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刊博览>正文

令人肃然起敬的团队

2017-11-13 19:31 | 新民晚报 | 手机看国搜 | 打印 | 收藏 | 扫描到手机
缩小 放大

核心提示:柏林爱乐乐团1979年首次到北京演出时,我54岁,距今已经38年了。上海交响乐团派指挥家黄贻钧团长带着我赴京,我俩住在中央乐团招待所,每天和指挥家李德伦一起骑自行车去首都体育馆看排练和演出。

柏林爱乐乐团1979年首次到北京演出时,我54岁,距今已经38年了。上海交响乐团派指挥家黄贻钧团长带着我赴京,我俩住在中央乐团招待所,每天和指挥家李德伦一起骑自行车去首都体育馆看排练和演出。

38年前柏林爱乐乐团在北京演出了三场,我有幸多听了一场排练。最后一场音乐会,柏林爱乐乐团和中央乐团45名弦乐演奏家联合演出贝多芬第七交响曲,我想这也是卡拉扬指挥生涯中少有的现象。有人曾问过卡拉扬:“你挑选的演奏家都是精英吧?”卡拉扬回答说:“不!不是精英,而是超一流的精英!”卡拉扬带领中央乐团的演奏家与世界顶级乐团一起演出,堪称当时乐坛的一件盛事,意义非凡。

柏林爱乐乐团不仅对音乐追求极致,对其他与演出相关的事宜都力求完美。那时我们中国还没有可容纳大型交响乐团演出的现代化专业音乐厅,为了此次访华演出,乐团半年前就派专家来北京实地考察,他们走遍每个场馆剧院,测试音响,研究讨论,最终选择了相对可行的北京体育馆。演出时他们还特意带来一块能够反射音响的巨型背板,足以可见其一丝不苟的专业精神。

再说当年柏林爱乐乐团的指挥卡拉扬,我曾写过这样一段话:“卡拉扬闭着眼睛指挥,他凭借内在的灵感来表达音乐的内涵与神韵,他的指挥发自内心。那惊人的艺术感染力和高超的指挥技艺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卡拉扬一生非常自律、勤奋。他永远背谱指挥,对艺术从难、从严、从高。多年来,他一直保持着四点起床读谱的习惯,对一首乐曲的准备常常要花费几年的功夫。1979年,我在北京体育馆近距离欣赏卡拉扬与柏林爱乐乐团的音乐会与排练时,不得不感慨这是一个令人肃然起敬的团队,他们精准的演奏,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那年的北京之行,令我终身难忘。

我内心也着实感谢东方艺术中心。2005年11月10日我又有幸在上海欣赏到了那无法用语言企及的“天团之声”,东方艺术中心前任总经理林宏鸣赠送了我两张柏林爱乐的演出票。那年我已经80岁,音乐会的指挥也由卡拉扬改为西蒙·拉特。

那晚我坐在楼下正厅第一排,面对首席。演出效果妙不可言,那是人间罕有的天籁之音,音色如此美妙、内在、细腻、传神。在贝多芬第三交响曲《英雄》的第一乐章再现部时,一、二提琴声部中出现了贝多芬难得有的三个P(极弱)。我坐在第一排,能够清楚地看到首席与指挥的一举一动,那一刻“只见手动,未闻声响”。全场听众似乎进入了一个妙不可言的无我境界,真是“此处无声胜有声”。让人不禁发自内心地赞叹,柏林爱乐乐团不愧是音乐界令人仰慕的一颗巨星。

今年,我已经92岁了,我热切期待11月在东艺再次重温让我魂牵梦绕的柏林之音。

十日谈

爱乐之缘

此内容为优化阅读,进入原网站查看全文。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8610-87869823
相关搜索:

更多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今日TOP10

网友还在搜

热点推荐

扫码关注中国搜索官方微信
扫码关注中国搜索官方微信