务、承租人金融服务、资源整合、消费信贷、营销支付、客户体验、特惠服务等领域。

同日,重庆龙湖拓展公司在银行间市场披露了《公开发行2017年住房租赁专项公司债券募集说明书》,重庆龙湖拓展公司拟发行50亿元住房租赁专项公司债券,其中首期发行规模不超过30亿元。

此外,北京城建集团、首开集团、亦庄控股、中粮地产与工商银行北京市分行、北京市保障性住房建设投资中心等签署住房租赁战略合作协议。未来五年,工行北京市分行将为北京住房租赁市场参与主体提供总额不少于6000亿元融资支持,推动建立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

针对房地产企业联合银行等金融机构深度布局住房租赁市场的现象,中国指数研究院相关负责人分析称:“对银行来说,进军住房租赁市场将是商业银行转型发展的新起点,有利于重塑行业格局,促使未来长租公寓市场走向越来越规范;对房企来说,与银行的合作将充分发挥建行在房源、资金以及金融服务等方面的资源优势,为企业长租公寓业务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机构统计显示,根据多家银行与开发商的合作协议,未来将有数千亿资金投入租赁市场。

在房企、银行携手进入住房租赁市场的同时,地方层面相关政策密集落地。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已经有超过12个省份50个以上城市发布了与住房租赁相关的政策内容,主要是保护租房者和维护租赁市场稳定。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认为:“当下租赁市场的最主要痛点在供需结构紧张,特别是一二线热点城市,租金位于高位的最主要原因是租赁房源少。在银行的资金倾斜下,涉足租赁的企业可以获得资金支持,增加房源的供应量。”

“从市场趋势看,租赁作为政策鼓励的房地产发展方向,涉足的资本与开发商预计将继续大幅度增加。”张大伟表示。

相关新闻

两年前买下地下室 如今要变租赁?

两年前连同一层住宅“捆绑”购买的地下一层,如今因开发商涉嫌无证销售而只能签订租赁合同。近日,北京市海淀区文龙家园三里(世华龙樾)51户业主发起维权。

据了解,上述项目开发商为北京城建兴华地产有限公司,隶属北京城建投资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新京报记者昨日从相关部门获悉,世华龙樾项目地下室未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也未办理现房销售手续,涉嫌无证销售。市住建委执法部门已立案调查。

买房“捆绑”销售地下一层

朱女士于2015年1月在世华龙樾某栋1层购置一套住宅,面积80平方米,单价5万余元。

她介绍,购房时销售人员表示,该项目一层住宅为下跃层设计,购买时需连带购买地下一层,单价只需1万余元。购买时,地下一层需单独签署《北京市商品房认购书》、《房屋买卖协议书》及《补充协议》。

《补充协议》规定,买受人向出卖人承诺同时购买地下一层及一层“共2套商品房”,其中地下一层用途为“非可燃品库房”,一层用途为“住宅”。买受人分别就上述每套商品房同出卖人签订《北京市商品房认购书》,且“该合同与本合同(《补充协议》)为不可分割的完整组成部分”。

该《补充协议》同时注明了违约责任,如买受人未能按照补充协议上述规定购买上述全部房屋,或买受人提出单独解除其同时购买的其中任意一套商品房认购书,不论何种原因,买受人均同意出卖人解除双方同时签订的全部商品房认购书而无需承担违约责任。

记者了解到,文龙家园三里共有51位一层业主就地下一层签署了上述《北京市商品房认购书》、《房屋买卖协议书》及《补充协议》。此外,业主购买地下一层的资金也未开具发票,只开具了资金往来证明。

收到短信发现“买”变“租”

记者探访发现,多数业主将地下一层装修后作为住宅使用,底部与一层有楼梯相通。业主透露,房屋交付时,开发商在两层间预留了出口,使用钢板覆盖,业主在装修时自行安装了楼梯。

今年8月31日,一层业主陆续收到开发商发来的一条短信称,下跃户型地下部分的签署租赁协议工作已启动,9月1日及9月2日为最后两天集中办理租赁协议,敦促业主尽快办理。

该短信内容遭多数业主质疑。“地下一层是我们购买的,为什么要签租赁协议?”业主邵女士称,自2015年依据开发商要求购买该一层住宅及地下一层后,直至今年年中,他们均没有收到过关于地下一层的任何信息。发短信前夕,开发商曾打电话通知此事,但多数人不相信本来购买的地下一层需签租赁合同,直到收到短信大家才意识到遭遇违约。

相关搜索:

更多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今日TOP10

网友还在搜

热点推荐

扫码关注中国搜索官方微信
扫码关注中国搜索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