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刊博览>正文

举报同学带零食到学校吃反被批评 孩子打小报告咋办?

2017-12-05 20:32 | 新民晚报 | 手机看国搜 | 打印 | 收藏 | 扫描到手机
缩小 放大

核心提示:宁波一小学生违规将巧克力带到学校吃,结果被同学举报了,老师没收了巧克力。不料,很快事情发生了反转。原来,举报者曾威胁带巧克力的同学,必须送给他吃,否则就告诉老师。

近日,宁波一小学生违规将巧克力带到学校吃,结果被同学举报了,老师没收了巧克力。不料,很快事情发生了反转。原来,举报者曾威胁带巧克力的同学,必须送给他吃,否则就告诉老师。弄清了真相后,老师狠狠批评了举报人。

由一块巧克力引发的孩子“告密”事件,谁对谁错,在坊间的争论持续不断。撇开举报人的动机,难道孩子向老师告状,真的错了吗?

反对方

告状有损集体互信

“学生告状很正常,但不能以此培养告密者。”这就是那位处理此事的王老师在事后撰文提出的观点。有意思的是,王老师处罚举报人的办法很特别——要求那个带零食来吃的同学,当着对方的面把那块巧克力吃掉,算是“帮他出了一口气”,看以后谁还敢轻易告密。王老师认为:“一个班级里最重要的是信任感、安全感,除非是影响他人的破坏行为或发生了严重的错误,其他都不必来跟老师说。我希望学生们举止文明,班级井井有条,但我不希望通过同伴之间的相互告密来掌握他们的动向。”

许多人纷纷为王老师的做法点赞,网友们的留言也是倾向于认可王老师的多,觉得有必要冷落那些动机不纯的举报者。有网友表示:“小树就得砍,不能长歪了。”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在目前的学校管理制度之下,应当赞成这名老师的做法。在这起事件中,教师基本做到了基于事实,对当事学生进行公正的处罚。但是,这是否就能起到教育学生遵纪守法的作用,还需打一个问号。那个同学以告密为要挟,性质当然比上课吃零食更恶劣,老师处罚举报学生,让被举报学生当面吃巧克力,不仅是“出一口气”,更是要让举报人由此真正懂得怎样遵守规则和尊重他人。

静安区闸北第三中心小学心理教师陈来秀说,当孩子事无巨细都去报告老师时,实则是弱化了他们自身对问题的正确判断和妥善处理的能力,久而久之就容易养成遇事“甩锅”的习惯,并且长大后有可能成为“妈宝”和“巨婴”。

赞成方

告状或能阻止危险

不过,反对王老师做法的声音也不小,甚至有点针尖对麦芒。以“告密”“告状”为荣的现象如今在中小学里还是比较普遍的。去年媒体也曾报道过武汉一名初中班主任,鼓励同学间相互监督和举报,被举报的同学要扣分,举报者有时还会得到加分。熊丙奇说:“更合适的方式,是由类似于‘校园法庭’的独立的学生事务中心来审理,这会成为对学生的一堂生动的教育课。”

“孩子热衷向老师告密,这没大错,不必过分解读。这是他们的天性使然,是他们内心依赖成年人的一种外在表现。”赞同这一观点的人也不在少数。陈来秀说,告状、告密是低龄儿童的常见行为,究其原因,这与家长平时的引导有关,常常听到有家长会关照孩子,在学校遇到什么事情,一定要“告诉老师”。因此,也有网友仍坚持地认为,如果学生依据校纪校规,不带任何威胁要挟的意思向老师举报同学的违纪行为,这类举报就应该支持,而且还要公开表扬,要不然怎么可能培养孩子的遵纪守法意识呢?

在陈来秀看来,对于孩子的告密,老师不妨分类对待。比如,对于可能涉及别人私事的问题,告密者如果想与老师一同分享他的“情报”,此时老师就应该提醒举报人“必须事先得到当事同学的同意”;另一种情况是有同学正在发生可能遭遇的危险情况,不论告密者是如何获得的“情报”,都必须第一时间报告老师,以便让老师深入跟进了解,以防患于未然。

此内容为优化阅读,进入原网站查看全文。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8610-87869823
相关搜索:

更多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今日TOP10

网友还在搜

热点推荐

扫码关注中国搜索官方微信
扫码关注中国搜索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