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刊博览>正文

2017未来教育大会:人工智能将变革中国教育!

2017-12-02 10:16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手机看国搜 | 打印 | 收藏 | 扫描到手机
缩小 放大

核心提示:杜占元介绍说,中国教育信息化程度近年来迅速提升,目前中小学互联网接入率上升到90%,多媒体教室的比例增加到83%。老师和学生网络学习空间数量从60万个激增到6300多万个。

本报电 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将如何改变教育?这是当下社会热烈讨论的话题。对此,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在近日召开的2017未来教育大会上表示,人工智能将对教育产生革命性影响,将为教育界与产业界更加广泛的跨界合作提供发展空间。中国将在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在教与学、教育管理、教育服务过程中的融合应用,利用智能技术支撑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支撑教学方法的改革,支撑教育治理能力的提升。中国将把教育信息化作为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强大动力和教育制度变革的内生要素,推动实施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

杜占元介绍说,中国教育信息化程度近年来迅速提升,目前中小学互联网接入率上升到90%,多媒体教室的比例增加到83%。老师和学生网络学习空间数量从60万个激增到6300多万个。中国正构建“互联网+”条件下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探索信息时代教育治理的新模式,努力打造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努力实现更加开放、更加人本、更加可持续的教育。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伟在大会上表示,面对大数据、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等科技成果全面进入人类生活,需要深化面向未来的教育改革。一方面,需要加强对高科技人才的培养,为未来的科技应用培育更充足的人才队伍,促进人类更好地应用科技成果;另一方面,需要加强培养具备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需要更加重视个性、创造性的教育,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和教育创新。

相关新闻

人工智能引领西安创业新热点

首席记者 杨耀青 实习生 刘晓倩

在汽车内说出目的地,系统将自动规划出避开拥堵的最佳路线;戴上VR眼镜,能够身临其境体验新家装修后的效果……如今,类似的技术应用已越来越多地进入社会生活,其背后离不开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缩写为AI)的高速发展。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今年以来,西安在人工智能的研发与应用领域亮点纷呈,相关产业基地、创新研究院发挥了重要的承载、引领作用,同时,以大学生、科研工作者等为主体的创业团队围绕这一领域开展创新创业实践,不仅让城市的人才优势得以充分发挥,更提升了西安在前沿领域的先发优势。

在人工智能引领西安创新创业新热点的当下,有受访的业内专家表示,目前,人工智能的生态圈、产业链正处于形成阶段,相关项目团队特别是初创团队应密切结合“需求端”、“应用端”开展研发创新,在充分发挥本地产业要素优势的同时,促进企业加速发展,进一步拓展合作空间。

项目多平台强

西安人工智能产业根基深厚

在西安高新区瞪羚谷创业社区,“优必选”的智能编程机器人Jimu让人们充分感受到人工智能的魅力和由此带来的便利。总部位于广东深圳的优必选公司选择在这里推进创客教育,其中的重要因素便是西安深厚的人工智能产业根基。

“我们公司集人工智能和人形机器人研发、平台软件开发运用等于一体,西安拥有优质的科研、人才等资源,我们看好这里的发展。”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随着人工智能发展步伐的加快,大家身边的应用实践也越来越多,比如他们公司研发的Jimu机器人产品,用户可以通过3D直观的方式进行动作编程,给“积木”赋予“智能”,让机器人成为学习、成长的伙伴。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西安人工智能领域的从业企业、创业团队正在快速增加,涉及制造业等多个领域,同时,不少总部在外地的企业也纷纷落地开展业务。受访企业负责人普遍表示,以西安交通大学等为代表的高校、科研院所在人工智能领域拥有深厚的积淀,同时,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需要大批优秀“数字人才”的支撑,这座城市的优势非常明显。据了解,清华经管学院联合职场社交平台LinkedIn(领英)近日发布了《中国经济的数字化转型:人才与就业》报告,《报告》显示,西安跻身“数字人才”分布最多的十大城市之列!

