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刊博览>正文

“自发花园”背后的共治智慧

2017-11-24 07:56 | 北京日报 | 手机看国搜 | 打印 | 收藏 | 扫描到手机
缩小 放大

核心提示:经过环境整治,清理私搭乱建、堆物堆料,京城不少胡同日渐整洁清爽。在东四六条社区流水巷等地,居民们见缝插绿营造起几十处小花池,这些“自发花园”,成为广大居民参与城市精细化治理的又一生动实例。

经过环境整治,清理私搭乱建、堆物堆料,京城不少胡同日渐整洁清爽。在东四六条社区流水巷等地,居民们见缝插绿营造起几十处小花池,这些“自发花园”,成为广大居民参与城市精细化治理的又一生动实例。

美化绿化,是城市治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既需要“一张蓝图绘到底”的通盘考虑,也需要拿着“放大镜”和“美工刀”,一条胡同一条胡同地精雕细琢。政府大力整治,为街头巷尾增加些花坛盆景不难,但俗话说,“大胡同三百六,小胡同如牛毛”,要把这些“绿色营养”输送到城市天量的“毛细血管”中,单靠政府就有些勉为其难了。于是我们看到,很多政府规划出的美丽花坛,投入不小、整齐划一,但因缺乏后期持续性维护,往往都走向衰败。很显然,让街巷持久美丽需要新的力量加入、多方力量协作。

“每条胡同都有自己的说头,每条街道都有自己的故事”。如何因地制宜地美化家门口的一亩三分地,老街坊、老邻居们最有发言权。违建一拆,空地一腾,留出的恰是居民释放创意的广阔平台。在这块方寸之地上,有的居民找回侍弄花草的爱好,一个个微缩植物园增添着街巷的生气;有的居民争当“胡同花匠”,精心维护让整条胡同成为绿色长廊,大家的共同参与让花园长期养护的“老大难”有了解。

“自发花园”的例子表明,依靠居民的智慧和力量,能够营造出移步换景的美感。实际上,这也是国外建设“花园城市”的通行做法。法国在城市规划中明确,住宅边的绿地是巴黎人的“第二住宅”,每个居民都拥有且必须管理好它;波兰华沙则把城市绿化与果菜园相结合,向城市居民出租,体验“田园生活”成为时尚……在这样的模式之下,绿化所需的维护成本大大降低,多样化的景观呈现形式,也凝结着居民对生活品质的追求。

健康的城市治理体系,必然是一套有机的生态运行系统,多元共治的协商、对话、协调体系不可或缺。尤其是在北京这样的特大型城市,实现精细化治理只靠政府力量远远不够,还得鼓励市民多多参与进来,共商共治、共建共管。治城务精,精在基层,激发基层的治理活力,少不了老百姓齐心协力。回顾过往,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如何协调各方诉求;疏解整治持续深入,百姓“菜篮子”如何保障;大力推进简政放权,“奇葩证明”取消后如何衔接,这些难题也都是我们在与群众真诚互动后找到了答案。市民与政府勠力同心,让更多像“自发花园”这样群众智慧成果绽放京城,建设和谐宜居之都的愿景就一定可以加速实现。

此内容为优化阅读,进入原网站查看全文。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8610-87869823
相关搜索:

更多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今日TOP10

网友还在搜

热点推荐

扫码关注中国搜索官方微信
扫码关注中国搜索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