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刊博览>正文

“眼神”之魂在于不同视角

2017-11-21 21:38 | 新民晚报 | 手机看国搜 | 打印 | 收藏 | 扫描到手机
缩小 放大

核心提示:这幅作品图案的外形是一只眼睛,眼中也有图形,看上去既像两个跃起的运动员,又是一朵绽放的上海市市花白玉兰。

在上海举办的2007年世界特奥会,是我一生中难以忘怀的一段情怀。

这首先当然是因为,我时任中国特奥会执行主席、2007年世界特奥会组委会秘书长,参与了大量与特奥会有关的工作。10年过去了,我的书房里至今还悬挂着彭浦新村街道“阳光之家”智障学员制作的丝袜花作品,目光每及,总会想起与上海承办特奥会有关的点点滴滴,特别是那个难忘的“眼神”。

2004年11月1日下午,我在2007年世界特奥会征集活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正式面向全球征集2007年世界特奥会标、主题和2005年度公益宣传片。之后,我们从全球十几个国家和地区收到共计1477件会标设计稿,其中,作为最切身了解智障人士的群体之一,仅上海市各辅读学校师生的应征稿就有200多件。此外,其中还有140件应征稿来自海外,充分体现了世界特奥会的影响力。

经过十几轮筛选,2005年初的一天,我和筹委会的其他几十名同志一起商议会标,从傍晚六七点钟一直讨论到深夜。10幅入围作品中,我最初一见钟情的其实并不是《眼神》,但后来却越来越被这个“眼神”中蕴含的深意打动。

这幅作品图案的外形是一只眼睛,眼中也有图形,看上去既像两个跃起的运动员,又是一朵绽放的上海市市花白玉兰。

我想到,上海话里有一个常用词“看眼色”,这是因为,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人们的心灵沟通往往都会通过眼神。眼神的重要性甚至从“歧视”这个词也能看出,否则,为什么不叫“歧听”“歧闻”“歧……”,而偏偏是“歧视”呢?我们国家举办世界特奥会,正是为了在给予平等关爱的同时,给特殊人群特殊的爱,充分展示人道、人权、人文、人本、人情的理念。因此,时任上海市副市长、2007年世界特奥会执委会主任周太彤与我们一起建议,最好的表达就是“眼神”。经过热烈讨论后,大家一致同意,敲定了将这幅由上海市卢湾区辅读学校特教老师周宝妹创作的《眼神》定为会标。

再次举行新闻发布会,正式公布会标后,社会反响非常好。特别是“眼神”具有的三层含义,“它是一个祈盼的眼神;它是一个关爱的眼神;它是一个关注的眼神”,更是得到广泛认可。

关于特奥会,我还有一段永远不会忘记的经历。2005年9月30日,阳光灿烂,气温特别高,上海市第六届特奥会在东方绿舟开幕,我是当天活动的主持人。大草坪上,上万名运动员和家属济济一堂,天气炎热,几名特奥运动员竟先后中暑晕倒了。我内疚至今,因为这是一个关爱特奥运动员,使他们享受快乐的活动,却因为我的疏于周密考虑,没有准备室内举办的预案,反而让他们吃了苦。10余年来,我一直希望能有一个机会,亲口对他们道一声:“对不起。”

此内容为优化阅读,进入原网站查看全文。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8610-87869823
相关搜索:

更多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今日TOP10

网友还在搜

热点推荐

扫码关注中国搜索官方微信
扫码关注中国搜索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