人工智能项目逐渐增多、数字人才加快聚集,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西安发展人工智能的平台实力也愈发强大。今年10月,西安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基地暨西安交大智能机器人创新研究院签约揭牌,西安经开区和西安交通大学将共同建立西安交大智能机器人创新研究院。

“我们将完善‘政—产—学—研—用’体系,打造机器人全产业链研发平台,同时,努力突破机器人核心技术、培养机器人技术创新领军人才。”研究院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将重点围绕智能机器人产业链上下游产品,开展前沿技术、共性关键技术等方面的研究。不仅如此,西安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基地将以人工智能为引领、机器人产业为核心,力争到2020年聚集引领、孵化创新企业100家,应用推广创新成果及产业化项目100个。

直击市场“痛点”

促进创新成果商业化落地

11月9日,首届全球程序员节在西安开幕,作为嘉宾,财富引擎创始人兼CEO林常乐在受访时表示,人工智能是今后的大浪潮,希望新孵化的人工智能技术在西安落地……

今年7月,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规划》中提到,大数据驱动知识学习、跨媒体协同处理、人机协同增强智能、群体集成智能、自主智能系统成为人工智能的发展重点。当前,新一代人工智能相关学科发展、理论建模、技术创新、软硬件升级等整体推进,正在引发链式突破,推动经济社会各领域从数字化、网络化向智能化加速跃升。

“我和几位舍友明年就要毕业了,大家打算在人工智能领域联手创业,我们认真研读了《规划》,一致认为在人工智能领域创业,应用面广、发展空间大。”家在我市的郝玮,就读于外地一所知名高校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他告诉记者,在寒暑假期间,他经常前往西安的众创空间、产业园区,与机器人等领域的学长、朋友交流。“当我看到今年5月9日《西安日报》头版刊发的图文报道后,更加坚定了在人工智能领域创业的决心,我清楚地记得,报道的题目是《西安大学生的人工智能梦》。”

“我和舍友们都认为,创业要选择西安!大家瞄准了人机协同领域,认为这是现阶段人工智能发展的热点,有利于创业项目的实施,西安在这方面的基础优势较强,有利于促进创新成果商业化落地。”郝玮满怀憧憬地说,他们已经初步设计了可行性较强的商业模式方案,人机协同方面的应用能够协助解决制造业、运输业等领域的问题,直击市场“痛点”。

深耕人机协作

提升西安人工智能产业辐射力

给机器赋予人的“智慧”,使之不仅能“听”会“说”,而且还能“思考判断”,继而实现相应的设计功能……不少受访的业内人士都表示,目前,人工智能领域从业的国内外企业,大都在人机交互领域钻研,比如把人的话语转换成机器能“听”懂的指令,以此触发机器的相应动作。

“深耕人机协作,这是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必要阶段。”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领域资深专家、西安交通大学教授、陕西省智能机器人重点实验室主任梅雪松告诉记者,以工业机器人为例,这是当前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类机器人,但国内不少已投用的产品结构较为简单,定位精度较低。“西安在这一领域具有较强的基础科学、技术研发优势,但这些优势有待更好地转化为产业优势。实现这一转化离不开人机协作的发展。”

梅雪松表示,让机器人与人工智能相结合,使之能够替代人做一些精细的工作,这一过程的关键点在于“人机交互”的实现,这也为创新创业提供了机遇。对于相关项目团队特别是初创团队来说,应密切结合“需求端”、“应用端”开展研发创新,比如在智能教育、智能医疗等方面开展研究,促进人工智能技术在社会治理智能化等方面的应用,这样有助于加强本地企业与外地企业交流合作,进一步提升西安人工智能产业辐射带动力。

相关搜索:

更多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今日TOP10

网友还在搜

热点推荐

扫码关注中国搜索官方微信
扫码关注中国搜索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